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拔地而起、雄姿盎然,自古就被封为“五岳之宗”,被誉为“名山、神山、圣山”。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鲁颂》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的记载。孟子曾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的宏伟令人神往与崇拜,发展到极至便是帝王的封禅。自秦汉以来,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通常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据史书记载:先秦时期有72位君主到泰山封禅;秦汉以后的历代皇帝曾27次到泰山封禅。汉武帝曾称颂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导致各种宗教文化相继渗入泰山,群众性的登山朝拜活动也日益昌盛,历代的文人墨客、名家贤士接踵而至,并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比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石刻、碑碣等无所不包,而且均是中国的传世名篇、稀世珍品。泰山由此拥有了“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的美称。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曾多次登上泰山,并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孔子庙、孔子小天下处、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瞻鲁台、猛虎沟等,均是景色优美、文化氛围极浓的旅游胜地。战国时期,人们曾沿泰山山脉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遗址留存至今。
由此可知,泰山“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是当之无愧的。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华夏文化之根本、东方文化之宝库,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单。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