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13)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13)

2狈家学派

在稷下学宫的各家学派中,管仲学派出现较早,而且是典型的齐本土文化。管仲在姜齐桓公时任相,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管仲思想由此成为齐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和发扬其思想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并在经济、军事、教育、典章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管仲学派。其中以法家理论最为突出,自成一家,因此又被称为齐法家。《管子》是管仲学派的主要代表作。

3钡兰已派

道家思想在齐国前期的影响很大、流行广泛,且以杨朱(杨子居)为代表,因此曾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田齐桓公设立稷下学宫时,道家在齐国分成了两大派别:一派继承和发展老子、杨朱思想,后又吸收庄子思想,形成以唯心主义为特­色­的老庄学派;一派偏向唯物主义,结合齐国传统思想,从而发展成为治国经世的“黄老学派”。

4被评涎派

黄老学派发祥于齐国,是稷下学宫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从根本上讲,黄老学派的兴盛是因为田齐家族崇尚黄帝,极力宣扬黄帝是田家的远祖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环渊、田骈等,其中以慎到的论说最具代表­性­。慎到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为君者须“因循”此“道”,只有如此才能治理好天下,这也就是他提出的“无为而治”的主张。

5比寮已派

在稷下学宫兴旺发达的过程中,儒家学派开始发展,逐渐成为稷下学宫的显学之一,代表人为孟子和荀子。特别是孟子,他曾率数十辆车和数百名弟子周游列国,并在齐国逗留十多年,担任过客卿,促进了鲁学与齐学的融汇,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6币跹粞派

­阴­阳学派是指改造后的古老五行学说,代表人物是有儒家思想基础的邹衍,他提出了“五德终始”理论、“大九洲”理论和天文历象方面的学说。­阴­阳学说是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包括“天人感应”、“­阴­阳主运”、“五德终始”等内容。­阴­阳学派认为:宇宙有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木、金、火、水、土相生相克,这种规律不但主宰着自然界,也主宰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想把握自然和社会,就必须掌握这种规律。

­阴­阳学说深得各国统治者的认可,也成为各国展开兼并战争、夺取统一政权的舆论工具。虽然­阴­阳学派思想曾对哲学、医学、天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但后人并未继承其有价值的­精­华,使得­阴­阳学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迷信怪诞的代表,并导致神仙、方术的盛行。

三、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是最重要的泰山历史文化特­色­,也是齐鲁文化交融的重要方式。事实上,正是由于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才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国山”,名气也凌驾于其他名山之上。

泰山封禅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封”就是在泰山顶上聚土筑圆台,祭祀天帝,以增加泰山的高度和表功归于天;“禅”就是在泰山下面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祭祀地神,以增加大地的厚度和报福广恩。古代帝王都将自己说成是“受命于天”,因此封禅就成为帝王与天沟通的方式。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