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该说的,做你该做的。”
天机卫心中明白,这是在警告自己,言外之意就是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而这也正是武媚娘给他下的命令,于是说道:“像今天这种事,以后不会再发生了。”
狄仁杰见放在小孔旁边的那根头发已经不再摆动,确定是天机卫把小孔另一边通透的出口给堵住了,他心中不禁暗自赞叹,这天机阁的手段还真是厉害。又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了脚步声,只见走过来两个人,正是程青和阿奴。
阿奴一脸担心,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因为有程青在旁边,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狄仁杰迎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放心,我没事。”
阿奴望着他,眼眶含泪,点了点头,哽咽一声,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程青无奈又愤懑地说道:“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
狄仁杰叹息了一声,反思道:“是我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千手观音太了解我了,所以才会用那么笨的方法盗走银子,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去查小朝廷,进而查到长孙大人,这样我就把一个诬陷的罪名牢牢地扣在了自己的头上。”
“可是我们查到长孙大人的确就是小朝廷里的成员,所以你这并不是诬陷。”
“皇上命我调查的,是国库被盗一案,而我之所以会调查长孙大人和小朝廷,是因为我怀疑是他们偷了银子,可是现在发现全都错了。所以对于这个案子而言,长孙大人就是被诬陷的。至于他和小朝廷,那是另外一个案子,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程青低下头,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说道:“这个千手观音,可真是厉害。”
狄仁杰道:“之前我还曾怀疑,千手观音也是小朝廷里的成员,可是现在看来,他们之间并无关系。这就说明,我们要对付的只是千手观音一个人,而不是小朝廷这一股势力,那就这个新的局面而言,我们反而是占有优势的。”
程青沉思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突然拔出长剑,在自己的肩膀上刺了一下,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衣服。阿奴站在旁边被吓了一跳,连忙向后退了好几步。
狄仁杰惊道:“程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程青一边拿出钥匙把牢房的门打开,一边说道:“当今天下,若还有一个人能抓到千手观音,那一定非狄大人莫属。”
狄仁杰犹豫着,并没有动身。
程青又道:“只要狄大人能把千手观音捉拿归案,追回银子,我相信皇上一定会开恩的。”
狄仁杰还在犹豫,还是没有动身。
阿奴终于忍不住说道:“狄哥哥,若你被关在牢房里,是不能帮我父亲翻案伸冤的。”
狄仁杰想了想,随后便大步走出牢房,向程青抱拳行礼,敬重道:“程大人,多谢了。”说完,就拉着阿奴的手,向外边跑去。
跑到门口的时候,听到身后传来程青的喊声:“狄仁杰越狱了,拦住他。”
门口的狱卒一听,连忙拿出兵器阻拦,可是他们哪里是狄仁杰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全都被打倒在地,等狄仁杰跑出去之后,程青才捂着流血的伤口“匆忙”赶来。
狄仁杰越狱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一时间,全城出动了很多士兵到处搜寻抓捕,甚至连城门都关了起来。面对这么大的阵势,狄仁杰很是奇怪,感觉有些小题大做了。心想长孙无忌的失踪虽然是件大事,但皇上应该也不会对他如此大动干戈,看来这背后一定另有文章。
狄仁杰和阿奴一边躲避隐藏,一边在暗中观察,最后发现很多士兵的举动有些异常,看样子根本就不像是在搜寻什么人,反而更像是在搜寻什么东西。他心神一转,立即就明白了这背后文章的内容,他们搜寻的,是国库被盗的那一百万两银子。
这时,有一队士兵在他们身后叫道:“是什么人?”
狄仁杰暗叫一声不好,连头都没有回,直接拉着阿奴就跑。
他们前面的士兵闻声望了过来,叫道:“是狄仁杰,追。”
这一声高呼,惊动了附近所有正在搜寻抓捕的士兵,全都向这边包围过来。对方的人太多,追得又太紧,让狄仁杰根本就没有时间思考逃跑的路线,只能见路就走,见人就躲。就这样一连辗转了几条街,不仅没有把追他们的士兵甩掉,反而越来越多。
此时的大街上,一片混乱,大多数寻常百姓都已经回家,紧闭房门,而剩下一些还没有回家的,也都奔跑在回家的路上。狄仁杰和阿奴尽量把自己伪装成这些人,可是他们却无家可回,所以只能一直不停地奔跑。
狄仁杰看到前方有一辆马车迎面而来,速度沉稳,不快不慢,这和周围混乱而紧张的一切显得非常格格不入。他有意望了一眼,只见车夫一脸冷漠,面无表情,但眼神却是异常锐利。在马车经过他们身边时,只听里面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上车。”
狄仁杰的身子突然一顿,只有半秒的时间,他就拉着阿奴跳上马车,钻进车厢。
车厢里端坐着一个人,虽然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但却散发出一身高贵之气。
狄仁杰俯首行礼道:“多谢吴王出手相救。”
这个人正是吴王李恪,他开口说道:“是大理寺的程大人来找的本王,他说只有你才能抓到千手观音,也只有你才能追回国库被盗的那一百万两银子。”
狄仁杰郑重道:“狄仁杰定不负所望。”
这时,马车被拦了下来,只听外面的一个士兵说道:“停车检查。”接着又听车夫说道:“你们真的要检查?”
