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重生洪荒巫二代 > 第二十章药师王佛

第二十章药师王佛

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

藏语音:“桑给眉拉”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铂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挂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续命zxSm

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在农历九月三十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人称谓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药师本用以比喻能治众生贪瞋痴的医师在中国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灾延寿

药师琉璃光佛也叫“饮光如来”,据佛教传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佛后,他始终实践着大愿,一般人都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的思想跟佛门的主张颇为径庭,佛门主张活着守苦行,死了享极乐,他却要让人健康长寿,且活得快乐东方琉璃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据佛经说,离这里向东,过十亿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国,有一个世界就是琉璃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的清净光明,没有杂秽的土地,和西方极乐世界景观没有什么两样

药师如来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所发之十二大愿(又称十二上愿)药师琉璃光如来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维身善安赚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鼙迟停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敉肯愎睦种诩浚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此七佛住于东方去此四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世界,尝于因位各各发愿拔济众生之苦恼∠述七佛名,出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然而在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中,唯说东方药师一佛,未出七佛名对此,古来多有议论,或就经题所称“药师琉璃光七佛”,谓前六佛乃药师之分身,且就《药师本愿功德经》所云:“造彼如来形像七躯”认为此即谓将药师本身造为七体或谓七佛为别尊,经题所称的“药师七佛”,乃言总意别云云

另外,也有把开示此七佛法门之本师释迦如来加入而尊为“药师八佛”的叫法

日光菩萨汉译有日光日光遍照日曜等名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该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日光菩萨与药师佛的关系甚深在久远的过去世,电光如来行化世间时,有一位梵士,养育二子,因苦于世间之浊乱,乃发菩提心,誓愿拯救病苦众生当时的电光如来甚为赞叹,劝梵士改名为医王,二子改名为日照,月照♀位蒙受电光如来咐嘱的梵士,成佛之后就是药师如来〗个儿子也就是两大胁侍当时的日照,就是后来的日光菩萨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暗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日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关系持诵大悲咒者,日光菩萨当会与无量神人来为作证,并增益其效验凡是持诵大悲咒者,如能再持日光菩萨陀罗尼(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零页),则能灭一切罪,也能辟除魔障及天灾,得不可思议果报

月光菩萨汉译有月光月净月光遍照等名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在药师佛的无量菩萨眷属里,他与日光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萨〗人都位居补处,秉持着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关于月光菩萨的本生事迹,也与日光菩萨相同,都与药师佛有密切的关系在久远的过去世,当电光如来住世时,有一梵士养育两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士发心利乐有情拯救浊世众生,其二子也随喜而发愿供养◇士成佛之后,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萨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隆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行者在持捅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零页),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主尊为药师如来,及左胁士日光菩萨与右胁士月光菩萨之合称其药师三尊

五浊恶世药师如来的名号大家都曾听闻,但却较少人知道药师七佛法门的由来在印度有八个圣地,为二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弘扬正法的主要地点,其中之一为广严城,城中有一棵巨大的树,叫做“乐音树”♀树所覆盖的范围很广大,坐于树荫下就似坐在密林之中当年有众多的比丘菩萨及居士等在树下聚集听闻佛陀开示有一次,曼殊室利法王子(即文殊师利大士恭敬地向佛发问,祈请释迦牟尼佛为了后世的众生而讲述其他佛陀的名号与本愿曼殊室利法王子知道在正法期过后,五浊恶世中的众生福薄根钝,故在此时受了佛陀之加持而应机发问,而本师则随求开示了对五浊中的苦难众生最具利益之药师七佛法门

药师如来

要了解药师法门之殊胜,我们有必要明白“五浊恶世”的概念“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与“命浊”共五种末法时代的现象“劫浊”指末法中天灾人祸频生,仿佛大自然之定律变得大乱似的;“见浊”指在末法中,与正法相违矛盾之邪见充斥世间;“烦恼浊”是指末法中之众生贪嗔痴极重而增长;“众生浊”是指末法中之众生不信因果善恶不忠不孝等普遍现象;“命浊”是说末法期中众生横死短命夭寿之现象多见,这是因为众生之不善共业所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及五浊恶世,以上五种现象举目皆是

药师七佛曾经发大弘誓要利益五浊恶世中之苦难众生七位如来共发四十四本誓由于佛陀不会作妄言,故应着他们的誓愿,在末法时代中的我们最宜依止药师七佛了

药师七佛分别为: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宝月庄严光音自在如来法氦慧游戏神通如来及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各有其庄严佛土,以药师佛为首共称“药师光王七佛”,但亦有把开示此七佛法门之本师释迦如来加入而尊为“药师八佛”的叫法

七佛之弘深本愿不可尽言,他们对救度五浊恶世中之末法众生是最有能力与因缘的☆重要的是,佛陀释迦牟尼是特别为了我们这个世代的众生而开示药师七佛法门的♀个药师法门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尊崇的一个法门常常有人以为藏传佛教就是“密宗”依分类来说,西藏盛行的药师法门实际上属藏传佛教的显宗法门中之一个,足证藏传佛教绝非就等于“密宗”!很多人知道殊胜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却对这个同样殊胜的药师如来东方琉璃净土不太了解

当前,修弥陀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信众很多而同是净土的药师法门修者极少,有的佛教信众甚至从未听过“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真是佛教之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晚年讲《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反复阐明像法末法时期的诸多问题更让人痛心的是个别修弥陀法门的人就有抵触药师法门的现象,既不知药师本愿,也不知广博多闻,更不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需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当代高僧弘一法师印光法师慈悲为怀,为药师经版留下的文字,足以看出两位大德对药师经的推崇

一弘一法师当年答佛学书局的一封信:承前惠书,谓今药师如来圣诞,才疑别刊行专号撰文以为提倡,近多忙碌未暇撰文,谨拙见如下,以备参考焉,余自信佛法以来,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但亦当讲《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此经时所最注意者三事: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号已还得清净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故亦劝诸缁素应读诵药师功德经,并执持药师名号,而于求生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文,未极详释,谓为别被一机也今者佛学书局诸贤,欲弘扬药师圣典,提倡求生东方胜愿,大心甚可钦佩,但依拙见,唯可普劝众生诵经,持名,至于求生何处,宜任其自然亦可发心诵药师经并持名号,而与本愿无违因经中谓求生极乐者,命终有八大菩萨示路,又东晋译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见弥勒者,亦当礼敬药师琉璃光佛,如是弘一则范围甚广可以群机并育矣,略陈拙见,敬乞有以教之,幸甚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也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渡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见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为世间尊,众生则唯以自私自利为事,虽父母兄弟之亲,尚不能无彼此之相,况旁人世人乎哉!故其所感业报,或生贫穷下贱或堕三途恶道,即令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乐处,但以无大悲心,不能直契菩提以致福报一粳仍复堕落,可不哀哉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