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厉不厉害?厉害,至少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厉害。哪怕是单比武艺,刘备也是一等一的高手,甚至不比关羽逊色多少。
那又有问题了:刘备的绝技是什么?
答案是刘备擅长剑术,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擅长,是开宗立派那种程度的擅长。明代名将胡宗宪编著的《筹海图编》中曾记载,天下的剑术分五种,其中一种剑法就是刘备开创的。阳明先生王守仁的徒弟、明朝军事大家郑若曾在《江南经略》中说“使剑之家凡六”,其中也包括刘备。而明朝武学大师、军事家何良臣的《阵纪》更是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天下的剑法分为五个派别: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至于其他的,无非是这五种剑法的传承和演变。
当然,有人可能不相信,认为明代与东汉末年相距一千多年,这保不齐是后人托前人之名杜撰的,做不得准。不过,仔细想一想,在刘备军事生涯的前二十年,他手上大多只有几千人,而且一开战他就得带头冲锋,还基本上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这个太可怕了:一个人打了二十年,败了二十年,却没有被抓,也没有被杀,甚至没有受伤。难道这只是凭反应快,跑得及时?如果手底下没有过硬的武艺,能做到吗?
但刘备手底下的功夫再硬也没有用,因为他手下已经有功夫非常硬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刘备和他们在功能上的重叠导致刘备这个小集团一直没有做大。刘备集团就像一个发育不全的畸形人,有强壮的四肢,有坚韧的心脏,但缺乏一个指挥他们的聪明头脑。直到刘备四十六岁时,这个充当头脑的人才终于出现,他就是诸葛亮。
为什么刘备直到荆州才遇到诸葛亮?有一个原因很重要,但可能不被人重视,就是刘备在荆州安安稳稳地过了六年。或许当时其他地方也有类似诸葛亮的人才,但他们不属于刘备。因为刘备在逃到荆州之前一直在东奔西走,今天投奔这个,明天又投靠那个,不是在跑路,就是在跑路的路上,终日为生存奔波劳碌,而每到一个新地方,刘备停留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没有一个很长的安定的时间让他在一个地方仔细地寻找合适自己的人才。
在荆州,这个刘备自己长期没办法解决的难题终于有了答案。刘表让刘备屯驻新野,往来无事,刘备就着重建立他仁义道德的口碑,然后到处寻访人才。他先寻访到了隐居的司马徽,后又吸引了徐庶,两个人都向他推荐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这个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仍名列前茅、备受世人尊崇的人物,此时正在南阳郡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旮旯里过着他人生的最后一段平静时光。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阳都人。他的父亲诸葛珪曾做过泰山郡丞,膝下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诸葛珪英年早逝,年幼的诸葛亮和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诸葛玄长期在外为官,于是两个小孩跟随赴任豫章太守的叔父离开了琅琊郡。后来,诸葛玄被朝廷免职,他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均投靠了自己的老朋友刘表。身为长兄的诸葛瑾则留守阳都的祖业。
也亏得诸葛亮走得早,倘若迟上几年,则不免会遇上曹军屠城的利刃。当时,诸葛瑾孤身一人逃到了东吴,投奔孙权手下。倘若小诸葛亮也在阳都,他能不能逃出生天,就是个未知数了。
可以猜测,当诸葛亮后来得知曹军在其家乡屠城的消息,对曹操这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认知。难怪清代人严可均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记载,曹操曾命人“奉鸡舌香五斤”招聘诸葛亮为尚书郎,结果诸葛亮不予理会,继续在隆中种地。
那是不是可以说,诸葛亮自己其实并无意于仕途?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开篇就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看起来他就像个隐士,挺超脱。但《出师表》是给皇帝看的,遣词造句不免有艺术性的加工。在诸葛亮给儿子的《诫子书》中,他却是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对于教育后代,一个人通常会总结自己一生的肺腑之言。也就是说,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在隆中那平静的日子中已然感到时不我待,迫切地想证明自己,让平生所学为社会所用,而不是被光阴掩埋无踪。
这恐怕才更接近那个在草庐中高卧的诸葛亮的真实心境。
因此,在荆州诸葛亮早早就开始努力融入荆州士族的最上层:不仅其叔父诸葛玄跟荆州牧刘表的关系非常好,安排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入荆州的庞、蒯两个大家族,诸葛亮自己还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家里那个“黄头黑色”的女儿,而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这怎么看都让人怀疑,至少在某个时间段,诸葛亮在为自己在荆州入仕铺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这样的关系,为什么最终我们看到的诸葛亮一直待在隆中种地,没早早出来做事呢?
因为他看不起刘表。
或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诸葛亮断定刘表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而他又自视极高,常“自比管仲、乐毅”。虽然除了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当时的人大多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但他这样一个以管仲、乐毅为目标的人,到刘表这个只想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家伙手下干吗呢?
诸葛亮在等,等一个有能力、有想法、有资格成就一番大事业,又极其需要他的聪明头脑和战略眼光的人。
当时有这样的人吗?
有,且只有刘备。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