之前的那个士兵不耐烦地说道:“你废什么话,当然要检……”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另一个士兵打断,道:“大胆,你们都瞎了吗?这是吴王的车,还不赶紧赔罪。”
之前的那个士兵一听,连忙跪地说道:“拜见吴王,我们正在捉拿逃犯,没有想到车中会是您,还望吴王不要怪罪。”
李恪一直端坐在车中,并没有出去,只是轻轻说了一句:“走吧。”
然后听到外面的那个士兵说道:“多谢吴王。”
车夫赶着马车继续走,越走外面士兵的嘈杂声就越小,没过多久,就完全听不见了。狄仁杰心想,看来这次的搜寻抓捕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声势浩大,有很多地方还是不能随便进入的。马车最后在城南的一个大宅门口停了下来,这里非常清净。
“这是本王的一处别院,平时不会有人来,你们就暂时在这安身吧。”李恪道。
“有劳吴王了。”狄仁杰道。
“这个案子,十分敏感,本王不宜出面,所以一切还要靠你自己。”
狄仁杰明白他话中的意思,点了点头,下了马车,然后眼神复杂的目送李恪离去,随后对身边的阿奴说道:“阿奴,你留在这别院里,我有一些事情要去查清楚。”
阿奴一听,满是担心,连忙紧张道:“狄哥哥,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搜寻抓捕你的士兵,你这样出去太危险了。”
“皇上命我在四天之内破案,而现在已经过去两天了,我又是戴罪之身,也就是说,眼下是我唯一有可能的生机。”
阿奴听完一怔,满脸焦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语气坚定地说道:“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们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不能再分开了。”
狄仁杰望着她的眼睛,虽没有任何言语,但眼中却满是深情。
借着夜色的掩护,狄仁杰和阿奴暗中追上了李恪的马车,并悄悄地跟在后面。跟了一段路后发现,李恪并没有回他的吴王府,而是让马车停在了街边一个隐秘的拐角,紧接着,一个士兵跑了过来,跪拜在马车前。
车中的李恪问道:“找到了吗?”
士兵回答:“没有。但是抓到了几个可疑的人。”
李恪道:“带回去,好好审问。”
狄仁杰听这个士兵的声音有些熟悉,回想了一下,正是之前帮他们解围的那个士兵,难道那些搜寻银子的士兵是李恪派去的?那他们抓到的可疑的人又是谁?狄仁杰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思考,就见马车继续往前走了,他和阿奴连忙跟了上去。
这次马车直接回到了吴王府,李恪下了车后,只走了两步,就停了下来,脸色犹豫,望向赶着马车离去的车夫,轻轻叫道:“惊雷,你随我来。”
那个叫惊雷的车夫一听,冷漠的脸上显露出一丝惊讶,随后又转化成期待,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默默地跟在李恪身后,一路走进了府中的佛堂。吴王府的守卫并不多,佛堂更是清净之地,连一个下人都没有,所以狄仁杰和阿奴很轻易地就跟了进去。
李恪先给佛像上了一炷香,再跪拜,然后站起身说道:“母后这一生,与世无争,恪守本分,本王听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争,也有自己的世界。可是本王听得出来,母后的话中,除了满足,还有无奈。这不争,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自然很容易,但是对于帝王之家来说,有时候却要比争更加不易。”
惊雷低着头站在旁边听着,并没有说话。
李恪接着说道:“本王在考虑,是否要继承先祖留下来的宝藏。”
惊雷道:“我知道。”
“那你也知道,本王不仅是杨隋的皇室血脉,也是李唐的皇室血脉。”
“是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逼你。”
“如果本王继承了宝藏,那先祖需要本王做什么?”
“不是先祖需要你做什么,而是宝藏需要你做什么。这宝藏虽然是先祖独孤一族的,但却是留给杨隋皇室做护国之用,可是如今国已经没了,那自然就是做复国之用。”
“看当今之势,复隋是逆天而为,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而这宝藏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以伤人,也可以伤己,所以若是用错了地方,恐怕独孤一族和杨隋皇室都要灭绝,这也是本王为什么迟迟没有决定继承的原因。”
惊雷一脸慎重,问道:“那你想把这宝藏做何用处?”
