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他心里,最不想做的,其实就是官。至于他后来为什么又做了官,完全只是因为他有一个怎么改都改不掉的毛病,就是爱多管闲事。而只要做了官,那管再多的闲事也都是正事,不仅方便,还名正言顺。
在他所管的众多闲事中,有两件不得不提。
第一件是在一年前,他从感业寺里救下一个身陷奇案的女子,这个女子的男人正是当今皇上。第二件是在半年前,被称为天下第一大盗的千手观音偷了濮王的无字玉简,是他亲手将其抓获,并归还无字玉简,也正因如此,他和濮王成为了朋友。
就是这两件事,让他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声名鹊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百酒宴,狄仁杰正是一个好酒之徒,自然不会错过。他早在千里之外就算好了时间,一路游山玩水来到长安,可是刚走进城门,就发现多了很多士兵看守,并且对进出城的人和货物的检查也严密了许多。
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这长安城内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但此刻再大的事对他来说,都没有喝酒的事大。百酒宴是在醉仙楼举行,连摆三天,结束后,他又昏睡了两天,醒来时睁开眼看到床边坐着一个其貌不扬的胖子,但就是这个胖子,让他彻底醒了酒。
这个胖子正是濮王,名为李泰,是当今皇上李治的亲哥哥,也是先皇李世民最宠爱的一个皇子。在太子李承乾叛乱后的储位之争时,为避免兄弟相残,李世民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流放在外。被流放的李泰是不可以擅自进京的,但李治心中的兄弟情谊甚是浓重,所以每年中秋,都会特意邀请他进京一次,以便二人相聚团圆。
狄老弟,这一觉睡得可好?李泰开口问道。
好,非常好,但酒喝得更好。狄仁杰走下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完后又说,李兄,这一次进京,感觉如何?
还能如何?李泰略显苦涩,四个字,战战兢兢。
这或许就是生于帝王之家的悲哀吧。狄仁杰跟着叹息一声。
是啊,如今的朝堂,都由长孙无忌一个人把持着,他对我有所顾忌我能理解,但就是苦了皇上。
长孙大人可是你和皇上的亲舅舅,有他辅佐,或许是件好事。
李泰轻轻摇了摇头,一脸苦笑:狄老弟啊,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亲情是最温暖的东西;但对于帝王之家来说,亲情却是最残忍的东西。古往今来,这种事情还少吗?谁都无法预料,这里面到底有没有暗藏什么杀机。
狄仁杰一听,有意停顿了一下,语气一转,我想当今皇上一定很辛苦吧,他继位这几年,晋、齐、定等十几州一直都天灾不断,也真是够难为他的了。
李泰微微点了点头,道:皇上生性宽厚仁慈,一心想做一番事业,来继承父皇的贞观遗风,可是孤掌难鸣,他身边需要有得力的人才相助啊。
狄仁杰抬起头,道:李兄,你又想劝我进京做官?
李泰略显激动,道:现在官场污浊,我是想让你注入一股清流。
狄仁杰嘴角一扬,道:你就不担心我同流合污?
李泰郑重道:我只担心你耿直的性格会招来杀身之祸。
那你还让我去?
这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唐,为万千百姓。
李兄啊李兄,你给我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看来这次我是非去不可了?
我知道你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帽子,但是这次,你的确是非去不可。
为什么?狄仁杰疑惑。
因为是皇上钦点。李泰回答。
你举荐的?
李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道:若是我举荐,难免会遭人非议。你还记得一年前,你在感业寺里救的那个女子吗?
狄仁杰回想了一下,道:武媚娘?
不错,她现在贵为昭仪,深得皇上宠爱。
是她举荐的我?
