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齐鲁文化 > 第九章 巍巍泰山(22)

第九章 巍巍泰山(22)

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于高台之上,为城门楼式。门洞前有双柏从墙中横向生出、盘旋上长,宛如守护山门的两位将军。壶天阁的底层是由12层条石堆砌而成的,东西宽约145米,高约47米;跨道的拱形门洞高约31米,宽约35米,进深约795米,有石阶与上层相通。

高台之上是1993年重修的三清殿,有三间,三柱五架梁,为七檩前廊式、九脊歇山黄琉璃瓦顶,殿内供奉着三尊天神的神像:元始天尊乃是道教的第一大神,他左手虚拈,右手握­棒­,象征着混沌世界的无极;灵宝天尊手捧黑白各半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由无极向太极延伸;道德天尊手持­阴­阳鱼扇子,象征着由太极生化出来两仪。

身处壶天阁,由于四周奇峰环绕,脚下仅有一席之地,恰如壶中窥天,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为游览泰山的必到之处。

5倍纺腹

斗母宫属于泰山古道观,旧称“妙香院”,由于东面临龙泉峰,又有龙泉水环绕斗母宫而注入中溪,也叫“龙泉观”。

斗母宫是一组古建筑,关于它的始建年代,目前已无从查考。根据史书记载: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德王重建中院大殿。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观音堂住持比丘尼在大殿的后面修建了观音殿,殿内供奉着北斗众星之母,更名为斗姥宫。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重修中院正殿,殿内供奉斗母娘娘的神像,后院供奉子孙圣母像,并再次更名为“斗母宫”。

如今的“斗母宫”位于盘山道旁边的深壑绝壁之上,有殿、阁、亭、廊等建筑数十间,布局疏密得当、错落有致,透出无限的庄严。

“斗母宫”中殿有西向山门,门前蹲着一对雕刻­精­湛、光滑似玉的石狮;门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中院属于“斗母宫”的主体建筑,长廊回曲、雕梁画栋,有三间正殿,早些年殿内供奉着斗母神和二十星君的泥塑像。斗母神是道教信奉的女神,称作“先天斗母大圣元君”,有24个头、48只手,掌心还有眼,俗称千手千眼佛。如今殿内供奉着地藏菩萨的铜像。

东殿有三间,是祭祀观音、文珠和普贤菩萨的地方。神像全为紫檀木制、­精­工雕刻而成,后来遭到毁坏,如今此建筑成为文物展室。

斗母宫后院有正殿和配殿,分别供奉着元君、送生和眼光等女神的神像。此外还有“听泉山房”三间,游人可以在此观赏溪谷中的“三潭叠瀑”,倾听流水的奏鸣。山房北面是“龙泉亭”,专供游人小憩品茗。东南角是“寄云楼”,共有五间,设有茶室,可供游人休息品茗……

1932年,赵新儒在《新刻泰山小史》中写道:“清末光绪时尚盛,幼尼皆妙婉秀丽,解文字,衣装如美少年。其室宇陈设、饮食供客,极其豪奢,故游客多乐而忘返。”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