李恪沉思片刻,回答道:“既然先祖已经说明,这宝藏是做护国之用,那就只能做护国之用,关于这一点,你和本王做为后辈,都应该遵守。”李恪说到这,有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惊雷的反应,只见他点了点头,便又接着说道:“但是,对于本王这个唯一有权继承宝藏的人来说,隋是本王的国,唐也是本王的国。”
惊雷恍然道:“你想用这宝藏护唐?”
李恪反问道:“有何不可?”
惊雷哑然,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李恪继续道:“杨隋已亡,李唐正兴,这是事实,也是天道,本王应顺天而为。”
“我还以为,你对李唐的态度一直都是不争。”
“不争是因为没有可争的机会,但眼下,却有了这个机会。”
“那你准备何时动用宝藏?”
“时间还不能确定,但你要为本王准备好,确保可以随时动用,因为时机稍纵即逝。”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要先把宝藏找到。”
李恪疑惑,道:“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宝藏在哪?”
惊雷道:“我只知道藏宝图在哪。”
“在哪?”
“它现在应该在你手里。”
李恪更加疑惑,道:“在本王手里?是什么?”
惊雷解释道:“先祖把藏宝图用一种特殊的方法隐藏在一支玉简上,而这支玉简就由你外曾祖母保管,后来传给了你外祖父,再传给了你母后,现在应该传给了你。”
李恪的脸色,越听越变,道:“你说的玉简,上面可是光滑剔透,并无字迹?”
“正是,它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才能让隐藏的藏宝图显现出来。”
李恪神色暗淡,道:“母后并没有把玉简传给本王。”
惊雷不解,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多年前,母后把玉简献给了父皇,后来父皇又把玉简赐给了濮王。”
惊雷一听,忍不住惊叫道:“这……你母后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恪叹息了一声,道:“母后一定知道宝藏的危险,所以她不想让本王置身在危险之中。”
惊雷满脸愁容,道:“可是没有宝藏,你拿什么去争?”
“我们已经知道宝藏在哪儿,它并没有丢。”
惊雷猜测道:“你是想把玉简要回来?”
李恪纠正道:“是偷回来。”
惊雷疑问道:“偷?怎么偷?”
李恪反问道:“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让狄仁杰来调查国库被盗一案吗?”
惊雷回答道:“不知道。”
李恪解释道:“本王听说,在半年前,濮王的玉简被偷了,后来是狄仁杰帮他将那个贼人抓获,并归还了玉简,而那个偷玉简的贼人,正是如今盗走国库一百万两银子的千手观音。”
惊雷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既然狄仁杰能抓到千手观音一次,那就能抓到第二次。同样,既然千手观音能从濮王那里把玉简偷走一次,那就能偷走第二次。”
“你是想利用狄仁杰先抓到千手观音,然后再利用千手观音去偷玉简。”
从吴王府出来后,阿奴一直忐忑不安,甚至都不敢再回到吴王别院。可是狄仁杰的想法却正好相反,他认为,先不管吴王到底在酝酿着什么阴谋,只要吴王还想利用他抓到千手观音,那就一定会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想尽办法保他周全。所以对他来说,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长安城内,恐怕没有比吴王别院更安全的地方了。
回到吴王别院后,狄仁杰开始有了隐隐的担心,因为离皇上所给的期限,只剩下最后两天的时间了,而眼下的情况,却又变得比他之前想象的更加复杂。他已经不能肯定,他那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计划,现在是否还能来得及?
狄仁杰心里非常清楚,面对这么庞大的谜团,如果全凭自己主动调查,恐怕就算再给他七天的时间,也不会有什么进展。所以,他选择了先引蛇出洞,再后发先至的办法。可是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后发能否先至,而是引蛇能否出洞。
阿奴虽然不知狄仁杰心中的顾虑,但却深知没有多少时间了,对于这一点,她远比狄仁杰更为担心,于是犹豫着说道:“狄哥哥,你还是走吧。”
狄仁杰明白她的意思,沉思片刻,然后轻轻叹道:“我若走了,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为你父亲翻案伸冤了。”
阿奴左右为难,流泪道:“可是我更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你送了性命!”
