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清的七星剑微微一滞,复又顺势而来。
刘毅眼看自己将被腰斩两段,不敢多想,更顾不得什么君子仪容,翩翩风度!身子向左—倒,就地连滚带爬,全无招式,狼狈之极!
刘毅虽然让开了妙清剑锋,却正好滚到**石缝中的折扇前。他将断剑一丢,伸手拔出折扇,一跃而起,腕一抖,“刷”地一声扇羽大张,左腿悬空一提,摆了个“金鸡独立”的架式,嘶声叫道:“元奎兄,更待何时?”言毕折扇一挥,纵跃而上,又向妙清攻去。
张元奎伸手接过从人递来的宝剑,对左右喝道:“联手齐上,将那伙妖道收拾了!”话音一落,沉腕舒臂,长剑一抖,直扑妙清,与刘毅互为左右夹击之势。
那二十多个黑衣壮汉均为王府侍卫中特选的好手。此刻听得张元奎号令,各掣刀剑向道士们扑去。
一黑衣人白怀中摸出一件物事,全力向空中掷去。只见一鸡蛋大小的铁丸带着尖厉的哨音破空而去。去势将尽,突然“叭”地一声轻响,分为两半,一面杏黄色牙旗自丸中飘出,冉冉下落。
顷刻间,山腰诸观所在,隐隐传来阵阵喊杀之声。
一帮道士见黑衣人扑来,纷纷拔剑在手向妙林真人看去。
妙林按剑不语,脸色阴沉,正注目盯住妙清。
妙清见刘、张二人联手攻来,杀机顿起,忽见空中牙旗飘落,心中一凛,大声道:“妙峰师弟速去找妙玉!”
一青年道士闻声而动,身形一晃便闪下平台,沿阶飞奔而下。
妙林见妙峰离开,嘴角数动,欲言又止,目中精芒一闪而灭。
妙清心想:“今日之事,不是鱼死,便是网破,须尽量保住己方众人性命!”他一边挥剑化解刘、张二人攻来的招势,一边对妙林真人喊道:“师弟,令众徒列阵对敌!”
妙林闻言一怔,眼珠急转,旋即大声喝道:“众弟子快快布阵对敌!”
言毕,“铮”地一声抽出腰中长剑,道袍一卷,紧踏三步站定,左手立二指向前一引,右手持剑平伸,剑锋直指青天,口中朗朗吟道:“皓月当空,群星璀灿!”
众道土听得教监号令,顿时人影错动,剑光闪闪,瞬息问便三人一组站定,以背相抵,剑锋外指,怒目圆睁,蓄势待发,只待黑衣人攻来。
原来,妙清担任掌门之时,正值明末清初,中原战乱不止,饿殍满路,饥民遍野。西南地处偏远,近邻诸多番邦小国,见中土内乱,多伺机而动,烧杀抢掠;绿林黑道中人更趁机大捞油水。其时,朝廷命官或自顾不暇,或趁机鱼肉百姓,谁还顾得社稷安危,百姓生死?为保山门清静,妙清道长便择收门徒,授之以武功技艺。为集众人之力以拒强敌,他多年揣摸推敲,创了这个“天尊九宫剑阵”,按坎、坤、震、巽、中、乾、兑、艮、离九宫之序布为方阵,操阵者居于中宫。行走之时,操阵者口中吟颂阵诀,或乾或兑,周而复始,严丝密缝,气势恢宏!若由剑法高手合成此阵,推动之际,排山倒海,剑气如虹,任是武林高手联袂进攻,也绝讨不了轻巧去。可惜妙清此阵草创不久,诸多招法还大有可琢可磨之处,又未经战阵检验,难免有疏漏之处。为补教中高手不足之憾,遂令小道三人以背相抵共站一宫之位,此举在明眼人看来,实有狗尾续貂之嫌。故其阵法威力竟是大减。
黑衣壮汉们刚要扑到,忽见道土们三人一组已列阵以待,不知有何门道,尽皆一愣,脚下缓了一缓,不敢贸然出手攻上。
刘毅见状,边挥扇化解妙清攻来的一招“长河飞星”,边大声喝道:“兀那妖道草阵,有何可怕?尔等还不快快动手?”
俊妙林真人眼光向刘毅扫了几下,长剑一挥,挪足移位,口中吟道:“云飞雾卷,长河浩荡!”
众道土依令而行,只见方阵各宫或进或出,井然有序,剑光闪烁,寒气逼人!
