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茵梦湖 > 第47章 白马骑者(1)

第47章 白马骑者(1)

我这儿打算讲的故事,还是半个多世纪前,我在我的太外婆斐得逊老参议夫人家里得知的。一天,我坐在她的扶手椅旁,专心一意地读一本蓝­色­硬纸封面装帧的杂志,记不清是莱比锡的什么“文摘”呢,或者是《汉堡帕普文摘》①。回想起那位八十开外的老太太不时伸出手来抚摩我这个曾孙的脑袋的情景,我现在还不禁感到阵阵寒栗。她自己和她的那个时代都早已进了坟墓。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那份杂志,却始终没有找着,所以既不能担保自己讲的一定是事实,也不愿在有谁提出异议时站起来进行辩解。我能肯定地告诉诸位的只是,从那以后,尽管并没有任何外界的刺激在我心中唤起对它的回忆,我却再也忘不了这个故事。

本世纪三十年代,十月里一个天气异常恶劣的午后——当初的讲故事人这么开始道——我骑着马行进在北佛里斯兰②的一道海堤上。我走了已经一个多小时,可左边仍是一片辽阔无际、不见任何牲畜的荒凉沼泽;而右边呢,近在脚下就是波涛滚滚的大海。从堤上眺望本来可以望见浅海中的无数大小岛屿,可眼下除去那不断咆哮着冲击堤岸,并激溅起肮脏的水花把我和我的马身上都浇湿,举目四处都是灰黄的颜­色­,便什么也瞅不见了。浅海外边朦朦胧胧,迷迷茫茫,分不清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尽管空中已升起半个月亮,但却经常让飞驰的乌云给遮盖住。寒气凛冽,我的手冻木了,几乎抓不住缰绳。也难怪一群群让风暴驱赶着从海上飞回大陆来的海鸥和乌鸦,边飞边不住地发出嘎嘎嘎和呱呱呱的怪叫。暮­色­已经十分浓重,我连自己坐骑的蹄子都不再能分辨。一路上没碰到过任何一个人。能听见的,唯有那些长长的翅膀差点儿擦着我和我忠心的牝马飞过的鸟儿的哀鸣,和着狂风的怒吼和大海的喧嚣。坦白说,我心中已不止一次地产生出要找个安全地方避一避的渴望了。

坏天气已持续了两天多。由于一位待我特别好的亲戚的挽留,我住在他靠近北海的农庄里早过了归期。今天说什么我都不能再待下去了,城里还有事等着我要办。从那地方进城得往南走好几个小时。不管我表兄和他殷勤的妻子如何花言巧语,不管他们自己栽培的佩里纳特种和格朗德·理查德种苹果如何鲜美可口,我还是在午后动了身。“瞧着吧,”我表兄站在大门口,冲着已经上路的我喊,“你走不到海边就会回头的。房间咱们给你留着!”

果不其然,一眨眼空中便乌云密布,使我的周围昏黑一片,狂风号叫着,就像要把我连人带马推下堤坝去似的,我脑子里不由得一闪:“别当傻瓜啦!还是回到你表哥那温暖舒适的家里去吧。”——可紧接着我又想起,往回走的路比我离眼下的目的地还更远些哩。没奈何,我只好把大衣领子竖起来护住耳朵,硬着头皮往前赶去。

然而就在这当口,从堤坝上迎面冲我窜过来一个黑影。我一点儿声音也没听见,但在那残月投­射­下来的暗淡光线下,我越来越清楚地辨别出那是一个人。不一会儿,他已走到我跟前,我看见他骑着一匹马,一匹又瘦又高的白马。黑­色­的斗篷在他的肩膀上飘动。在与我擦身而过的一刹那,我只觉得在他那苍白的脸上,直盯着我的是一对闪闪烁烁的眼睛。

这家伙是谁?他想­干­什么?——到这节骨眼上我才猛然想起,我既未听见马蹄声,也未听见它粗重的呼吸,可那马和骑手是紧挨着我身边走过去的啊!

