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进之潮(5)
“他们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幸。但请记住,他们深有苦衷。我们蚕食他们的土地,可以不受现行的或即将制定的法律的制约。而这些可怜人连可以倾诉心头积怨的报刊都没有。”
华盛顿身为总统,但他对于印第安人的命运也提供不了更多的帮助。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则正式提出将所有在美国东部的印第安人都迁移到远西部,也就是今天中西部。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美国政府坚决执行把印第安人赶到密苏里河以西“大平原”去的政策。
美国政府与印第安人缔结条约,庄严承诺:迁入平原是最后的迁移,“只要草还在长,水还在流”,土地就永远是印第安人的。但这在后来却被证明是可耻的骗局。
切罗基部族同意迁到佐治亚州,经过一番辛勤工作,好不容易在新居住地安定下来。他们欣然接受美国政府“文明化”政策,到19世纪20年代,新一代切罗基领袖中很多都是白人和印第安混血儿,他们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政府,发行切罗基文和英文的双语报纸。可以说他们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于印第安人落后、愚昧的印象。但是灾难依然降临。
1828年,切罗基居住区发现了黄金,佐治亚州当局不顾政府与切罗基族的条约,一门心思要把他们赶出佐治亚。
1830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把美国立国时的自由与平等理念抛诸脑后,签署法令批准佐治亚当局驱逐切罗基人的计划,甚至撤回了在切罗基人居住区执行保护任务的部队。
1835年,新任美国总统马丁·范土伦总统干脆派遣7千美军押送5万切罗基人到俄克拉荷马的集中营地去。在长达116天的路途中,有万切罗基人死去。一位美军士兵说:“我看到无助的切罗基人被拖出家门,圈在刺刀下的栅栏里。在寒风冷雨中,他们像牛马一样驮着东西上了四轮马车西行。”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从有大地以来,从未听过在和平时期,在对待自己的同盟者和被监护人时,有哪个民族如此背信弃德,蔑视正义,对于乞求怜悯的悲鸣如此置若罔闻。”
切罗基人的“眼泪之路”不过是印第安人迁移之路上的一个小篇章而已,无数的印第安人在迁移之路上默默死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篇章中的一个沉重的颤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第安人的命运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美国南北战争时的英雄谢尔曼将军曾经对于滥杀印第安人发表如下言论:“如果我们今年杀得多一点,那么下一年该杀的人就少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或者把他们作为穷光蛋的品种保存起来。”
另一位内战英雄卡斯特中校在印第安夏延部族大肆屠杀,而且厚颜无耻地说:“如果白人要求得到印第安人自称是他们的那一份土地,那就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印第安人必须交出来,否则就应该无情地把他碾个粉碎,边摧毁边前进。”
后来的美国政府的确也是如此作的,内战之后美国政府不再把印第安部族作为独立的谈判对手,也不再由国家出面与他们签订和约,虽然这些和约对美国政府毫无约束力,虽然印第安部族的主权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就予以认可的,但他们把这最后一层遮羞布也撕了下来,赤祼祼地攫取原本属于印第安人的一切,甚至包括他们的生命。
伴随着美国人声势浩大的“西进运动”,美利坚合众国的力量日益强大,而印第安人的生活却日益艰难,1924年,印第安人获得了美国公民资格,但这并没能给他们带来改善和福祉,相反,他们陷入了更加贫困和悲惨无助的境地。
据估计,1492年时,今天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仍有120万人,到1860年只剩下34万人,1890年只有27万人,1910年只有22万人。
西进之潮(6)
在北美大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印第安人的苦难延续了三、四个世纪之久。这就是所谓的文明社会对待“野蛮”部族的“文明”手段,也是美利坚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千年难消的丑恶伤痕。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