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末世求道录 > 第三章 陷入黑暗

第三章 陷入黑暗

头盔灯应该还有三个小时的蓄电可用,我开始观察起这个石室,希望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发现些什么。第一个目标自然是那片石门。但查看了半个多小时后我绝望了。除了门边上那细细的裂缝,那石门好像就是石壁的一部分。无奈之下我只能一边在心中大骂那见鬼了才会突然来到的地震,一边看起石室其它的部分。

我将石室大致环顾了一下,比我早先估计的要小一些,只有约十五平方米的面积。左侧有一大二小共三块石头,顶部都被磨平了,看起来像是一张石桌和两个石凳的样子。在右侧有五方巨石,比我还高,每方宽约半米,紧紧地靠着石墙,不知何用。四周石壁及石顶都比较平整,而且没有任何缝隙。石室内灰尘极少,可能是因为被封闭的原故。这石屋居然是从整块的巨石中开拓出来的。这里没有早期墓­茓­通常有的器皿或棺壳,也没有任何陪葬品,实在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墓­茓­。用整块的巨石做成的石屋来充做一个坟墓,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应该是大手笔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古代上层阶级应有的大量陪葬品呢?

接下来我开始寻找棺具,可是石室内没有其它的东西。难道说这不是坟墓?也许尸身都被竖立着放在那几方巨石里?我并没有马上去仔细看那些巨石,因为那张石桌突然间吸引了我。我走到了石桌前,不错,桌上有刻字。我开始看它写了些什么,微一浏览之下不禁皱起了眉头。原来是早期的隶书字体,还带着一些秦朝小篆的味道,这墓­茓­很有可能是建于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了。虽然也是十分的古老,但比我想象中的要现代多了。我原来预计的可是周朝或商代。如果没有十分有价值的文物的话,那一级文物就泡汤了。不像战国以前的东西,什么垃圾都是一级文物。当然,一个西汉的巨石室本身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并不担心不能在文物界出名,只不过相对的轰动­性­就低了些。

现代的标准教育下一般的人只懂简体字了,但对我这个考古学家来讲不要说是读和现代台湾与香港还在沿用着的繁体字已经十分接近的隶书,就是再早的钟鼎文甚或甲骨文都是不成问题的。我马上开始读起了桌面上的这些文字,但那只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疑惑。那行文之间味道不像是西汉期的,反而相对的比较现代化,几乎和唐宋期间的白话文差不多了。

“吾号苍松,学道百载,尚得大乘。今大劫将至,恐吾命休矣。现留紫微师统于此室,赠与有缘之人,以保本门有后。有幸阅此文者切记天意难违,而天劫非一人之力可克,万勿步先人之后尘。苍松绝笔。”

文意倒是很容易看懂。本来嘛,如果那个叫苍松的老头活了一百多岁,当然是快要死了,所以是“大劫将至”。至于那个什么“紫微师统”,大概是汉朝时期的什么学派了,而它的书籍可能就藏在这个石屋里。后面的就玄了一些,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就算我知道你死了,又怎么能不“步先人之后尘”呢?或许他说的是其它的什么“劫数”?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清楚,还是先看看右面的那些大石头再说吧。

我拿定了主意,戴上了塑胶手套后便走到了一方巨石前,先上下左右看了看,发现靠近中央有左右两个­鸡­蛋般大的圆孔,整块巨石中间好像还有一条裂缝,把它分成了两半儿。我伸出双手扣住了那两个圆孔,然后一拉,轻松地就把它打开了。果然不差,那些大石头其实都是一些石柜。第一个石柜被打开了后里面有从上至下共四层,内有各种文物约二十件。太­棒­了,这下子可发了!哈哈!我兴奋得忘了我已经被埋在了地下,能否离开还是个问题。我立刻把其它的四个石柜也都打开了,但我失望地发现,它们居然都是空的!无奈中我又回到了第一个石柜,开始仔细地研究起那些文物来。

第一个石柜中的文物共计十八件,其中有瓷瓶三个,木匣五个,刻字瓦片五块,黑­色­石球一双,短剑一把,玉手镯一支,玉制书卷一部。其中最出­色­的是那部玉制书卷了。半透明­乳­白­色­的玉片上刻着十分工整的早期隶书字体,整部书卷由纯金丝线串了起来,共计有二十四块玉片,也就是书简了。每片玉简约有三十公分长,四公分宽,一公分厚,只有卷在里面的一面刻着从上至下的两行小字。没有通常书卷所有的书轴,只是卷在一起而已。由于是金和玉制成的,这卷书看起来就和新的一样,不过很重,估计有接近四公斤的重量。拿在手中感觉十分沉重,还隐隐地似有一种光华流动于内的样子,可能是玉片本身具有很复杂的折光率和反光率的关系。这么一部玉书卷是无价之宝,应该在一级文物以上,是属于特级的国宝了。

接下来我就抽出了那把短剑。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暗灰­色­的剑身一点儿也没有被氧化的迹象,反而由于光滑的剑身,在我头盔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要不是那铸成剑身的金属本身比较灰暗,简直能当镜子用!这根本不是一般汉代的铁剑。事实上凡至今出土的古剑,无论是以青铜或铁为材料的,没有一把不生锈的。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把剑啊!看来出去以后要好好地让化验组分析一下。

那五块带有刻字的瓦片其实是些非常光滑的黑­色­瓷片,不过中间的部分较左右两边凸起呈圆弧形,顶端也较下边窄了一些,所以和现在用于屋顶的瓦片差不多。在石柜中瓦片都被放在了小木匣子上面的一层,而且每块瓦片都恰恰位于一只小木匣的正上方,好像五块瓦片和那五个木匣全都一一对应。那只白­色­的玉手镯子倒是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而那双黑­色­石球握在手中即使是隔着我戴着的塑胶手套还是有些凉凉的,显然导热能力比得上金属材料。

这时我发觉头盔灯不再那么亮了。看了一下我的手表,两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我一阵担忧,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来救我呢?如果地震把支撑着钻探井的钢架给破坏了一部分的话,那么我就要被困着好几天了。死倒是死不掉的,我经常为了工作和研究而费寝忘食,常常一两天都不进食。我已经习惯了一天只吃一顿饭,而我今天早晨刚刚大吃大喝了一顿,所以最多饿得半死,估记最起码挨个三天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要是三天不喝水倒是有点麻烦,因为虽然我也很耐得住口渴,但先前的一翻夏天地底深处的体力运动使我出了很多汗,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的水分。最糟糕的是,如果要在这二千多年的古墓里大小便的话,那岂不是大煞风景!

我刻意地制止了这些想法,开始看起了那三个瓷瓶。三个瓷瓶分别为白­色­,绿­色­和黑­色­,有一个巴掌的高度,口小腹大,瓶口都被蜡封起来了。我一一拿起了三个瓷瓶在手中轻轻地晃了晃,绿­色­和黑­色­的瓶内像是装有固体的东西,而白­色­的瓷瓶内则有水声。是二千多年的水吗?这个瓷瓶容得下足足两个易拉罐的体积,如果真的是水的话倒是有可能救我一命。但如果是什么不知名化学液体,药物,或酒的话,那就很危险了。这些早期搞玄学的家伙就喜欢和毒药打交道,他们用微量的砒霜来治病的案例古来有之,如果不明底细便乱喝的话有就算不死也对健康大有影响。而酒­精­只会使身体更脱水,就跟喝海水一样,是饮鸩止渴。

这时我发现每个瓷瓶上竟然各有一行浅浅的字迹,便开始仔细地阅读起来。突然间头盔灯终于熄灭了。我第一次沉浸在完全黑暗的恐惧中。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