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仓颥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仓颥原姓侯冈,名颥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奸”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在遥远的上古原始社会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它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交流只是靠手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示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单音叹词,如“咦”“呀”“哇”“哈”等,继而发展成双音词,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相当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赚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我们称它为“堆石记事”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坏后来,燧人葊兹氏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继而又发明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从而取代了“堆石记事”[]
燧人氏晚期(约公元前一万年),燧人氏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
符号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个符号构成,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最初有人嫌结绳记事麻烦,便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
结用“○”来表示,小结用“△”来表示,重叠结用“米”来表示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代最初的文字
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远古时代有专门记录历史的职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这些职官都是在黄帝政权以前可见,中国的文明历史并非如司马迁所说的始于黄帝,司马迁是继承了孔子的“大一统”观念,人为地改造了中国历史
符号文字虽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于是民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深受大众欢迎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书上说:“仓帝史皇氏,名颥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图玉版》也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
关于“河图洛书”,古史记载很多,其中大部分为夏商周历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仓颉所见之洛书应该是燧人葊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其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构成“○”代表天,为阳;“●”代表地,为阴该书以简单的符号熔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涵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一位极聪明的人,他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吸纳从民间搜集来的部分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并以象形文字做为本族的正统文字∽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十分恼火,认为他违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征讨仓颉不服,亲率本族迎战,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仓颉继而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旋即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以甲辰年(前4637)为仓帝元年
仓颉三十岁称帝,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梁村西北),尊号仓帝
仓颉死后又传了四任帝:二任帝仓颉二世,在位执政虚记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三任帝仓颉三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四任帝仓颉四世,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五任帝仓颉五世,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炎帝神农氏榆罔十二年(癸巳,前4528),北方的轩辕氏入侵仓颉氏的统治区域,仓颉五世被击败,率族人投降了轩辕氏↓即去帝号,答应每年向轩辕氏进献粮食和财物
轩辕氏建立黄帝政权后,封仓颉氏的后人为典史官,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仓颉与陕西白水信仰民俗
在中华民族光灿夺目的历史画卷里,仓颉是一位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无论从神话学,民族学或民俗学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史称“龙颜四目”,“声有睿德”(见《论衡》,《吕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绩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个人类“秘密武器”的创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创举△为一位伟大的文化神,他的故乡陕西白水县人民至今崇呼为“仓圣”,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白水人民对仓颉的信仰,已经融入人们的日锄活之中
敬惜字纸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字纸是带有仓颉圣灵的神物一小片字纸,不管多么破烂无用,绝不乱扔,也不用来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来,装入干净的瓷瓮之中等积累多了,于晴天无风之日,洗净手脸,取出来携到荒郊野外,焚香叩头,点火化焚,用净物将灰包裹,埋于地下,或弃灰与河水中,名为“清水祭”,取意万古长流谁要不这么办,那就成了对仓圣不尊的造孽行为,人人都会指责∠重者,全族对其惩罚孩因不懂而有违此忌时,家长一面大加教训,同时又忙烧香叩头许愿求仓圣爷饶恕敬惜字纸对学生要求更严¨生于每早上学前必要洗净手脸,脏手不能摸书提笔∑及学校,每校都有化纸炉,化掉的纸灰必埋于净土之中直到现在,儿童上学时必须洗净手脸
入学拜圣在白水,孩子到了上学念书的年龄,父母给孩子洗净手脸,穿上新衣长袍,戴顶礼帽,持香纸贡物,到仓颉庙内给仓圣爷烧香,祈求仓圣爷保佑,让孩子读书长进,步步高升之后,大人带孩子到寝殿东廊的神碑(仓圣碑),抱孩子用手抚摸碑顶据说,这样日后便能心能手巧,读书时过目不忘,写的字龙飞凤舞读书人不论何时进庙,都要到碑上磨一磨手,谷雨庙会时尤其此碑于1971年运往西安碑林,光滑的顶端即是白水人手磨的结果
枕书辟邪≈能辟邪除铂这是过去白水人的普遍说法认为谁要中了邪魔,就让枕书睡觉,说是邪魔害怕字书,用以驱除,病就会好∑而广之,枕头上绣字,就成了一种风俗尤其是结婚用的枕头,字绣得如何,成了人们对新媳妇手艺品评的一个内容现在的年轻人虽不信枕书辟邪之说,却对枕头上的绣字仍很讲究
写字治病仓圣庙内有两棵古柏,从仓颉座像向外看,好象两个卫士,左叫“青龙柏”右叫“白虎柏”据说这青龙白虎,忠于职守,曾杀败过无数邪魔的来犯因此,附近的人们一旦身上起了“风疹”或者患了什么铂就在前心写上“青龙”,后心写上“白虎”,借此除邪治病此习流传陕西各地,至今仍广泛的濒
吃住不忘仓圣白水人早晚喜欢喝红豆稀饭,认为这种习惯来源于仓颉据说仓颉特别爱喝这种稀饭,他在深沟造字时,母亲早晚给他送这种饭有一次,他正在吃饭时猛然想起一个字的造法,想着想着,竟把吃饭忘了,饭洒了一地红豆落地后,变成了红色礓石名叫红豆礓♀就是白水洛河以北仓颉家乡和仓圣庙附近为什么会有红色礓石的来历,也是白水人对吃红豆稀饭的一种解释
白水洛河以北的人喜欢住窑洞窑洞冬暖夏凉,省料省钱但由于习惯,即使有了大房,也不愿赚只是放置杂物姑娘找对象,讲究谁家有砖窑面子的一院庄子窑洞的讲究,据说也是从仓圣爷当年传先来的有些后生晚辈在外跑了几年,回到家里想盖房子改变住宿条件,老辈人便坚持阻拦,说是仓圣爷留下的传统,谁也不能忘本去改变它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只八个人:仓颉重耳虞舜项羽吕光高洋鱼俱罗李煜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造字圣人;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