那些黑衣壮汉听得刘毅喝斥,尽皆心头一震,想起吴三桂军法严厉。加上大都经过阵仗,武功修为多在一流好手之列,遂发一声喊,猛扑而上。
刹时间,只见袍袖飞舞,人影错动;只听得刀剑交鸣之声不绝于耳,喝呼怒骂之声响成一片,间或还转来妙林真人中气十足的吟颂之声……
一向清幽静雅的巍宝山上清宫揽云台仙家圣地,此刻竟成了杀伐征战,血肉飞溅的战场!
妙清道长虽技高一筹,但刘毅、张元奎也非等闲之辈,江湖之上也算得一等—的高手;此刻二人联袂而上,左右夹击,一个力大招猛,剑下无情;一个快捷诡谲,折扇锋锐,竟迫得妙清倾全力相对,无暇他顾。
幸得他手中七星剑乃九天玄铁所造,削铁如泥,遏住了刘、张二人的攻势。而刘、张二人往往不待招式用老,双方兵器欲接未接之时,便飞快变招,一时间也是有惊无险。
眼看二、三十招过去,那张元奎不禁焦燥起来,瞅准妙清转身化解刘毅攻势之际,陡然大喝一声,腾身猛扑,长剑自上而下,一招“霸王劈山”向妙清后脑劈去,其势之凶猛快捷,犹如白驹过隙!
妙清忽觉脑后生风,待要转身迎敌,已是不及,眼看那长剑便要削到头上。好个仙道妙清!只见他撤腿往地上跌坐,并不回头,右手向后一挥,剑尖陡然立起,直指张元奎手臂曲池大**。
张元奎见势不妙,无奈刚才这一招使尽全力,和身而上,迅猛之极,待要变招也已不能,只得拼命将手臂往旁偏了一偏。纵是如此,手臂仍从妙清剑锋上一擦而过。他只觉臂上一热,瞟眼看时,右腕之上三寸的地方衣袖开了个大口,浸出点点血迹,所幸伤口不深,仅划开表皮而已。
刘毅见妙清以险着伤了张元奎,自己却露出了空门,哪肯放过?不待妙清换招,折扇一抖,“刷”地一声向妙清头顶削去。
妙清心中道声“不妙!”身子向后一倒,仰面朝天躺在地上,让过折扇,双腿凌空一绞,一个“金龙绞尾”,身形一挺站了起来。
张元奎跨上一步,左手一掌向妙清后颈砍去;刘毅将折扇一合,一招“长蛇吐信”,直取妙清前胸膻中大**!
这一下前后夹击竟配合得天衣无缝,时间、部位均恰到好处。
妙清心中一惊,不敢怠慢,仓促之间,侧身立左掌如刀切向张元奎手腕,右手长剑一挥,一招“鹊桥暗渡”,向刘毅折扇横削过去。他料定刘毅不敢以折扇相碰,本拟待刘毅中途变招之时,顺势旋身腰斩张元奎于剑下。
不料刘毅暗忖:“我这折扇亦为九天玄铁所造,未必就敌不住妖道的七星剑!”遂运足十成内力灌于扇柄,只听“当”地一声大响,扇剑相交,火星飞迸!
刘毅手臂酸麻,虎口几欲震裂,不由愣了一愣。
妙清却因年事已高,久战之下,体力衰乏,受此大力一撞,长剑竟反弹回一尺有余!
就在二人扇剑相碰之时,张元奎砍下的一掌突然中途下沉三寸,“啪”地一下正砍在妙清后肩上!
这一下变生肘腋,妙清猝不及防,急跨两步方站稳身形。
刘、张二人一看占了上风,攻势更盛。
刘毅见折扇不为七星剑所断,胆气油然而生,尽展贴身急攻的小巧招式,硬接硬架,毫不迟疑。张元奎持剑封住了妙清外围。
妙清久战力乏,又受张元奎一掌,心脉摇动,左支右撑,濒临险境。
平台另一边,黑衣人与众道士激战正酣,不时传来一声声惨叫。方阵之中已倒下了四、五个道士,地上血迹一片殷红。方阵之外也躺倒了几个黑衣人,有一个尚未断气,一腿齐膝断去,白森森的骨头突了出来,在血泊中挣扎哀号,其状之惨,令人不忍猝睹!
妙林真人道袍翩翩,长剑东指西划,催动方阵,口中阵诀越来越快。那阵中已缺了几人,还有几个道土也已重伤左身,强撑而战,阵式转动已大不如前。
那十几个黑衣人攻势不减,依然大呼小叫,冲杀不巳!
