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避孕的思想仍然相当缓慢地传播着。英国国教仍坚持反对节育并宣称功利主义是节育的核心动机。作为一名节育运动的领导者及提倡者,安妮·拜森特是一个著名的无神论者,她也因此遭到了牧师们的强烈反对。
然而,事情却逐渐有所变化。节育使得出生率大大降低。尽管教会人士反对节育,但公元1905年费边社关于出生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出生率降低幅度最大的群体居然是中上层阶级,尤其是医生和教士。经过两年的争议,可以得出结论“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不完全是)婚姻状况变化中节育思想的结果”。换句话说,已婚夫妇一定在施行某种节育措施——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尽管医学专家们很久以后才将节育视为一种正常措施,但很明显他们并不反对控制自己家庭规模的大小;只有那些没有享受到节育好处的人才会忽视小型家庭带来的好处。
公众也开始慢慢倾向于认为:少生会使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而多育意味着更大规模的家庭,注定出现贫穷和拥挤的状况。一些医生也支持说,如果能够节育,孩子的健康状况将有所改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说法就是指适者生存,并极其憎恶整个节育思想。
“除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我们还需要了解到:①年年生育的现象仍然存在,而这几乎占据了母亲的全部生命,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实质上。②这同样有害于新生儿的健康。③因此隔两年(一些妇科专家坚持三年)生育对大人和孩子都有好处。”
——辛迪·卫伯,《出生率的降低》,公元1907年
历史表明,性行为只是传宗接代的一种方法。节育,对某些人来说是有违上帝“发展和繁殖后代”的旨意,而且人们认为只为了享乐而进行的性茭更是不道德的。公元20世纪初,大多数医学思想(至少在公开场合)是反对节育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给《英国医药杂志》写的一封信最为典型,下面就是这封信的节选:
为了满足性需要而想方设法避孕的人因放纵自己的激|情很可能变得越来越女性化,而且那些婚姻法的变动和随之而来的性放纵会严重影响到人的自控力、自尊以及骑士风度……
尽管社会在某些方面仍有限制,但妇女们越来越被鼓励限制家庭规模,因为随着医疗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她们通过节育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改善后的卫生医疗条件使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这样家长就不必通过多生来保证孩子的存活了。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女性的端庄仍很受重视。公开谈论Xing爱是件令人害怕的事。玛丽的书被宗教领导阶层、医学家及报社评论为不道德的、畏亵的。但是大众却喜欢她的书。她认为女性应和男性一样享受Xing爱。
玛丽决定帮助妇女们明白节育的好处,包括那些贫穷的、没文化的妇女。因为她知道妇女们会因此受益很多。公元1921年,玛丽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在伦敦开了家诊所,为每个人提供避孕建议及避孕用具,包括杀精避孕套、子宮托以及栓剂。
因为(避孕)需要的日益增长,更多的类似诊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张。玛丽建立了英国节育组织,并和一些节育组织共同合作,控制人口出生率……
一个国立的节育组织——国家节育委员会,现在是英国家喻户晓的计划生育协会。
现在玛丽·斯托普斯国际组织在世界上的28个国家设有服务站,他们的使命是保护全人类有选择地孕育下一代而不是偶然地行使这一基本权利。除了考虑避孕药和堕胎的建议以外,英国专家主要提供输精管切除术和女性节育服务、不育问题研究、孕前排查以及性心理和人工流产后的咨询服务。公元1999年,玛丽·斯托普斯被《卫报》的读者选为“千禧年之女性”。
当有关避孕的相关措施在英国得到发展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改革者们正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他们竭力把知识和生育的选择权带给世界各地的女人们。尽管在法国运动有所成效,但英国政府在公元1920年将避孕归类于流产,而且规定有关节育的所有事项均为非法。在美国,玛格丽特·桑格顶着巨大的反对压力而为节育运动不知疲倦地工作。她与漠视、偏见、宗教信条和法律作斗争。她奋斗的部分动力来自她的母亲,一位49岁就去世了的女性。桑格认为她的母亲过早离开人世完全是因为她怀了18次孕并抚养了11个孩子。她在纽约从事助产士工作的经历也使她坚信避孕是挽救那些极度贫穷的年轻母亲的唯一办法,否则“她们那疲倦而畸形的身体注定要在35岁之前就被扔进废物堆了”。玛格丽特·桑格建立了美国节育联盟,在全美各地建立了数百所计划生育诊所。桑格曾于公元1916年建立第一家私人诊所,但被警察阻止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