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日深夜,已是三更时分,万籁俱寂,唯有风动竹叶之声。南昌城外的赣江书院内,钱无庸仍在灯下批阅众学子的文章。就听那门响了一下,一个身披蓑衣、头戴竹笠的男子推门而入,待老人朝前面一看,此人已经长跪在他的面前。钱无庸一惊道:“沅浦,是你!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胡沅浦道:“学生天黑前就到了,怕有人认出来,所以穿了这一身行头,在外面躲到此时才进来!”钱无庸点点头道:“祁大人去找过你?”胡沅浦道:“学生正是为此事而来。”钱无庸道:“你不想让别人,更不想让他知道你今晚来见我?”胡沅浦道:“学生的心思恩师自然明白。”钱无庸想了想道:“有什么话,起来说吧。”胡沅浦不起,道:“学生今晚来恩师这里,只想问一件事。恩师,天下事真的可为?”钱无庸道:“天下事原不可为,但是……但老夫观近几年林则徐祁隽藻等人之所为,又以为天下事在可为与不可为之间!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我读书人的一种境界!”胡沅浦有点意外,抬头看他,道:“恩师是说,学生应当出山?”钱无庸不置可否,却问:“沅浦,你以为自己出山之后,能为天下人做些什么?”胡沅浦道:“学生冷眼观察近几年的朝廷和官场,以为大清虽然有林则徐祁隽藻这样的臣子,但仍然可说是天下无官!”钱无庸心中一惊道:“此话怎讲?”胡沅浦道:“祁大人出仕以来的所为,不过是屡惊世之,让皇上和天下人看清大清天下会有大麻烦,从而有了一些警惕革新之心;皇上让祁大人来到江西,也是希望他能于大乱之前为朝廷养育人才,改变天下无官的局面;林大人生于末世,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国家一旦有大事,朝廷无人可用,必用此人,此人也将因此而遭遇不测之祸,重则杀身,轻则流放,将来那场大乱来临,朝廷再想靠他弭平大乱,已经不能!”钱无庸不觉从书案后站起,探过身来问道:“你以为那场大乱绝对不可避免?”胡沅浦道:“对!恩师,这才是学生不愿出山的原因。在学生看来,无论是祁大人还是林大人,他们都没有想过,一旦那场大乱不能制止,天下将如何收拾,又由谁去收拾!”钱无庸震惊道:“沅浦,你是想说,将来在林则徐和祁隽藻之后,收拾这场大乱的人只能是你?”胡沅浦道:“恩师,学生本不想出山,但学生一旦出山,必做惊天动地之事。将来万一大乱来临,平治天下者,非我而谁!”
钱无庸听了,半晌方才道:“沅浦,老夫明白了,原来你也是一个林则徐,一个祁隽藻!既然这样,你去吧!今夜你来见老夫的事,老夫至死也不会对祁大人讲的!这就算是我们师生间一个永远的秘密好了!”胡沅浦磕头在地,道:“谢恩师!恩师保重,学生去了!”钱无庸看他离去,突然道:“沅浦也要保重,大清天下有亿万万人,可是到了需要平定大定恢复华夏的时候,可用的却只有那么几个人,甚至一个人!沅浦好自为之!老夫为你送行!”他突然走出书案,在胡沅浦身后跪下。胡沅浦见状,急忙回身跪下,要扶他起来,道:“恩师,这怎么使得,学生该死!”钱无庸不起,也不看他,道:“你快走!老夫今天不是送自己的学生,老夫是送一位将来会在林则徐祁隽藻之后平定天下大乱的英雄!大清亡不亡我不关心,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不能亡,沅浦好自为之!”胡沅浦听了此话,五体投地,不觉流泪道:“恩师,学生一生,就是粉身碎骨,也不会忘了恩师的这番教诲!学生去了!”
这是道光八年之初,京城午门外彩旗招展,鼙鼓声动,号角齐鸣,得胜之师列队如仪。午门之上,道光朝服而立,身旁是满朝文武大臣。午门献俘大典正在进行。自乾隆年间清军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大和卓之孙张格尔在英人的支持下,于嘉庆二十五年率数百人潜入南疆,再度煽动叛乱,为祸一方。道光继位后,立即派得力大将前往平叛,历时八年,终于消灭叛军,并于大年三十晚上计俘张格尔。这对道光来说,是一次载入史册的不世功勋,所以此时他的心比谁都振奋。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