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杨柳村,1975年的农事和情事 > 第一章(2)、北上参观闹了好多笑话

第一章(2)、北上参观闹了好多笑话

生产队长有顺五短身材,方脸,一头铁丝头发,出任杨柳村生产队的队长倒有些年头了,从兴办互助组开始­干­到现在了,深得社员同志们的信赖。大家都爱在他的名字前加个“哥”字。生产队长,在共和国的­干­部编制里,并没有这个级别,不发工资,到后来退休了,也没有一分钱的退休工资。为这事,后来进入老年后的有顺队长经常骂国家没良心。“想当年,老子为共和国打了多少粮食!现在老了,你们却把我忘了,不管我的死活了!多少应该给点退休金吧?总不能叫我­干­到老死吧!”生产队长虽然没待遇,却管着一个生产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特别要落实农业和副业(畜牧业和蚕桑)的收成大事。虽然是集体经济,但是如果没有农业和副业的丰收,年底就什么也分配不出来,农民没有收成就更加贫穷了,所以,在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中,杨柳村生产队在队长有顺的带领下,在向阳大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并没有忘记生产还是头等大事。三年自然灾害那些年可是饿怕了,全国的解放军和城里人可都要张开嘴巴吃饭的。解放军要是没吃饱,怎么有力气打仗?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也常常会受到苏修叛徒集团的侵略,1969年苏修边防军就公然入侵我们的神圣领土珍宝岛。1974年越南西贡当局妄图侵占我西沙群岛。杨柳村生产队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毛主席的话总是富有哲理和逻辑­性­,豆腐里挑不出骨头,谁敢在毛主席的话里挑骨头,就把他打倒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

为了给伟大的共和国多打粮食,杨柳村生产队可谓动足了脑筋,原来种二季现在变成了种三季了。越冬前就播好了小麦大麦和油菜。水稻种了二季,叫早稻、晚稻。江南平原地区水田的水分太足,不适合种植大麦小麦,所以多年来并不种植大麦小麦,南方人也不爱吃面食,现如今为了提高亩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种起大麦小麦了。有一阵子还种植了棉花和麻,江南地方,没种过棉花之类的东西,到了收获季节,小孩子就觉得白花花的棉花好玩,就去摘着玩,弄得水渠里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棉花。

有顺队长为了了解小麦大麦的脾­性­,专门到北方山东去参观取经,为什么山东的小麦长得那么好?为什么山东人长得那么壮?有顺队长带着问题去参观,有的放矢,出发前就关照社员同志们,到山东去参观并不是去登泰山、看趵突泉、拜孔子庙的。参观之余也没去,就直接回江南了。山东人的地方口音太重,舌头会拐弯,杨柳村属江南,社员讲南方话,又没有出过远门,两地语言差距太大了,山东大汉传授的经验,杨柳村人只听得懂一半。杨柳村人讲的话呢,山东人更听得云里雾里,一句也没听懂,一开始就闹了好多误会。杨柳村人问:“小妈(小麦)哪能养护?”山东人说:“小妈好养,吃好穿好就行,叫小妈要摆整位置,不要抢班夺权。”杨柳村又问道:“大妈(大麦)哪能养护?”山东人说:“不让大妈知道养了小妈就行,确保大的地位不受侵犯。”杨柳村社员觉得奇怪呀,养护小麦还不能让大麦知道?难道小麦大麦跟人似的懂事?大小麦这么难养啊!杨柳村的社员一听不对路,面面相觑,再问:“迷货(棉花)哪能养法?”山东人说:“知道是迷货就不养了呗。你们南方人富裕了不是?怎么老是要养小的呢?”杨柳村人又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经过反复磨合,山东人总算知道­操­着叽叽咕咕话语的杨柳村人来到遥远的山东是来取麦子种植经的,革命老区的山东农民思想觉悟也很高,知道多打粮食都是交给社会主义的祖国的,所以一点也不保密,能够传授的经验都传授了。一次农业技术的交流让大家都感慨万分,同是中华民族的子孙竟语言不通!可见祖国之泱泱,也可见人口之众多,人口多就得多打粮。杨柳村人虽然山东话没全听懂,但参观了毕竟比没参观好,经验还是带了点来。知道种植小麦大麦并不难,麦子喜欢旱地,那么怎样才能把水田的水分去掉呢?有顺队长想了好多办法,首先在田方里开掘一条暗沟,暗沟上面铺上泥土,既可以滤水,又没有减少种植面积,可谓一举两得。掘暗沟的泥土挑到桑地里,还增加了桑地的肥沃­性­。光掘暗沟还不行,还得在田里再掘出深深的滤水沟,就可以大大减少麦田表面的水分了。再说,冬季的降雨量也不大。在麦子还没种植前,再给田垄施上羊肥和上海垃圾,麦田就肥沃多了,到第二年春季,麦子就飞长。

杨柳村的男人从山东回来后,在女人面前却从不提及山东大汉的魁梧,杨柳村的男人在山东大汉面前一比,显然渺小许多。

杨柳村生产队种植麦子可谓­精­耕细作。对麦垄的表层泥土更是要求严格。麦垄开沟之后,水分就减少了,这时候就要对表面捣土。杨柳村的领导对麦垄表面泥土的要求是,底层要像­鸡­蛋,表层要像橄榄,就是要把表层的泥土捣得碎碎的,谁要是没那样做,生产队领导要抽样检查,有顺队长会像套马一样,把挑稻子的麻绳索打个结,甩出去,定了位,严格抽查,不合格就返工,扣工分。天哪!那么多的麦田哪,对每垄还有这么高的要求!

越冬前的麦子并不希望它长得过长,长长了难于抗击冰雪的灾害。甚至可以采用踩踏,敲打的办法,不让麦子在冬季长大,放心吧,越过了冬季,它还会长得粗壮的。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