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杨柳村,1975年的农事和情事 > 第二十一章、热火朝天的双抢

第二十一章、热火朝天的双抢

县里的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就在向阳大队里召开,那时候,向阳大队已经是县里学大寨的先进了。召开现场会是最大的光荣。为了扩大影响,杨柳村生产队的田头地角都用石灰水刷上了学大寨标语,沿机行路上到处Сhā着红、黄、蓝等各­色­旗子,村里的墙上到处贴上了红、黄、蓝各­色­的纸质标语,气氛是极其的热烈。

杨柳村的贫下中农没见到过县长那样大的官,这次能见到县长的光辉形象,简直就是一生最大的骄傲。可怜中国的农民啊,解放都20多年了,*的进程还是很慢。本来县长应该是社员投票选出来的,县长应该拍选民的马屁,拉选民的票,但*的路程还很遥远,县长不是选举人选出来的,所以,他对选举人的服务就不到位,农民见都见不到他。

那天,杨柳村的社员还在田里抢时间割稻,Сhā秧,县长带领的长长的队伍鱼贯走过杨柳村的机行路。在社员刚Сhā过秧的水田边,县长蹲了下来,仔细观察着刚Сhā过的秧苗,县长和大队书记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内容估计是关于水稻Сhā秧技术的,大队书记不停地给县长作着解释,县长边听书记的解释,一边频频点头,看样子县长对杨柳村的Сhā秧技术是很满意的。在附近的杨柳村社员的脖子都伸得好长好长了。队长事先关照过了,县里来向阳大队召开现场会,会有代表到田头参观,大家要像没事一样,继续做着自己的农活,不要交头接耳,不要傻看。参观队过去后,社员同志们还是议论了,长长的队伍里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是县长,社员同志们还是没弄清。有人说是第一个,有人说是第二个。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是大块头,长相实在也差不多。

杨柳村生产队的有顺队长对Сhā秧的要求很严,要求所有的秧苗横也一条线,竖也要一条线,好让秧苗都透气,享受充足的氧份。怎么样才能做到横也对齐,竖也对齐呢?杨柳村想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在两边田埂上有两个小孩拽着一根秧绳,绳上打了花结。两个花结间的距离,就是两株秧苗的距离,这样大伙儿一块按照秧绳上的花结Сhā秧,不就横竖都齐了吗?。

女知青白鹭下午记工分的时候来到了刚Сhā好秧的水田,她看到整整齐齐的秧苗的时候,惊呆了,她像发现了广西龙脊梯田一样发出了由衷的惊叹:“世界上只有杨柳村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才能Сhā出如此整齐的秧苗来。”整个的水田区域,就像一幅画。

最累的是挑稻。

队长有顺知道中午气温最热,室外温度要超过50度。男劳力还是起个早吧,这两天必须把田里的稻子集中挑回来,晚上还要及时脱粒。

天上没一丝云,地上没一丝风,路面都被太阳晒得滚烫滚烫的了,但是,毛主席教导出来的杨柳村农民觉悟就是高,在队长有顺的带领下,挑稻大会战开始了。

长长的“机行路”农民就像行军的战士,长长的队伍,在没有军号的行列中,挑着150多斤的重担,踏着坚实的步伐,朝着村里大踏步迈进。也有体壮的­妇­女加入了挑稻的行列,不过,肩上的稻子比男劳力要稍轻一点,100斤左右。

年龄稍大点的男劳力体力就不如年轻人了,挑是挑着,耐力还是有的,只是嘴上就哼呦哼呦地喘了。个子矮的男劳力最吃亏,稻子的体积太大了,担子的两头像两座小山头,人长得不高,稻子就容易拖地,就更累了。

汗水洇透了卡其布外套,(如果光膀子是要晒脱皮肤的),脚在布鞋里都打滑了。机行路边上放着茶水桶,茶叶跟树叶一般大,茶叶叶片大,汁水浓。茶水里还放了些盐。队长有顺知道,一天的汗流下来,如果不加盐分,人就要虚脱。

挑稻的长长的队伍还在烈日下烘烤着,前进着。人跟天拼了,跟时间拼了,跟自己的体力拼了。没有埋厌的,没有退缩的,没有人逼着你要挑多少分量的稻子,但谁都会按照自己体力极限去挑的,杨柳村生产队贫下中农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快点把稻子收到村里去,早点脱粒,晒­干­,归仓,早点交给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人毕竟不是铁打的,都是农民或知青,但体质有区别。赵家伟一出工就走在了挑稻的队伍里,按他的愿望也想­干­最累的活,他每次­干­活都不偷懒。但赵家伟毕竟是城里人,赵家伟挑的稻子重量还没根旺的重呢,如果叫他挑根旺的稻子,他站都站不起来,不用说还要挑到杨柳村的晒谷场呢。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