我一边想着这件怪事,一边继续赶路,可还没等我多想一会儿,他又从背后赶了上来,在越过我走到前面去的当儿,我觉得他那飞起的斗篷好像还擦着了我。然而跟上次一样,也是无声无息地就走了过去。接着,我发现他在前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后,我仿佛看见他的影子突然顺着堤坝的里侧走下去,消失不见了。

我稍一迟疑,然后也跟着赶过去。可到跟前一看,紧贴坝基只有一片闪着幽光的死水。——那是海啸冲决堤坝以后,在坝内的沼泽地里留下来的一个水塘,大虽说不挺大,深却是够深的。

由于有堤坝挡着海风,塘里的水纹丝不动,完全没有被那个骑白马的人搅动过的迹象,我甚至连他的一点儿影子也看不见了。可是,我却看见了别的什么使我喜出望外的东西。原来在我前边,在坝内的淤积地上,有零零落落的几点灯火在向我眨着眼睛。它们像是从那些长条形的佛里斯兰式农家住宅中­射­出来的,这样的住宅,总是单独地建在一座座或多或少的高于平地的土丘上。而近在我的跟前,在内堤的半坡上,也坐落着一所同一类型的大房子。它朝南一面房门右手边的所有窗户都灯火明亮。我看见窗里人影晃动,甚至觉得听见了他们说说笑笑的声音,虽然我耳畔仍有狂风在吼叫。我的马儿已自动顺着堤坝往下走,把我一直驮到了那所大房子门前。我一眼看出,这是一家酒店,因为在它窗前架有一根根横木,横木上挂着许多大铁环,是给来此停留的客人们拴牛拴马用的。

我把自己的马拴在一个铁环上,然后将它交给在门口迎接我的店伙计。“这儿有什么聚会吗?”我向他打听。要知道,此刻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从门内传来嘈杂的人声和酒杯相碰的叮当声。“敢情是那档子事儿,”店伙计­操­着土话回答说。——我后来才知道,这种德国土话与佛里斯兰语一起在本地已经流行一百多年了——“堤长跟委员们连带其他一些有关系的人通通都在!还不是为了那洪水!”我走进房去,只见窗前的一张长条形桌子旁边,围坐着十一二个男人。桌上放着个盛调和酒的大陶钵。一位器宇不凡的汉子看来是这次聚会的主持者。

我向大伙儿问了好,并请他们允许我和他们一起待一会儿,他们很客气地表示欢迎。

“诸位是在这儿守堤吧!”我开始跟领头的汉子搭讪,“外边天气太恶劣,坝上也许会出问题哩!”“可不,”他回答,“只不过,我相信咱们东边这儿眼下还是安全的,但在另外那边就不保险了,那儿的堤坝多半还是照老样子筑的,咱们的主坝可还在上个世纪就已改建过啦。——刚才咱们在外面真是冻得慌,您想必也是一样吧,”他接着说,“不过咱们还必须在这儿坚持几小时,我在堤上派了可靠的人,有情况他们就会来报告的。”

我还没来得及向老板定酒菜,一只冒着热气的酒杯已经推到我面前。我很快搞清楚,我旁边这位殷勤的人正是堤长。我俩攀谈起来,于是开始对他讲自己在堤上的奇遇。他听得十分专注,我突然发现,周围谈话的人全都不做声了。“白马骑者!”座中有谁失声叫了出来,这一下其余的人全都变得惊慌失­色­。

堤长站起来,对围桌而坐的人们说:“诸位别害怕,这并不单单是冲咱们来的。公元1817年,他们那边也出了问题,但愿这次他们已做好一切准备!”到了这会儿我才有些毛骨悚然,忍不住问道:“请原谅!这白马骑者是怎么回事?”

在旁边的火炉背后,坐着一个矮小瘦削的人,脊背微微有些佝偻,穿着一件破旧的黑褂子,肩膀上已经洗得发了白。对其他人的交谈此人不曾Сhā过一句嘴,但他那几根稀疏的灰白头发底下,闪动着一对睫毛仍然黝黑的眼睛,清楚地表明他坐在这儿不是为了打瞌睡。

堤长伸手指着他,提高了嗓门儿对我讲:

“这位是咱们的老师。在座的所有人当中,数他能给您讲得最­精­彩,虽然只是按照他的方式,而不能像我家里的老管家婆安捷·福尔梅尔丝讲的那么活灵活现。”

“您又开玩笑,堤长,”从火炉背后传来教员有气无力的声音,“您怎么能把您那蠢婆娘和我扯在一起!”

“­干­吗不能呢,老师!”堤长回答,“那些老娘儿们把这类故事才叫记得清楚啊!”

“这倒不假!”小个子教员说,“看来咱们在这件事情上想法不完全一致。”说到这儿,他那清秀的脸上掠过一丝高傲的微笑。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