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同样只是历史的表象,这里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史书上没有交代,以往的史学家似乎也从未提及,那就是当时刘縯为什么不出面帮刘玄开脱。要知道,刘縯和刘玄是族兄弟,刘縯又是出了名的急公好义之人,手下门客有事,他尚且不会不顾,何况自家兄弟有难,刘縯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我猜原因大概是这样的:一是刘玄和刘縯虽然是族兄弟,都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虽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但关系也算疏远。况且俗话说“皇帝都还有两门穷亲戚”,刘縯又如何能顾得了所有人?二是两人的关系实在算不上好,甚至私下还可能有仇,因此刘玄不愿也不敢到刘縯处寻求庇护。刘縯在舂陵起兵后,他也不屑于回来投靠。当然,也可能是刘玄此人心胸狭窄,见不得刘縯比他风光,看不惯刘縯比他气派,于是干脆和刘縯划清界限,分道扬镳。
这是一件不十分清楚但十分重要的事情。正因为两人不和,且新市、平林的绿林军和刘縯也是面和心不和,而刘縯此时势头正旺,击败了大队的官军,又自称“柱天大将军”,将来甚至有可能成为义军实际的统帅,这明显与陈牧、王匡等人的利益不符。
于是,在公元23年正月,陈牧和王匡纠集了一帮同伙,商议之后公开宣布:现在义军人数众多,番号杂乱,没有统一的指挥,这非常不好。既然天下原本是刘家的,那就应当找一个刘家的宗室出来做领导,因此决定立更始将军刘玄为帝。
陈牧等人仗着手下人多势众,事先并不和刘縯商议,仅事后找人告知了他。这着实打了刘縯一个措手不及。他赶忙召集自己的亲信将领,骑快马来到绿林军军营中,找到陈牧和王匡。虽然行事匆忙,可他在马背上仍准备好了一套说辞。
到了绿林军军营,刘縯带着人直入大帐,见陈牧、王匡等人和义军众将早已在帐中等候。刘縯开门见山地说:“大家想立一个刘姓宗室为帝,说明人心都是向着皇室的,这很好,很难得,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刘縯会有不同看法,在场所有人丝毫不感到意外。南阳的刘氏宗族,第一个带头造反的是刘縯,能力最大、功劳最高的也是刘縯,牺牲最多的还是刘縯。现在他们居然要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刘玄做皇帝,除非刘縯不是人,只要他还是人,就得有不同看法。
可对于刘縯即将要说的“不同看法”,在场的只有少数人表现出期盼和好奇,更多的人则是不屑和暗自哂笑。刘縯已觉察到气氛不对,但他不得不往下说,他的看法是这样的:“现在东边还有拥兵数十万、势力更为强大的赤眉军,如果他们听说我们这里立了皇帝,恐怕也会立一个皇帝,这样天下就分裂了,不利于我们推翻王莽的霸权。而且,通观历史,率先出来挑头起兵的,比如当年的陈胜、项羽,都没有好下场。现在如果我们挑头称帝,那不是给后来人赚便宜吗?因此我们不如先称个王。如果赤眉那边选出了一个优秀的领导,我们可以去投奔他;如果他们选不出优秀的领导,那我们等灭了王莽之后再收拾他们,然后再称帝也为时不晚。”
刘縯自以为已经说得很委婉了,而且还给出一个折中方案,大家各退一步,对方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可陈牧、王匡哪里会理会刘縯说什么,要不是对刘縯的实力还有所忌惮,恐怕他一进帐就被砍死了,哪里还容他聒噪!
一开始,在场的还有几个人附和刘縯的意见。这时,只见绿林帐下一个长得膀大腰圆、名叫张卬的将军,想必事先得了陈牧等人的授意,见到有人居然敢对刘縯的话点头称是,站出来一把抽出腰间的宝剑,“噌”地将剑插在地上,气势雄浑地喝道:“做事犹犹豫豫,怎么能成功!立更始将军为帝的事情今天就这么说定了,谁还有不同意见,站出来!”
张卬的气势大概惊吓住了帐中众人,大伙儿只能唯唯诺诺地表示同意。即便一开始想站在刘縯一边的人,现在也只敢在心里给他以精神上的支持。
结果无人支持刘縯的意见,他自己可能是为避免起义军分裂,竟也没有拔剑相向,也作声不得,只好任由王匡、陈牧等人正式宣布将立更始将军刘玄为帝。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辛巳日,刘玄于淯水边正式即位,称更始皇帝,恢复汉朝的国号,同时任命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又一口气封了一百多个列侯。
乍一看刘縯捞了个三公的高官,可这其实已经成为他最终失败的隐患。刘縯本是冲着当皇帝去的,结果被这些人合伙弄成了大臣,可见这时他们要对付刘縯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那将来被人搞死也是可以预见的。刘縯不知是天生在这方面迟钝,还是对自己自信过头,竟似乎没什么警觉,也毫不在意。当了大司徒,刘縯还挺卖力,平林兵久攻不下的新野,刘縯率队一到,他们就投降了。过了两个月,刘縯又拿下宛城,刘玄这个皇帝才得以在此建都。
然而,当刘縯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之时,他在政治上却不断失利,甚至连一些原本跟随他的将领,如李通的弟弟李轶,也开始公开为刘玄呐喊助威。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回头仔细想来,刘縯虽然能力很强,却一直不具备一个作为大领袖的必要条件——必要的时候狠得下心肠。
如若能重头再来,刘縯在刘玄刚当皇帝的时候,或者之后的两三个月内,就应当和绿林军分道扬镳,自立山头。虽然少了陈牧、王匡的队伍,刘縯的军事实力会大打折扣,但以他的声望重新招兵买马应该不成问题。虽然双方分裂后刘縯有可能先得反过来和新市兵、平林兵拼个你死我活,但那也强过日后成为他人案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过去也永远不能再重来。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68.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