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朕即天下 > 第十九章 税收

第十九章 税收

得到直的提醒之后,李庶对于户部的财政问题开始重点关注,财权和兵权是两个重要的支点,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将酿成大祸,而且直的提醒,也让李庶觉得财政问题可能已经变得非常糟糕了

因为以前并没有太过涉及历史,特别是财政方面的事情,所以李庶让齐济时去秘书省找来唐朝的财政典籍过来,又考虑到古代典籍记载的东西很多没有章法,的找不到头绪,顺便让他带一个秘书郎过来

不过从六品上的秘书郎没来,倒是来了一个从二品的尚书左仆­射­

尚书左仆­射­于琮,进得殿来,道:“微臣于琮参见陛下”

李庶有些惊讶,不知道怎么会把他这个大人物引来了,他素知于琮已经不太理会朝中事物了,他之所以特别留意这个人,主要是这个人是唐僖宗李儇的姑父

于琮曾经娶了宣宗之女永福公主,后来因故宣宗又将广德公主嫁给于琮,而且于琮也曾经是唐僖宗还是太子时候的太傅

李庶:“于仆­射­不必多礼”

于琮:“微臣听闻陛下要了解朝廷赋税,微臣虽鄙薄之才,也想提陛下分忧,还望陛下不弃”

李庶:“于仆­射­乃国之栋梁,朕求之不得”

然后李庶吩咐齐济时给于琮赐座

于琮谢恩坐下后,道:“不知陛下想先从哪里开始?”

李庶开门见山的询问:“就说说今年的朝廷有多少税收吧”

于琮讷讷道:“两税的征收分别是夏六月之前,秋十一月之前,所以今年的赋税还不到时候”

李庶:“那你先说说什么是两税?”

于琮:“两税法是唐德宗时代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李庶对这种税收有些疑问,道:“若是征收金钱的话,这恐怕不妥吧?”

于琮赞道:“陛下英明,其实后来很多人也发现这样会有问题,因为受物价影响,有时候物价低的时候,百姓负担多,物价高的时候,朝廷税收少敬宗以后,两税钱物定额的计算方式沿袭着元和四年税制改革时制定的制度,即‘其诸道州府应征两税匹段等物并留使钱物纳匹段等虚实估价及见钱,从来皆有定额’,留州送使上供部分分纳现钱与纳虚实估物三部分,其中现钱和实估物占一半,虚估物为另一半,虚实估价确定,这种定额方式一致沿续到现在”

李庶:“那么,这个虚实估价分别是怎么计算的?”

于琮:“市场上的货物由政府估定牌价,按质好坏,分为上﹑中﹑下三等,是为官估建中(780~783以后,货轻钱重,物价下跌,各地的实际物价被称为时估,又称实估两税中的户税,以钱定税定税数额,皆用缗钱计算,纳税之时,又折为绫绢由于物价下跌幅度太大,四十年间,绢一匹由四千文降为八百文,米一斗由二百文降到五十文以下,按原定税钱数额折纳实物,百姓负担无形中增长四五倍,大大超出了农民的负担能力

因此,朝廷政府又定出一个高于实估,接近建中元年初定两税时物价的价格,称为虚估因为是尚书都省所定,所以又称省估尚书省户部的度支司在接受各地的税物和把物资发给各政府部门时,都要增长本价,即按虚估折算,称为折估官吏的俸禄,布帛部分也按虚估付给地方官吏在把税物送交朝廷时均按照省估,而留州和送交节度使或观察使的税物则按照实估实时价征收元和三年(808裴为相,奏准留州﹑送使的钱物,一切令依省估征收,由此唐后期财赋主要基地江淮一带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其后,唐政府又规定,两税中折纳的绢帛,按一定比例,一部分按虚估即省估征收,一部分按实估即实价征收但事实上,各地官吏以实估征敛的情况一直没有停止”

李庶点了点头,有点明白了,道:“那去年的税收是多少?”

于琮有些为难的道:“去年的税收是300万贯”

300万贯,李庶想了想,因为不太清楚唐朝的物价是什么情况,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一文钱差不多是五毛钱,也就是说堂堂唐朝一年的税收也就是150万元,想象现代中国的税收可是以万亿元为单位计算的艾李庶不敢相信的道:“朝廷税收怎么可能这么少?”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