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东联军的大队伍踌躇不前之时,除了曹操不成功的尝试,还有一支队伍在不断向洛阳进击,为首的将军正是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生性勇敢、机智,十七岁便供职县吏的他某日与父亲乘船出行,偶遇一伙刚抢劫了商人的财物、正在岸边分赃的强盗。这时候孙坚只有一人一刀,可他观察了下周遭环境后信心满满地对父亲说:“这伙贼人,我一个人便可以搞定。”
孙父忙劝阻儿子:“他们人这么多,恐怕超出你的能力,还是当作没看见算了。”
孙坚却不由分说,自行提刀上岸,远远地就开始挥舞手臂,做出一副指挥他人从左右两侧向前包抄的架势。强盗们抢劫刚刚得手,还在亢奋之中,自然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看到远处有一人手舞足蹈地跟空气打招呼,以为遭了埋伏,紧张之余赃物也不要了,一哄而散。这时候孙坚从后赶上,揪住跑在最后的那个强盗的衣领,一刀下去便结果了强盗的性命,成功追回所有的赃物。
这件事情让孙坚一战成名,随后他出任代理县尉。一年之后的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会稽贼人许昌在句章城暴动,很快发展到数万人的规模。许昌于是放开胆子自称阳明皇帝,结果他这个皇帝没蹦跶几天就被朝廷的正规军剿灭,而时任郡司马的孙坚因为参与剿灭许昌有功,升迁为县丞。
这时候他才十八岁,这种人生简直像开了挂。但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孙坚辗转三地却依旧是个县丞,人生可谓高开低走。
到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乱起,孙坚自募精兵千余人,跟随中郎将朱儁攻击颍川和汝南的黄巾军。黄巾军退守宛城,企图负隅顽抗。没想到在随后的攻城战中,孙坚只身独当一面,冒着箭矢、滚石先闯入城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受到鼓舞的士兵紧跟在他身后,一举攻破宛城。
孙坚因为战功升任别部司马。总结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大概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孙坚并不适合治世,只有在乱世中,在战斗中,他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不断地往上,再往上。
现实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当长沙贼区星在地方上作乱时,孙坚升任长沙太守,并在旬月之间击破区星;之后,孙坚干脆越俎代庖,走出自己的辖区,征讨零陵、桂林两郡的叛乱,结果“三郡肃然”,孙坚因功获封乌程侯。
一次次的成功让孙坚对战斗愈发上瘾。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孙坚以参军身份协助司空张温讨伐叛军时就曾鼓动张温借机干掉董卓,可惜张温并没有接受建议。这次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虽然孙坚没有被邀加入联军,但他自发拉起一支队伍,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