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珍贵的药,对方都送给他,他还使见不得人的手段,未免太小人嘴脸。
顾肖军把药罐小心收起来,宝贝地放在床榻内侧的匣子里,此药珍贵,日后还可救更多的人,他需得收好,只要战争一日不停,就有人需要用这份药。
顾肖军思忖片刻,铺纸研磨,写了一封信命人送到固县去,这个时候他们应该还在施粥。
最近卢家和王家两家人轮流帮衙门和镇北军施粥,已经能够熟练应对繁重的工作量。
赈灾所需的食物,量大是重点,火是大把大把地烧,米是一大锅一大锅的下。
灾民每日都有粥饭可以领,还有一个馒头,可以保证每日都不用饿肚子。
施粥一段时间后,大家商量过后,在粥里加入红薯,煮成红薯粥,馒头和葱花卷换着来。
朝廷那边开始推行种植红薯,衙门就在县城外划出一块地,给流亡来的灾民使用。
每次施粥,卢舟舟都会运一部分的藤苗出来,谁想拿去种可自己来领,然后去衙门那边登记,每户人家可以领两亩地,地不大,但种下去的红薯,足够许多人吃。
在多方的支持下,灾民在固县外落脚,有的人开始在田边搭建房子,就在田边住下。
当初衙门划出田地的时候,就当心灾民和当地百姓因为田地的问题起争执,特意把范围定在固县城外,这样一来就分为内城和外城。
两方和谐相处,互不干扰。
外城是流民的种植区和居住区,他们不能抢占其他人的房地,必须遵纪守法,不然土地会被收回,灾民种的粮食不用纳税,种多少自己得多少。
如此一来,灾民自给自足的情绪高涨,都纷纷领藤苗去种在田里,细心照看。
这样一来,解决了灾民一多容易带来的隐患,还进一步拓宽了固县的版图,是好事。
只有住在边关的人多起来,边防才能更加牢固,对于将士和百姓,都是有益的。
说回赈灾,因为孩童个子小,挤在人群里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卢舟舟单独开出一条队伍,只有孩童才能排队,然后给孩童施粥的人,则由小孩子来。
余盼暖现如今已经成为两家孩子里的孩子王,她做事有条理,孩子都听她的。
几个孩子轮流施粥,余盼暖是主要负责人,而且和灾民相处地很好。
就在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顾肖军着人送来的信送到。
“信?将军有何吩咐?”今日负责领队的是安景,远远看见信差,心里一沉。
镇北军每日都派出人手,到固县增援施粥,敌军一旦在这种时候偷袭,鹿关的情况会十分艰难。
尽管抽调出来的人手,不会直接影响到镇北军的战斗力,但若是真到了关键时刻,十几个人的多少还是有很大区别。
“将军并无吩咐,信是交给周公子的。”送信的信差骑着马赶来,跑得头发都乱了。
得知信是给自己的,卢舟舟有些惊讶,难不成是粮草有什么难处?
卢舟舟叫秦氏先顶一下自己施粥的位置,走到一旁去看信。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