正是。
这又是为什么?报相救之恩吗?那大可不必。狄仁杰顿感无趣。
你多虑了,她之所以举荐你,是因为有桩奇案,只有你才能侦破。李泰解释道。
哦?什么奇案?狄仁杰来了兴趣。
国、库、被、盗。李泰一字一顿道。
当天晚上,狄仁杰就进了皇宫,但他并没有走正门,也没有让人通报,而是自己一个人偷偷潜入的。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皇宫的守卫,或者确切点说,是为了检查西库的守卫。因为他在来这之前,从李泰口中得知,皇宫里有东西两个国库,而被盗的正是西库。
皇宫的守卫,大多都是交叉巡逻,虽然密集,但只要掌握好时间差和各自运行的路线,还是能很轻易就躲避过去的。可是西库的守卫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因为除了交叉巡逻,还有原地站岗,每四个时辰轮换一次,就在西库的大门外。
狄仁杰躲在远处,观察了很长时间,仍找不出破绽。于是便故意制造出一些声响,想引开那些守卫的注意,可是被引开的只有巡逻的守卫,站岗的守卫还是纹丝不动。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坚守西库大门,其他的一切,都交给巡逻的守卫来处理。
西库被盗的,是一百万两白银。狄仁杰无法想象,这么大一笔银子,要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避过这些守卫的眼睛。
这种事情的难度,简直和登天无异。
但就算如此,孙子兵法中也有瞒天过海一计。
所以,天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狄仁杰整理了一下思路,准备去见皇上。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跳出来一个黑衣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直接向他动手。黑衣人出手很快,武功极高,狄仁杰一时被打得措手不及,连续闪躲之后,终于抓到一个空隙抽出腰间的软剑。
软剑运行的轨迹十分刁钻,几招过后,就把黑衣人逼退。
狄仁杰举剑问道:你是什么人?
黑衣人没有说话,望着他手中的软剑,突然神色一变,转身逃走。狄仁杰立即施展轻功去追,可是那个黑衣人对皇宫的地形十分熟悉,只拐了几个弯,就把他甩掉了。
狄仁杰无奈,只好作罢。
自从一年前,他救了武媚娘之后,李治就很少回自己的寝宫了。狄仁杰在昭仪宫见到皇上的时候,发现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很多奏折,他心想皇上应该不会把奏折带到这里来批阅才对,可是既然带到了这里,那似乎就能说明一件事。
难道是武媚娘在帮皇上批阅奏折!
想到这些,他心中顿时升腾出一阵凉意。
狄仁杰,你知道国库里被盗的那一百万两是什么银子吗?李治一脸憔悴,可想而知他这些日子定是寝食难安。
是赈灾银。狄仁杰回答。
李治望着他,没有说话,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
也是万千受灾百姓的性命,而百姓乃是国之根本。狄仁杰继续回答。
事到如今,你也不用有所顾忌,说下去。李治道。
狄仁杰犹豫着,但最终还是开了口:其实自从皇上登基以来,一直都没有真正掌管皇权,又遭连年天灾不断,我想国库早就已经是入不敷出。如果此时拿不出银子赈灾,那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心怀不轨之人就会趁机利用受灾百姓来引发流言,再借助朝野的势力攻击皇上,让皇位不稳,甚至取而代之。
李治疲惫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惊恐,随后又变得欣慰,道:记得一年前,也是这样简单的三言两语,朕就相信了你。你也的确没有让朕失望,最终救了媚娘。希望这次,你也不要让朕失望。李治从腰间拿出一个令牌,递给狄仁杰,接着说道,这是朕的天机令,朕命你为了大唐国本,务必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狄仁杰双手接过天机令,道:狄仁杰,领命。
武媚娘送狄仁杰出来,狄仁杰虽然对她印象深刻,但这次相见,却仍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高贵妇人就是自己曾经在感业寺救下的那个苦命女子。无论是神态还是气质,都和之前判若两人。这才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她有着很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而另一种则是她有着很强的忍耐和隐藏能力。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个武媚娘,都要让他重新认识,另眼相看了。
狄仁杰问道:娘娘,我有一事不明,你为什么会举荐我来查案?
武媚娘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用木头雕刻的千手观音像。狄仁杰看到这个千手观音像后,神色大变,只听武媚娘开口说道:这是在被盗的国库里发现的唯一线索,据大理寺调查,这个千手观音像代表着天下第一大盗千手观音,传说只要是他想盗的东西,无论在哪儿,无论是什么,无论怎么防范,他都能盗得到。每次行盗之后,他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千手观音像。皇上曾经动用天机阁调查过这个千手观音,可是一无所获,就连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查不到。但是昨天,濮王跟我说,你曾经抓到过千手观音。
狄仁杰这次是彻底明白了,说到底,还是李泰举荐了他。
武媚娘见狄仁杰不说话,便又接着说道:不过有一点我和濮王都很好奇,就是你既然抓到了千手观音,为什么又放了他?
狄仁杰眉头一皱,道:这是我的一个秘密。
武媚娘也不追问,道:我尊重你的秘密,但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不要相信任何人。
狄仁杰诡异一笑,道:包括你吗?