妙林真人一边斜眼看着妙清与刘、张二人相斗,一边加快了阵法运行。阵中道士心中叫苦不迭,顾此失彼,惨叫声中,眼看着又倒下了两个。
妙清道长力敌刘、张二人,险象环生,已是招架多于攻击。此刻还被二人逼得沿围栏一步一步向剑阵方向退去。突然,妙清见山腰一带浓烟四起,有几处地方已火光大作,心知刘毅早派手下将文昌宫、青霞观、三皇殿、培鹤楼、长春洞等一应道观尽皆攻下了,心中不由大急,提劲一阵猛攻。不料负伤之身怎经得急怒攻心,力运经脉?他忽觉喉头一甜,“哇”地一声,大口鲜血狂喷而出!急切中勉力挥剑格开了刘毅的折扇,向后退了几步。
忽然,在金铁交呜、惨叫呼喝声中,只听妙林真人提高嗓音大声吟道:“星光灿烂,如日中天!”阵形急速转动,妙林挺剑率中宫自坎而离,突出阵角,剑尖所指,正对妙清后退之路!
刘毅、张元奎心头一振,对视一眼,运足力道,双双大暍一声,一跃而起,一扇一剑挟风带啸向妙清前胸袭去!
妙清已感不支,生死关头,却又不得不勉力施为,遂横剑一扫,“当、当”两声,先断张元奎长剑,震得张元奎坠地连跨两步方稳住身形;跟着与刘毅折扇相交,一阵银星乱迸,刘毅不曾想到妙清伤重之余奋力一挥,竟也还有如此强猛之势,手臂一阵酸麻,晃了两晃才站定,急运内息镇住翻动不巳的心脉。
剑扇相碰,妙清只觉一股巨力通过剑身直撞而来,震得他百脉摇动,心血狂涌,踉踉跄跄向后急退了三、四步,眼看再退得一步便可站稳身形,不料妙林挺剑率中宫刚好突出阵角居于离宫之位。
只听得“噗”地一声,妙林真人手中长剑与后退不止的妙清道长撞个正着!
长剑自妙清道长后背一穿而过,前胸露出五寸来长的剑尖,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血光!
妙林真人哑叫一声道:“啊!师兄……”急跨一步,伸一手抱住妙清欲倒的身躯。
妙清抬头看着妙林,目光散乱,口中血沫长流,抬手胡乱指指,呐呐道:“金八……卦快……快带徒……”言未毕,手中七星剑“叮当”一声掉在地上,头一偏便已气绝身亡。
方阵顷刻大乱,剩下的十多个道士哭喊着围了过来。
刘毅见已得手,心中暗喜,急跨两步将地上的七星剑一把抓在手中,左手一抬,黑衣人皆停手站住。
围住妙清尸身的道士们你瞅我,我瞅你,泪血满面,衣袍破碎,陡地站起来,发一声喊,就要挥剑扑出拼死一战,为师父报仇!
只见黑衣人在外围作一圈,人数上突然增加许多,一个个面色阴沉,手执刀剑,缄默不语,暗中蓄劲,只要刘毅一声令下,便一哄而上,将这十多个道人剁为肉泥!
那十多个道士见状,也极快地站成一圈,背对圆心,将妙林和妙清圈在中心,一齐慢慢移动脚步,咬牙瞪目,长剑微颤,闪起一圈寒光!
一场更为残酷,更为惨烈的肉搏即刻便要发生!
陡然间,妙林暴喝道:“休得乱动!”
道士们一惊,回首望着妙林。
只见他脸上似有泪痕,轻轻将妙清尸体放在地上,缓缓站直,扫视众人,目光如电。
他叹息一声,开口道:“无量天尊!掌门人竟死于自创阵法。非贫道之过,乃剑之过也!此乃天意,众徒儿枉自暴怒,也只有白送性命!想那吴三桂乃大清开国功臣,皇封藩王。师兄一时不察,逆反而动,咎由自取,惜哉,惜哉!”他语声有些哽咽,使劲咬了咬牙,出了口长气,开口道:“无量天尊!事已至此,我妙林欲救尔等性命,答应刘公子所提之规约,助吴王爷治理滇黔。众徒儿若有异议者,自今日起即与本门无关,速速下山离去!”
一席话,犹如一声惊雷炸响,镇得那一班拼死血战几欲脱力的道士们面面相觑,作声不得!
有分教:
只因一念抛无为,致令心海起魔涛!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