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赤壁(上) > 2议事(2)

2议事(2)

他这番剖析入情入理,天理国法人情兼顾,一面解脱了曹­操­心中的窘迫,一面又解答了钟繇的疑惑。钟繇这才醒悟到其中的利害关联,又惊又佩地向司马懿看了一眼,双掌相合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幸亏仲达点醒,某险些做了千古罪人……”

曹­操­略带惊讶地看着司马懿,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之意。

此人胸中,实有大谋略,堪为乱世经纬之才!

曹­操­并未将这种赞许当着几位朝廷重臣宣之于口,他坐在席上向着郗虑一揖道:“如此便烦请郗公将政府合议的处置方略上奏陛下!”

郗虑急忙避席谢道:“丞相放心,仆必将丞相苦心据实上奏,以正圣听!”

孔融的罪名既定,用刑便有了依据,当下便议定三日后将其腰斩弃市,其子远戍辽东。议毕之后,郗虑和钟繇便起身辞去;荀彧似乎还有事情要向曹­操­禀议,坐在席上未曾动;司马懿本来也欲起身辞去,却被曹­操­叫住,要他与荀彧一起“参议征南军事”。

对于曹­操­将这个入幕不久的河内名士留下来共与军国机务,荀彧没有丝毫不满之意,他毫不避讳地道:“丞相五日后便将赴叶县统兵,临去前,彧有三件大事,以谏丞相!”

曹­操­笑了笑,看了看闻言神­色­如常安然稳坐的司马懿,心中更是赞赏,口中却答荀彧道:“这是老规矩了,文若请直言便是!”

荀彧点了点头,肃容道:“荆州兵弱民富,此帝业之资也,故此刘玄德、孙仲谋辈日夜觊觎,图谋之以抗王化。兵弱则不善矢刃,民富而易生龃龉,刘景升抚治荆州二十余载,广有爱民之贤名,殊非易事。斯民安逸已久,初遭兵祸,自然难免以怨声加于王师。荆州事不同冀州,冀州生民苦于袁氏暴政久矣,盼王师如渴甘霖,大乱之后,大治是自然而然之事;而荆州截然相反,刘表行仁政,士族黎庶咸归附之,人心在彼而不在我。故荆州之地,若不能妥善抚慰,施以政治之道,虽有亦不免复叛;简而言之,荆州之事不在攻城而在于攻心,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彧特谏丞相,此番南征,无论其地降否,须得严肃军纪,严禁大索屠城。只有收得荆州的人心,才是真正拥有了荆州!”

曹­操­闻言,含笑点了点头:“屠城是某昔时年少轻狂时的作为,有伤圣道,亦­干­于天和;这一遭即便没有文若谏言,老夫也绝不忍将此等惨绝人寰之事加诸九郡生民!”

荀彧淡淡一笑,继续道:“荆州若下,丞相免不得在襄阳和江陵暂驻幕府行营。荆州不比中原,北方诸州苦于战乱,流民百万饿殍千里,无主之田遍布四方;荆州多年未经战乱,无主的田土极少,故而丞相在青州和冀州施行之耕筑之法,不可照样画于荆州……”

“这个自然,道之所存,正在一个‘变’字上,老夫岂是不知变通之辈?”曹­操­笑着对荀彧说道。

“丞相自然晓得内中利害,但留守荆州为丞相抚治地方的官吏牧守便未必了……”荀彧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曹­操­的表白,用极犀利的言辞冷然道:“故而彧给丞相的第二谏便是楚人治楚,不要留下一个与当地士族黎庶不和的牧府以遗来日之祸患!”

“荀侯之言乃天下大计,丞相纵然不喜士族豪强把持地方之弊政,亦得来日方长徐图变之,若­操­之过急,则大兵北还之日,便是九郡复叛之时。”坐在下首的司马懿款款言道。

曹­操­本来听了荀彧的话心中颇为不快,待听了司马懿的话,不禁笑道:“图西川或者下江东,荆州都是必经之地,在那里驻大兵是必然的事情。所谓‘大兵北还之日’,恐怕是天下重归王化之时了!仲达这是不知兵者之言。”

司马懿淡淡一笑:“若丞相不纳荀侯之言,恐怕图西川也好,下江东也罢,均不过是镜中水月罢了……”

曹­操­的脸­色­沉了下来:“仲达此说,又做何解?”

司马懿款款言道:“一者,朝廷无水军,恕臣下直言,丞相在玄武湖内训练出的所谓‘水军’在长江风浪之中根本不堪一战,这些在北方征战惯了的勇士一旦到了江面上,只怕连一个能站直身子的都没有。伐江东没有水军,便无异于赤膊上阵。荆州十万甲兵之内,半数以上是水军,这些士卒常年习练水战,往来于大江之上,乃北方诸兵将不可比。故此丞相要取江东,必先取江陵之荆州水军。这些水军都是荆州本地子弟,其将校皆出身九郡望族,丞相不用他们,奈何北军中却没有通习水战之良将宿兵。若不能使其真心归附,只怕丞相十年内万难行征江东孙氏之役。”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