武媚娘一脸郑重,道:如果有必要,包括。
白天的长安城恢宏大气,沉稳而庄重,有着君临天下的王者气势。但一到了夜晚,却又变得妩媚妖娆,诱惑而刺激,就像一座欲望澎湃的名利场。狄仁杰从皇宫出来,心里翻滚着一种莫名的亢奋。或许是因为连续三天的醉酒和两天的昏睡,也或许是因为又有天大的闲事可以管了,总之他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他先到太白居买了一壶女儿红,又到野渔港让老板亲自下厨做了一道清蒸桂鱼,然后拿着酒和菜来到街边拐角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摊,让摊主王婆婆煮了一碗长命面。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原因是太白居的女儿红甜、酸、苦、辛、鲜、涩六味最为丰满,野渔港老板做的清蒸桂鱼最为鲜嫩,王婆婆煮的长命面最为正宗。
当然,还有一个次要原因。
那就是他发觉有人在跟踪他,经过这样一番试探,终于可以证实了。
他不动声色,慢悠悠地回到醉仙楼,却发现李泰已经不辞而别。狄仁杰摇头苦笑,叹息一声,知道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他身份敏感,无论什么事,只要有他参与,都会变得非常复杂,所以,为了不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毫无瓜葛地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狄仁杰,你这个臭酒鬼,我知道你在这,快给我滚出来,不然我就放火了。外面传来一个女人彪悍的叫声。
狄仁杰一听,心中暗暗叫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逃。但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满是担心的神色,连忙跑了出去。只见一个娇小甜美的女孩正站在楼下,手里拿着火把,火光把她的脸蛋映得通红,显得格外漂亮和动人。
这样的一个女孩,让人根本无法想象,刚才的那句话是她说的。
阿奴,你怎么来了?狄仁杰飞身下楼,落到她身边。
嘿嘿,当然是来找你呀。那个叫阿奴的女孩满脸惊喜,心虚地笑着。
但这里是长安,你不应该来的。狄仁杰有些责怪的语气。
我人来都来了,还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阿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这么说,就算我让你走,你也不会走了?
不,如果你真的让我走,我肯定会走的,只要你放心就行。
你可以说,狄仁杰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会有无数的办法,但面对她,简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算了,你来这儿我父亲知道吗?
我留了一封信,只是说来找你,并没有说来长安。阿奴一脸调皮。
我谅你也不敢。走,先跟我上楼去。
阿奴吐了吐舌头,乖乖地跟在狄仁杰后面,狄哥哥,其实我并不知道你在这儿。
你那点小聪明,我早就看透了。狄仁杰轻轻敲了一下她的头。
我才不信,不然你为什么现身出来?
明知故问。
嘿嘿,我就知道,还是狄哥哥最关心我。阿奴边说边搂着他的胳膊。
狄仁杰的父亲狄知逊,曾经有一个至交好友,叫康柏,在长安做官。阿奴正是他的女儿,刚出生就与狄仁杰订了娃娃亲。可是在十年前太子李承乾的叛乱中,康柏一家三十三口都被牵连,无一幸免,包括刚满八岁的阿奴。
狄知逊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他也明白康柏为什么没有通知他,就是不想让他再受无辜牵连,因为那个时候的牵连毫无道理,有很多都是长孙无忌借着叛乱之名铲除异己。为此,狄知逊痛心不已,独自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
可是,就在事发的两个月后,突然有一老一小来到狄府,他们衣着破烂,全身脏兮兮的,就像是乞丐一般。但狄知逊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老的正是康府的管家,小的就是阿奴。原来管家用自己的孙女替换了阿奴,一路乔装乞讨,终于为康家保留了一丝血脉。
临行前,康柏对他们只说了一句话:不准再入长安,更不准报仇。
狄家的人对阿奴非常爱护,尤其是狄知逊,更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准儿媳。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很快就忘记了悲伤,健康地成长着。但狄仁杰心里很清楚,她其实和狄知逊一样,康柏的死,对他们来说,始终都是一块心病,一个心结,不能触碰,也不能消除。
所以,狄仁杰对她此次来长安,充满了担心。
你就住这间房。狄仁杰把她带进房间。
那你呢?阿奴问。
我当然也住这里。狄仁杰脸上满是不怀好意的笑容。
你你干什么?阿奴下意识地后退。
你说干什么?你可是我的未婚妻,反正我们早晚都要入洞房的,不如就今天吧。狄仁杰的语气充满了挑逗,但神情却非常严肃,他一只手放在嘴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而另一只手却指向房顶。
阿奴看着他,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会意地娇羞道:狄哥哥,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我们毕竟还没有正式拜堂成亲
那有什么,今天我们先入了洞房,明天就回去拜堂成亲。
这话当真?
