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院南有大楼,北有城墙,阳光很难照进来,所以就长满青苔,砖铺的地面泛着墨绿色的藓。我住的那间屋,潮湿不说,墙上还有不少扭曲的裂缝。冬天,这屋里活像一个冷库。最热闹的要数顶棚。顶棚是纸糊的,成群的老鼠日夜在上面追逐嬉戏,撕咬糊棚的糨糊。前年,我和几个朋友联手策划一部电视剧,剧中有一个穷文人。用什么细节来表现这个穷文人的潦倒困窘呢?我有主意。我说:晚上,穷文人趴在桌子上写文章,顶棚上老鼠的奔逐声搅得他无法静心写作。于是,他忽然灵机一动,放下笔,冲着顶棚“喵……喵”地学猫叫,老鼠们果然静了下来……过一会儿,老鼠又闹,穷文人又学猫叫。如此折腾到天边曙色初露……几位朋友都说这个细节好,生动,属于“神来之笔”。我心头却无限凄凉酸涩。这哪是什么神来之笔呀,这就是我在这小院住时的真实写照!
后来,我老婆的工厂给她分了间房子,平房,跟我在城里那间老鼠作乱的小屋差不多。这时两个儿子都成了中学生了,不能和我老两口挤在一间屋子里了,于是我们就自己动手,给两个儿子搭了间木板顶的小屋。再后来就分到了现在这套一间半的单元套房。
这是我前半生住的最好的房子:水厕到户,有厨房,有客厅,有晾台,一大一小两间卧室,窗子向阳,实用面积40平米,不错,挺不错。ww
但是,“挺不错”的感觉很快就被现实打碎了:儿子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了,这点地方怎么安置?我是个靠写文章谋生的人,书房只能安在狭窄的晾台上,书籍资料堆积如山而无法理出个整洁来,不由得暗自长叹……
我在等待,等待我的第十三次搬迁。我想我会等到的。到那时,我也会“装出一个自己的家”的。
我相信:是船,总会有靠岸的时候!
后记:平反后,报社为我购买了一套新房。2002年4月,我搬入新家。我想:这应当是我最后一次搬迁吧?因为,船,靠岸了……图为乔迁之际,朋友们赶来祝贺。
落个好心
我决定去找老同学白周颂,向他退掉那张储蓄卡。
老同学是一家国营大型商业公司的老总,麾下拥有数亿资产、几千号人马。去年初,我因在他的商场买一件小商品与他不期而遇。老同学问我在何处高就。我说,现在是不在官场亦不在商场,只靠一支笔写点臭文章谋生。老同学便骂:你老兄不够意思,我看过你给别人写了那么多文章,为啥不给兄弟的公司写点?你是怕兄弟出不起润笔钱?
我笑着反唇相讥:你老弟是大老板,大人物咱一律敬而远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