狄仁杰走上前,轻轻擦拭着她的眼泪,道:“阿奴,有你这句话,我做什么都值得。”
阿奴焦急道:“狄哥哥,听我一次,你走吧。只要你活着,就一定会有机会。”
狄仁杰道:“现在我也活着,所以,我也一样有机会。”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让人不容置疑。他边说边拿出一锭银子,这是在西库里,易容成长孙无忌的千手观音给他的,他认真地看着上面刻着的“永徽”二字,沉思着。
过了一会儿,狄仁杰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神色也有了微微的变化,看那样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恍然大悟道:“我可真是大意啊,竟然会如此本末倒置。”
阿奴问道:“狄哥哥,怎么了?”
狄仁杰道:“一直以来,我都是在查是谁偷了银子,可是不管是小朝廷,还是千手观音,他们的行踪都是难以捉摸的,所以我才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阿奴在旁边听着,不是很明白,也没有Сhā话。
狄仁杰继续道:“我查错方向了,我不应该去查是谁偷了银子,而应该去查银子本身,这才是本案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
阿奴还是没有明白,疑惑道:“这两者不是相通的吗?只要查到了是谁偷了银子,那自然就会查到银子啊!”
“正是因为相通,所以反过来也一样。”
“既然都一样,那查哪个又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区别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你要知道,偷银子的人会躲,会藏,会逃跑。但是被偷的银子就没有那么灵活了,何况还是那么一大笔有记号的官银。”
阿奴似乎有些明白了他的话,低着头,思考着。
狄仁杰接着说道:“以我对千手观音的了解,如果他盗走银子是想占为有己,那就不会留在城里等我。而如果他盗走银子只是想和我比个高低,那就不会将银子占为己有。再加上案发后加强了进出城门的检查,所以我推断,银子应该还在城里。”
“可是长安城这么大,去哪找?”阿奴疑问。
“长孙大人的太尉府。”狄仁杰回答。
“啊!为什么是那里?”阿奴吃惊道。
“千手观音算计我把长孙大人抓起来,并不只是要给我扣个罪名那么简单,不然也没必要再让长孙大人失踪了。所以现在对被盗的银子来说,全城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刚刚被我冤枉的长孙大人的太尉府。”狄仁杰分析道。
阿奴一听,欣喜道:“那我们去通知程大人,让他来帮忙。”
狄仁杰阻止道:“不,这件事不能通知他。”
阿奴不解,问道:“为什么?”
狄仁杰解释道:“他虽然放我出狱,但有可能只是为了利用我抓到千手观音,找到银子。而后来他又通知吴王救我,恐怕他与吴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阿奴听完一脸后怕的神情,道:“对对,是这样,那我们怎么办?”
狄仁杰道:“一个千手观音而已,我自己就能应付,不需要帮忙。”
两个时辰后,大街上的那些士兵渐渐散去,狄仁杰和阿奴悄悄地走出吴王别院,小心翼翼地穿过整座长安城,来到了城北的太尉府。他们直接跳到屋顶,找一个最合适的位置隐藏着。狄仁杰之前和程青一起来过,所以这次也算是轻车熟路。他和阿奴居高临下地望着,一直在找机会下去搜查,可是太尉府内有太多巡逻的守卫,一时竟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个人,正是长孙无忌。
“大人,您回来了。”看门的守卫道。
“快把大门关上,不许向外透露任何有关我回来的消息。”长孙无忌匆忙道。
“是。”看门的守卫不再多说话,直接把大门关上。
长孙无忌并没有回房间,而是直接走到后院的库房。狄仁杰和阿奴在屋顶绕行,也跟着来到了库房,他们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长孙无忌正点着蜡烛,在查看里面的一些箱子。同时借着火光也清晰地看到,他的左手上多长出了一根手指。
千手观音!
等“长孙无忌”离开后,狄仁杰和阿奴又走了进去,随意打开了最上面的几个箱子,发现里面装的全都是银子,而银子上面,都刻着“永徽”二字。
“果然在这里。”狄仁杰高兴道。
“狄哥哥,对不起了。”阿奴望着他,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阿奴,你怎么了?”狄仁杰莫名其妙,随后就感觉头昏眼花,惊道:“迷香?”
“狄哥哥,他们说要杀了你和伯父,我只能这么做。”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
《狄仁杰之千手观音》迎来大结局!狄仁杰查明是谁盗取了百万赈灾银,并借此确定“小朝廷”中龙王的身份,“千手观音”再登场,局势更加复杂,然而狄仁杰最终扭转乾坤,同时,真正的“千手观音”浮出水面……
狄仁杰之千手观音(大结局)
前情提要
越狱之后,狄仁杰与吴王有一番交锋,此后又与阿奴一路追踪易容为长孙无忌的“千手观音”,终于寻到被盗的赈灾银,却在这时被迷香迷倒,下手的人正是阿奴。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