当然当真,再没有比这更当真的事情了。
狄哥哥,那能否先忍耐一晚,等明天我们拜堂成亲之后
阿奴妹妹,我现在已经是欲火焚身,实在是一刻也忍耐也不了。
房顶上隐藏着一个黑衣人,此时正静静地听着房间里的对话。他万万没有想到,智计无双的狄仁杰竟然也会有如此不堪的一面,看来无论是英雄还是狗熊,只要是个男人,面对美色的诱惑,都是一个德性。
紧接着,他又听到里面传出女人委婉的拒绝声,还有男人无底线的哀求声,两个声音有来有往,一直都没有确定的结果。没过多久,男人改变了战略,开始变得强硬起来,随后又听到桌椅床铺的碰撞声,还有衣服被撕碎的声音
阁下,怎么看你都是一个高手,真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变态龌龊的嗜好。
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却如晴天霹雳般在他身后响起,他本能地瞬间跳出数丈,然后才回过头,看到了一身白衣、满面潇洒的狄仁杰。他顿时明白,原来刚才的一切都是故意演给他的,目的就是让自己掉以轻心。
果然是你。狄仁杰认出了他。
狄哥哥,你认识他?阿奴也跟了过来。
算是吧,之前在西库与他交过手。狄仁杰点点头,又对黑衣人道,你从皇宫就开始跟踪我,这一路上,我故意卖了三个破绽给你,也就是说,你至少有三次对我出手的机会,可是你却始终没有出手,看来,你并不是想要我的命,而是要监视我。
黑衣人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也不说。
不过相比起你的目的,我更感兴趣的是你的身份,到底是谁派你来的?狄仁杰问。
黑衣人不再停留,转身就跑,狄仁杰和阿奴在后面紧追不舍。可那个黑衣人的轻功极好,连续追了几条街后,就到了繁华的夜市,狄仁杰望着满街吆喝的商贩和来往的行人,不禁有些丧气。因为一个人要想躲藏起来,最好的地方就是人群里。
但他并没有放弃,和阿奴跳到街两旁的房顶,准备继续追。就在这时,突然横空飞来两个人,将他们拦住,不由分说就打了起来。与此同时,又听到底下有人喊道:有刺客,保护大人!只见底下的人群一片慌乱,四处逃散,但其中有十几个人却很整齐地面向外组成一个圆形,把一个人围在里面,看那样子,好像是在保护什么重要的人物。
狄仁杰担心阿奴受伤,直接抽出腰中软剑,只用三招,就将两个人逼退。
青蛇剑!你是七步剑君?一个人惊道。
如果是我师父,你们现在早就死了。狄仁杰道。
那你是
在下狄仁杰。
抓住过千手观音的狄仁杰?
正是。
这时,底下有一个沉稳的声音问道:是怎么回事?
回禀大人,是误会。两个人同时飞身下去。
围成一圈的那些人随即散开,然后从中走出一位锦衣老者,看样子有六十多岁,满面严肃,不怒而威,正是当朝第一权臣长孙无忌。狄仁杰看到后皱起眉头,因为他知道,阿奴此次来长安,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报仇。
他本想带着阿奴直接离开,但又一想,躲避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弄巧成拙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握住阿奴的手,也跟着一起飞身下来。是病,就要医,不然就是绝症。是结,就要解,不然就是死结。
狄仁杰率先开口道:长孙大人,别来无恙啊。
阿奴一听,才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仇人,心中满是激动,几乎不能自制,还好狄仁杰紧紧握了一下她的手,让她瞬间清醒过来。
长孙无忌看到狄仁杰,先是一怔,再是厌烦,道:狄仁杰,你又来长安做什么?
