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当费力的一件事,要准备的东西非常多。
左伊这才知道,别人家小孩考试今日还要请客吃饭践行一顿,而她由于“私生子”身份特殊,左府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没有哪个下属或亲戚会挨着这天雷来祝贺。
不知道和老爹吃的那顿饭算不算考前送行。
平静的度过了考前最后一天,第二日就是全国统一的考试了。幸好一路上有小七背着行礼保驾护航,不知道什么时候,路上多了那么多学子,和他们家送行的人群。
相比之下,左伊简直就像是孤家寡人,没有父母出来相送,就像高考,父母殷切的陪考待遇前世没有享受过,现在还是木有,不得不说,左伊很没有父母缘。
天还没有亮,街道就热闹非凡,卖吃的,卖笔的,卖墨的,卖鞋子的,卖衣服的……
宋朝人很有生意头脑,丝毫不会放过这个举国重要的日子力量赚钱的机会。
多少寒门学子,平日舍不得吃有肉的包子,今日却要花买肉包两倍的钱才能得一个馒头。
更不少人是在去考试的路上被踩坏了鞋子,挤破了衣裳,不得不花大价钱,现场去买。
当然这些都和左伊没啥关系,左伊假假的也是个官二代,自然不用进去挤。
身边有小七,招摇的一辆马车,所到之处,再挤别人都要分开。
左伊没有矫情的进去一起步行,当官一辈子,谋权,谋的不就是这些便利。
当然左伊不矫情,并不代表别人会这样。
同样是官二代的小沈同学,坚强坚定的拒绝了家人相送,带着书童侍砚就出发了。
虽然出门的早,可是到了外面才发现,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瘦瘦的斯斯文文的小沈,这几日当然没有左伊说的那样,尽情的玩,还是认认真真的温书温习了三日。
他的信念很坚定,他要做官,做足够高级别的官,为左兄保驾护航,让左兄做他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名声的困扰。
小沈的老娘虽然不舍得,但是沈主薄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在家里是有绝对权威的,他说让儿子自己去,小沈就得自己去,沈括老娘再不舍,也不敢跟去。
左伊坐在马车里,掀开了帘子,看外面,真是一片混乱。
难怪古代考试让女人走开,就这一个走路,不少女人都得把肚兜挤掉了,裙子挤散了。
小七眼尖,看到了不远处的小沈。
看他正在艰难的挤和艰难的被挤中,左伊就知道,像小沈这样坚持原则的人,一定不会乘马车过来。看他身边也没有多位的下人相送,赶紧招呼他上车。沈括一看是左兄,毫不犹豫的也爬上了车。
进了车厢内的他,颇为狼狈的整了整自己的鞋子,无奈的说道:“还好还好,差一点鞋子都被挤没了。”
左伊难得看到小沈这样衣衫不整的模样,挺可爱的,平日一个一丝不苟的少年,弄乱衣服,也会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左伊伸手帮他也整了整头冠。参加考试是一定要戴的,实在没钱的人,会在头上Сhā两根鸭毛,象征在戴头冠。
小沈忽然不说话了,静静的看着左伊,双眼深情。 左伊熟练的帮沈括把帽子转了转正,却发现这个动作好熟悉,上一次是狄青,自己也是这样帮他戴帽子的。
“好了。”左伊看着沈括,却想到了那个异常俊美的狄青,不知道如今是如何观景,家里的木人摆了第二个了,他说他当上了小军管,一定是不容易的吧。
“左兄在想什么。”敏感的小沈一瞬间就感觉到了,左兄看自己的时候却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没什么,沈兄准备的怎么样了?”左伊淡淡的岔开了话题,不知道为什么,左伊不愿意和沈括谈狄青。
“挺好的,昨夜睡了个好觉。左兄,让我们一起考完进京吧。”沈括的手忽然就握着左伊的手,握的很紧,没有再说去找吴兄的话掩饰。
左伊居然挣脱不开,心中想,这小子会不会发现了什么?不过应该不可能,如果他发现了什么,就不会让自己和他一同进京了。只是现在这个样子,车厢里面好暧昧啊。
幸好,终于到了。
看到左府的标志,马先生激动的迎了出来,最开始,左知州说他侄子身体不适不参加考试的时候,他心中还纳闷了一会,后来又派人来说好了点,准备来考试。
要是左轶不来考试,他这个马先生就玩完了。
最近宫里的娘娘们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的紧,他好不容易找到好话题。
虽然等待考试的队伍排的老长老长的,可是马先生还是笑的满脸掬花的亲自来迎接左伊。
马车都坐了,当然也就不再矫情的去排队了。
旁的人见了都愤愤不平,“那个是知州大人府上的马车吧……”,“还不是私生子……”,“我看那人也是个有才的,号称左词人,当得起,当得起……”,“明月几时有……”。
“考场门前不得喧哗!”一个官吏喊道,左右又安静下来。只是声音还是嗡嗡嗡的,虽然没有大声议论,因泉州是一个大市了,附近的大大小小的县的学子都涌过来考试,将近快一千人的样子。左伊和沈括非常侥幸的等了一会会就进去了,自然也没有人搜身。后头的别人会搜搜看,但是象征意义的看看而已,并不会详细的去搜查,和考进士完全是两个级别,也只有这样,一千人的考生才来得及全部进考场。
左伊和沈括都得了便利,可以进去先挑考场,这是极大的好处,去晚了,有可能就在外面,没遮没盖的考三天,书没考完,人被太阳烤干了。
两人找好位置坐下,要看得清、光线好、日晒不着、雨淋不到,空气要好。否者没有空调的古代考场,一天下来,比共厕好不到哪里去。
小沈在这方面着实没有经验,幸好,左伊在。
一眼就挑中了个好位置。
马先生颇为得意,自己这个学生眼神毒的很。
他们两人东西都铺开准备好,就开始闭目养神。
后面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可是在考场内还是安静的很,直到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一声巨响,考场的大门关了,左伊睁开了眼睛。
这关门声悠远厚重,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声音,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左伊有幸走入了其中,直到这一刻左伊才觉得自己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宋朝人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卷完。下一卷,要开始汴京之旅了,希望大家喜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