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我睁来了从头盔灯熄灭了后便闭上了的双眼。有光!在这绝对的黑暗里,那怕是一丁点的光也会让我兴奋莫名。那是两个乒乓球般大的银色光球,正在四散着发出有如星星和月亮一般柔和的光线。我疑惑地伸出了双手,缓缓地将那光线的来源握在了掌心中。熟悉的凉凉的感觉传了过来,是那两个黑色的石球!想不到它们竟然会发光!
在我的凝视之下,不知是不是真的还是心理作用,那两个黑色的石球在我的手心里发出了越来越强的光线,而那凉凉的感觉丝毫没有因为停留在我手中的时间而消退。我心中一动,取下了双手戴着的塑胶手套,紧紧地将石球握在了手心里。登时,石球发出的光更亮了一些。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不管它是什么,关键是我现在又有光源了。我高兴地继续读起了瓷瓶上那浅浅的字迹。绿色的瓷瓶上写的是“万毒灵丹”。竟然是毒药!先前的担心似乎得到了证明。看来这个叫苍松的老头还真不是东西,搞这些害人的玩意儿。再看看黑色的瓷瓶,那上面的字最多,写的是“小固本培元丹,又名小还丹”。小还丹?是不是从少林寺偷来的?还固本培元呢,不被他毒死就很好了。古代道家术士常搞些能使人上瘾的药物来作丹药,给那些想成仙的人服下,然后一天不吃就不爽,从而达到控制他们来谋取利益的目的。想想现在市面上种类繁多的保健品,营养剂和口服液,我不由暗叹了一声。两千多年了,这方面的手段倒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现代的政府管理严格得多,吃了虽然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大的坏处。
我将最后的那个白色装着不明液体的瓷瓶放在了夜明珠旁,在柔和的银光照明下我读到了“石乳仙露”四个字。哈哈!钟乳石里出来的水不就是十分纯净的地下矿泉水吗?这下熬过一个星期都不成问题了,当然要十分节省地喝才行。
食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我的心情大佳。随手拿起一个木匣,研究起开启的方法来。经过了仔细的观察后我发现,这些木匣子是完全封闭的,难道说要打开它们就要把它们硬生生地劈开吗?也许只是一些装饰性的木匣子吧,不过这么简陋的装饰品倒也是少见。是真是假等回去以后拍一张x光照片就都知道了。那五片瓷瓦上刻着的文字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道家所谓的五行了。那时候还没有现代的化学,所以人们错误地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与西方中世纪炼金士的“空气”、“土石”、“水”、“火”相比稍有不同。相对而言西方炼金士能把看不见的空气作为一种元素,从观察力上来讲是比中国道家对自然界的认识要深一点了,但是道家的五行生克却是他们所没有的,从对生命的理解力上来说中国道家又占上风了。两种文化的不同由此可见一斑。
我将所有的瓷瓦和木匣子都放回了原处,又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卷玉书上。真是宝物啊!金玉良言大概就是说这个了吧!最外面的那片玉简的反面刻着几个稍大的字,应该是书名了。从右到左共有二十四片玉简,每片的正面都刻有四句文子,每句七个字。这样每片玉简上是有二十八字,全书共六百七十二字。在古文中那算是长篇巨作了,说不定是和《易经》或《道德经》一个级别的著作。只见那第一片玉简反面刻着的是“逍遥心经兰且”。《逍遥游》是庄子写的,也就是后来道家《南华经》的一部分。这部《逍遥心经》起码从名字上看起来也是道家一脉的。当然这是汉书,所以比起诸子百家来要晚上了几百年。至于那个“兰且”是谁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这个学派的始祖吧。十分奇怪的是西汉时期并不流行七言诗,倒不知为何这部书会写成这样。
第一片玉简正面写着的是“逍遥论道始练气气满绛宫不思食气满泥丸不思眠气满华池不思欲”。句间并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在当时来说也属正常。倒底讲些什么却是不清楚,好像是说修道练气了以后就不用吃饭和睡觉,连性欲也没有了。至于“泥丸”、“绛宫”和“华池”指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中医里的茓位吧。其实就是知道了也没有用,怎么个练气法呀?我也不信气功的。就算真的练成了,照着这片玉简的说法也成了一个衰人。这种功夫好像没有什么吸引力。
接下来的那些玉简记载着大串的茓位名字,文字也渐渐地深奥起来。我这个考古学博士对中医可没有什么研究,对茓位的了解也仅限于太阳、人中和下阴等几个普通人都知道的,至于经脉就更加一窍不通了,所以又看了一会儿后只得作罢。
既然玉书卷看不下去了,我便又拿出那把短剑来研究一番。我现在注意到的是这把剑连同剑柄,居然是用一样的材料一同铸成的,而且整把剑上也没有刻着任何字或符号。一般来说铸剑师是会把他的名号或独家标志刻在他的作品上的,有谁会打造这样的一把千古神兵而不思留名呢?这种二尺短剑并不是武士们佩带的,而通常是商人和权贵们使用的防身利器。那个剑鞘则十分地粗糙,只是两片削平了的竹片用一种枯藤绳线绑在一起而已。显然与短剑本身不出于同一人。那种枯藤绳线倒也是个宝贝,竟然过了两千多年还没有烂掉,可能是这个石室十分干燥的原故。
时间在我不停的对文物的研究中慢慢地过去了。不久我觉得累了,就地躺了下来,手中的光球渐渐地模糊不清,然后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我马上便意识到了我在哪儿。看了一下我的手表,只睡了六个小时,而我被困在这儿已经有近二十小时了。不禁暗叹了一下,看来地震破坏了一部分的支持钢架,就算在市领导的总动员全力抢救下也要过上两三天才能重新挖到这儿了。更糟糕的是如果他们认为已经没有幸存者的话,可能会拖上个十天半月的,那我就惨了。希望他们不会那么缺德吧!看来老顾和那几个挖掘工也是凶多吉少。
饥渴的感觉首次传来,我苦笑了一下。这样的情况在每天的上午九点都会十分准时地发生。平时我会将我当天饭盒内的便当一扫而空,可是现在却是山穷水尽。山穷水尽吗?我还有水呢!
想到这里我找到了那只白色的瓷瓶,小心翼翼地掀开了封闭瓶口的蜂蜡,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软木塞。看来苍松老道还蛮看重这瓶矿泉水的。一股淡淡的清香向我传来,看来这水质还不是一般的好,说不定苍松还加了一点花露之类的香料,在蜂蜡的封闭下竟然保存了两千多年没有变质。我拔出了软木塞,心中不免又感到意外,难道说这里的东西都不会坏吗?其它的东西还可以用石室的干净和干燥来解释,可这个软木塞是绝对应该烂掉的。管不着那么多了,软木塞拔掉了后更是芳香扑鼻。我深吸了一口气好好地闻了一闻,觉得没有什么异味,便浅尝了一口。
很普通的水的味道,凉凉地自然的顺着我的喉管而下。我生出了一种要把整瓶水都喝掉的冲动,但我只是喝了一小口就把软木塞放回去了。如果我不做任何剧烈运动的话这瓶水应该可以让我支撑十来天。也许是因为喝到了水的原故吧,我觉得我的精神突然间好了起来。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我又读起了玉书卷,默默地将全文记在心中。毕竟这是一部古代文学的著作,也不算是浪费精力。时间再次飞速地流逝。玉书卷在夜明珠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而夜明珠的光华也越来越强烈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