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晚清危局中的曾国藩 > 6.脚踏实地,训练劲旅(2)

6.脚踏实地,训练劲旅(2)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宫,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象不灭;斯又鬼神所并愤怒,欲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虏之船只,拔出被胁之民人。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是因传檄远近,咸使闻知。

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倘有仗义仁人,捐银助饷者,千金以内,给予实收部照,千金以上,专折奏请优叙。

倘有久陷贼中,自拔来归,杀其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授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归诚者,一概免死,资遣回籍。

在昔汉、唐、元、明之末,群盗如毛,皆由主昏政乱,莫能削平。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

本部堂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此檄一出,即获得了广大士人的支持。所以后来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欲动其心者,倡学攻心,以礼治人,当具有大本大源。

可笑当时与后世不少自谓饱读诗书者,尽皆指责曾国藩不行忠君勤王之义,却把一场民族战争“歪曲”成卫道战争。他们哪知道曾国藩高举卫道大旗,其实质正是要先行攻心之战,以争取民心、鼓舞士气,从­精­神上、心理上打击敌人。

曾国藩不仅不理会当时清议对此檄文的议论,反而要求湘军将领人人能背诵,并亲自讲解檄文内容,一时在官兵中深入人心。读书人纷纷脱掉长衫,率领黑脚杆聚集在湘军的旗帜下,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一篇檄文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曾国藩对湘军的­精­神训练,突出仁与礼。这里的礼也包括了军礼。《清史稿》说:

(曾国藩)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元敬所纪者。论者谓曾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于军礼庶几近之。

讲军礼的军队才可称为仁义之师。因此,曾国藩训练军队,重心就在军事纪律,培育兵勇“无众寡,无小大,无欺慢,泰而不骄”的品质,强调爱民。他仿湖南民歌《莲花闹》编成《爱民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