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郁闷的刘欣

郁闷的刘欣

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刘欣的第一感觉是自己是幸运的,强盛无比的王家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扳倒了,这让他可以不必像当年的孝宣帝刘询那样一上来就活在权臣的阴影里。按他的理解,他现在可以直接开始大展宏图了。

他先是取消乐府,限制有钱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免除财产不足十万的穷人的赋税,后又积极进行人事调整,消除王家的影响,巩固皇权。刘欣一开始也是斗志满满,要以刘彻、刘询等先祖为榜样,做一个中兴之主。可日复一日,随着做皇帝的新鲜劲过去,刘欣才发现事情并非自己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王家人是销声匿迹了,可想把持朝政架空皇帝的远不止王家一家,他祖母傅氏和傅家人也不比太皇太后和王家强多少。

王莽乞骸骨后,大司马一职就空缺了。对于如此重要的职务,不管哪个皇帝都会用自己最亲近和信任的外戚,刘欣准备让傅喜做大司马。傅喜其人来头不小,论辈分,他在傅家甚至比皇太太后傅氏还要高一辈。他平日里恭谨节俭,能力也非同一般,是王莽隐退后众望所归的大司马人选。

可有人不同意让傅喜辅政,这个人就是皇太太后傅氏,原因是傅喜为人正直,遇事帮理不帮亲,甚至多次在皇太太后面前提反对意见,而傅氏是准备效仿当年的吕雉从幕后走到台前指挥朝政的。

由于皇太太后的反对,刘欣只好任命自己的太傅师丹做大司马。可诏命一出,大臣们都极力反对,因为师丹并非皇帝的近亲,他做大司马主持内朝不合旧制。对此,皇太太后傅氏也不满意,因为这不利于她控制朝政,最后,傅氏只得退而求其次。一个月之后,师丹改任大司空,由傅喜出任大司马。

没想到,傅喜做了大司马后并不领皇太太后的情,依然秉持正道。建平元年,傅氏要二上尊号,傅喜拉上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一起表示反对,说这于礼不合,“恭皇太后”是天下议定的事情不能更改,况且天下从来没有上两次尊号的事。由于大臣的反对,傅氏只好暂时作罢。

又过了一年,傅氏旧事重提,还要上尊号,傅喜依旧反对。这次傅氏不干了,她先罢免了师丹杀鸡儆猴,但傅喜不为所动,依旧不同意给傅氏重新上尊号。结果,十日之后傅喜被罢免,又过了几个月,丞相孔光也被贬为庶人。

这下刘欣郁闷了。原来朝中的重臣是什么人?大司马傅喜——相比于傅家众人的奢靡、霸道,他是傅家外戚中少有的一股清流,不仅有能力且为人恭谨节俭,甚至因此遭到族中其他人的嫉恨;大司空师丹——他原来是刘欣的太傅,学问和人品在朝中都是一等一的;丞相孔光——这个更不得了,他是孔子的十四世孙,来头大,名气大。可这些人全被自己的祖母撵回家了,换上来的都是一些如朱博、赵玄之类听命于皇太太后且只想着铲除异己、睚眦必报之辈。而且,在傅氏的操作下,朝中原来的王家外戚虽然被踢出去了,可填进来的也无非是傅家和丁家的外戚,换汤不换药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刘欣指挥不动朝政,摆脱不了祖母的掌控,完全不知该怎么办。

刘欣不是别人,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没事,刘欣不知道怎么办问题就太大了。

气数是个很奇妙的东西,说也说不清楚,小到个体,大到社会,似乎总摆脱不了它的影响,而西汉开国至此已将近两百年,大概是气数将尽了,所以国家陷入了外戚干政的内患,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把最后一次纠正机会给了刘欣。可这是个无奈的选择,面对疾病缠身的国家和社会,用傅家、丁家的外戚取代原来王家的外戚,谁都知道这不是治本的办法,甚至连标都治不了,但这是刘欣唯一能拿出来的办法。这个治法的副作用很明显,就是让皇太太后傅氏把持了朝政,原来的王家天下变成了傅家天下。

很快,刘欣便意识到做皇帝不像他之前想的那么容易,并非只要自己想做一个好皇帝就能做一个好皇帝。刘欣不是刘彻那样的雄主,也远没有刘询那般的隐忍和手腕,他那算不上坚强的精神很快便在这种重压下崩溃了。

凡事就是这样,建设总比破坏难,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而毁掉它往往只需要一个念头。刘欣本想做一个如世宗和中宗那般的好皇帝,然而,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可一旦他不想做一个好皇帝了,便很快向刘盈和刘骜们靠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