狄仁杰嘴角一扬,邪气地一笑,道:自然是来管闲事的。
长孙无忌面生怒意,因为他对皇上宠爱武媚娘一事深有不满,虽然唐朝民风豪放,但武媚娘毕竟是先皇的女人,这是满朝文武皆知的事情,可是皇上却毫不避讳,竟然还要封武媚娘为妃。而这一切的根本源头,就是狄仁杰一年前在感业寺中,多管闲事救了武媚娘。
长孙无忌道:这里没有什么闲事让你管,我劝你还是哪来的回哪去吧。
狄仁杰道:长孙大人,这次我可是奉了圣旨的,不管可不行。
长孙无忌神色一变,心中明白了大概,道:狄仁杰,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该管的你管,不该管的最好不要管,不然很可能会管丢了自己的脑袋。
狄仁杰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道:长孙大人,说到管闲事,您也丝毫不逊色啊。我刚刚在追捕一个可疑的人,却被您的两个手下当成刺客阻拦。他们说这是误会,我也勉强相信了,但是那个可疑的人被放走了,也的确是事实。
长孙无忌怒道:狄仁杰,你这是什么意思?
狄仁杰嘿嘿一笑,道:我的意思是想请长孙大人喝喜酒。
长孙无忌愣住,对他毫无道理的跳跃感觉非常莫名其妙。
狄仁杰把身边的阿奴拉了过来,道:长孙大人,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未婚妻。
长孙无忌用眼角的余光斜了一下阿奴,道:哼!喝喜酒我不一定会去,但喝丧酒,我一定会去的。说完,直接愤然离去。
狄仁杰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想保护阿奴,让她能有所顾忌,这样她在报仇的时候,就会考虑一下后果,会不会牵连到狄仁杰,甚至是整个狄家。
就是他,害了我一家三十三口!阿奴望着长孙无忌渐渐远去的背影,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忍住眼泪,身体却还在不停地颤抖,我父亲并没有参与叛乱,他只是被太子请去吃了一顿饭,可是他不得不去啊阿奴的眼泪终于还是流了下来,带着哭腔继续说,是长孙无忌那个老贼冤枉我父亲的,我一定要杀了他报仇。
狄仁杰把阿奴搂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温柔地说道:阿奴,其实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寻找机会为你父亲翻案伸冤,但我知道,要想做成这件事,就必须得对抗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朝中第一官,那就说明无论我做什么官,做多久的官,都很难对抗他,所以我没有做官,而是另寻他路。一年前,我通过武媚娘结交了皇上,半年前,我又结交了濮王。眼下,皇上遇到难事,有求于我,所以我想,我一直在寻找的机会,这次可能真的找到了。
阿奴满是惊讶和感激,道:你真的能为我父亲翻案伸冤?
只要你相信,我就能。
我相信。阿奴重重地点了点头。
狄仁杰为了缓解一下气氛,轻松一笑,道: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到处管闲事,其实就是为了这件正事。我还以为,你能猜得到呢,看来我是高估了你的智商。
阿奴鄙视地瞟了他一眼,道:你少来,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管闲事上瘾。
第二天早上醒来,狄仁杰本想把阿奴留在醉仙楼,但又有些不放心,便带着她一起进了皇宫,直奔西库而去。这一路上遇到很多巡逻的守卫阻拦,不过只要一拿出天机令,他们就会立刻恭敬退让,一句话也不再多问。
西库的大门上,有一个奇异的暗锁,昨晚狄仁杰偷偷潜入的时候,因为不能近前,天色又黑,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会儿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暗锁,设计得十分精巧,应该是很难被撬开的。而大门的材质是由坚硬的金刚所铸,根本就无法打破。也就是说,要想不用钥匙通过这扇门,可要比在那墙上打个洞进去困难得多。
就在这时,只听身后有人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狄仁杰和阿奴应声转过身来,看到两个人,其中一个他还认识,正是大理寺的程青,另一个虽然不认识,但也不难推测出其身份,应该就是掌管国库钥匙的孙耀宗。
程青一看是狄仁杰,先是一怔,心有不悦,道:狄仁杰!你怎么在这儿?一年前感业寺的那个案子,最开始就是由大理寺的程青负责,但他却没有能帮武媚娘洗脱嫌疑,后来狄仁杰半路Сhā手,才还武媚娘清白。
因为这件事,程青对狄仁杰难免会有抵触,但同样,也有欣赏,心里是非常矛盾的。
狄仁杰道:程大人,是皇上命我调查国库被盗一案。
程青有些不快,道:可是这个案子一直由大理寺负责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