黒西口眼红归眼红,但是也是有所依仗,他开矿这么多年,客源稳定,他就不相信,县令大人找到那么大的铁矿,如何卖得出去。
左伊当然一时半会很难找人买,但是她本意也不是卖铁矿,要知道,只有最穷最落后的地方才会卖生铁,左伊开矿的目的是为了办一个铁器厂。
早在兵器司的时候左伊就打这个主意了。
首先,左伊在办铁器厂初始,就开始了集资。有了家具厂的例子,集资非常顺利,但是为了防止分红不平等的现象,经过考虑,左伊特别规定了,每个人口都定死了只能投资1两银子。
没有想到本来很多人不热心的,可是这个规矩一出来,大伙跟狼一样,像钱多扎手一样,纷纷托关系到县衙,想要多投点。被县令大人严肃拒绝了,还规定谁再来说情,就免除投资的资格。
最后不管有钱没钱的,只要是登封县户口的人,都投了1两银子。那路和那家具厂的程公,使得所有百姓都很相信县令大人的能力,当然最让大家感动坚信的交出钱的,还是知道了县令大人的梦想:人人吃饱饭,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工作……
左伊很羞愧,这真的不是她的梦想,只是以前和编辑部的那些秀才随便聊聊的,不想居然被塑造成这么伟大的形象,她好羞射啊……
铁器厂这边集资还没有开办,左伊就先去找兵器司的负责人老越。一个厂子,如果能有政府订单,那基本首先就可以活下去,把成本赚回来了。
老越自然是愿意的,事先就答应了的,这个人情他一定会卖,反正从哪里买都是买,如果探花郎这里的合适,价格贵点也没有关系,毕竟人家送货上门。
于是这轻轻松松的一笔最大的单子就搞定了。
其次,左伊看重了农具的生产,宋朝总的来说还是农业大国,从农业方面,改进的地方很多,左伊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沈括懂,左伊提出自己的理念,沈括研究设计。
最终生产出一套比时下先进方便许多的农耕用具。首先在登封县本县销售,由于登封县每个人都是铁器厂的股东,大伙都积极支持,虽然比现在市面上的东西贵一些,也很奇怪,但是都掏钱买了。
铁器厂还专门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使用方法。慢慢的,从登封县就开始推广开来了。
左伊的预估没有错,这个时代的农具销售量大的惊人。很快买的人越来越多,登封县这边已经很少做零卖,主要是卖给各地的代理商。
登封县是最早使用新农具的,效果突出,再加上人人都是铁器厂的股东,每个月还有分红,不用干活都有银子拿,全民的日子都红火起来。
于是左伊觉得时机到了。
基础工业好了,城市基础设施也做起来了。同时红灯区自然跟着火了,人都赚钱了,自然小姐也富裕了,算是服务业也好了,于是准备借助登封嵩山的特点把旅游业开展开来。
契机就是少林寺的开光大典,邀请到皇上来参加。
这期间费了好大的周折,登封县有钱了,在县令大人的带领下,人人买马,快速马车也不用县衙出钱,不少人竞标愿意自己负责去开马车,保证还只是收一文钱。
还有很多人已经不满足坐快速马车,愿意要私家车,自家就买马了。
马多,就像现代的车多一样,是登封县的一大景观。
左伊买很多马是因为马很贵,自己也生产不了,觉得法拉利很寂寞,算是她的爱好,买了许多马来,不想带动了整个县的风气。
后来不得已,左伊出去办事都带上马,准能马到成功。就这次申请皇上来参观和现代申请奥运会举办权一般,不是皇上本人同意就行,主要是朝中大臣的意见。
左伊的做法很简单,一个个去拜访,去的时候都骑马去,回来的时候都走路回来,把马留在了大臣家。这个贿赂可当真是不少,要知道一个县衙,普通的就四匹好马,穷的地方能拉出两匹来就不错。
于是某日仁宗把小孩邀请他去参加少林寺开光大典的荒谬事情拿出来和大臣们说,等着他们反对,让小孩死心,不想所有大臣众口一致,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定要去。”
那匹马还在家中呢,皇上不去怎么行呢?众大臣如是想。
皇上的安危于是被一群马给收买了。
等陪同的大臣们一起到登封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上当鸟,登封县随便一个农民家都养着三匹马……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第二更。
某草的专栏图图,好可耐的,大伙去收藏一下吧:
245
245、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