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灭之论,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说法常赞释迦功德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般涅盘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
〃5)弟子:儴佉王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6)涅盘: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入涅盘后,遗法留存一万四千岁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在《华严经·修慈分》里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侈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所作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还表现在弥勒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杀想,不啖众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有兔王,呣子二兽,为护法久赚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王呣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
偈
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耻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呣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
解说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弥勒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的广大慈心观,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宁破骨髓出头脑,绝不啖肉食众生’的坚定立场是绝不动摇的他还制‘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食肉♀里清楚昭示人们弥勒是一位素食主义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从印度佛教史上考察,释迦牟尼在世时,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可见在素食的问题上,弥勒比释迦是略胜一筹
弥勒名无能胜,是因其修唯识观而著称于世他修此观,非始于现在,而是源远流长如《楞严经》说:“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出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得世尊授记,次补佛处”弥勒的唯识观,不仅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实有,更彻底地把尽虚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没有了,显现诸法的“我心”,又将安立何处!这种不存一法的精神,唯佛与佛乃能证知,非凡夫二乘权位菩萨,所能胜过,故名曰无能胜
弥勒菩萨全名弥勒阿逸多菩萨,在菩萨的名字已经体现,教导我们如何修学,充分流露弥勒菩萨的大慈大悲,以达到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弥勒,慈氏也慈能济喜菩萨教授我们要在财物和精神上施与众生,令大家快乐欢喜富贵我们就会得到慈的力量和荣华富贵安乐的果报
二:阿,无量,广大也菩萨教授我们要有广大心量,有包容的心,宽恕大家过失,有容忍力量我们就会得到相貌圆满的果报
三:阿逸多,无能胜菩萨教授我们学习最殊胜的智慧,用智慧去办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从心地远离贪嗔痴等烦恼,学习如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事要有头有尾,才会圆满无能胜要帮助苦难的人,度生死苦海,到涅盘彼岸从苦难此岸带到快乐彼岸要有观机说法的最胜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乐我们就会得到最胜尊贵喜悦的果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