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6)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6)

总之,鲁国的“变其俗,革其礼”和“亲亲上恩”表现出了一种唯我独高、睥睨一切的文化霸气,也是统治者自信与实力的反映。

三、孔子及儒学

鲁国历史虽然短暂,但以孔子及其儒家为核心的鲁文化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笨鬃拥纳硎兰盎疃

在曲阜城东南约2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尼山,又叫尼丘山。这座山虽然不太高,但周围五峰连峙,东面还有常年不竭的智源溪。每到夏意浓浓之时,阵阵山风将流泉细涓的清新吹送到人的身上、脸上,叫人恍若置身世外桃源。这犹如仙境般的尼山,就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的诞生地。

据史籍记载: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陬邑昌平乡,父亲是陬邑大夫孔纥,母亲颜氏是一位平民女子。孔子是孔纥与颜氏在尼丘野合而孕的私生子,自幼随母亲居住,并不知道父亲的情况,母亲也从未向他提起过。孔子名字中的“丘”与“尼”可能就是其孔子画像母为纪念尼丘野合而起的。事实上,孔纥在孔子三岁时就已去世了。

孔子呣子虽然只有三间房舍,物质生活非常贫穷,但鲁国有“礼乐之邦”的美誉,曲阜更有着极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孔子自幼就受到周礼典乐的熏陶。幼年的孔子经常与同龄伙伴在家中摆弄碗碟,把它们看作礼器,并模仿大人的样子行礼。

孔子17岁那年,母亲撒手人寰。在安葬母亲的问题上,孔子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敢和对世俗的叛逆。

按照当时的礼仪,父母双方死后应当合葬,但由于孔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只好暂时将母亲葬在“无夫之衢”,并准备打听到父亲的情况后再进行合葬。此事传开后,以前的一位邻居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贵族,如今已经过世。听到这个消息,孔子立即在其他人的引导下找到父亲的坟墓,然后将身份卑微的母亲与贵族父亲合葬在一起。这件事情显然不符鲁国社会的礼仪,对鲁国的上层社会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和震撼,孔子也因此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母亲去世后,年轻的孔子只能独自面对社会与人生。这时的他虽然面临着生活上的压力,却产生了使上层社会承认其贵族身份从而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想法。

当时,鲁国的实际权力由三大家族控制。一天,一个家族宴请鲁国的贵族,地位低微的孔子竟然身穿为母亲披丧的丧服赴会,并要求以贵族的身份加入。但他还未踏进那个贵族的家门,便遭到家臣的阻挡:“这次宴请并没有请你,请回吧!”

此次受辱非但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令他更加发愤图强。天道酬勤,在34岁那年,他的贵族身份终于获得承认,并在鲁国开始拥有很大的名望。

公元前501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官职),第二年升任司空,没过多久又因政绩显著担任大司寇之职,达到了仕途的顶峰。几年之后,由于鲁定公终日贪恋美­色­、朝政荒废,孔子认为自己已经很难尽到辅佐国君的重任,愤而辞职,离开鲁国,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生涯。

此次出游对孔子而言本想寻找一条政治出路,但其“恢复周礼,仁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却接连碰壁,无奈之下只得重返鲁国。

返回鲁国的孔子厌倦了仕途,开始潜心著述: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但是,在著述期间却发生了许多不幸的事: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射­杀麒麟”;得意的弟子颜回病故。在一连串噩耗的打击下,孔子终于病倒了,并悲叹道:“吾道穷矣,吾已矣夫!”第二年(公元前479年)春,孔子溘然长逝,享年72岁,一代大儒就此告别人世。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