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野樱桃 > 185.中卷.为谁歌哭(5)

185.中卷.为谁歌哭(5)

( 但是,我们又隐隐约约地感到,他的处境比其他老师差。学校的领导总是用一种冷漠的目光看他。他与其他老师也很少交谈,也不在一块办公。一下课,他便从兴奋中冷却下来,端着课本和粉笔盒默默地走回他的宿舍。那宿舍在­操­场北边,一片稀疏的小树林中间孤零零的两间残破的小屋,里面是各种体育用品。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又是体育用品保管员。屋里面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再有一架风琴。学生放学后,常有琴声从小屋飘出,那是方老师在弹琴,琴声幽幽,如泣如诉。小屋琴声、才华横溢却又沉默无的青年教师,给我们心中蒙上一层神秘的­阴­影。

方老师看了我写的歌词,没有说什么──留下了。第二天,他让我去找比我们高一级的两位同学,一个叫赵季平(现为陕西歌舞剧院院长,著名作曲家),另一个叫鲁军民(现为军工报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已为我的歌词谱好了曲子。随后便由方老师亲自指挥我们练唱。大赛结束了,我们班得了奖。我想:获奖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全校唯有我们的歌是自己创作的吧。

歌咏大赛过后不久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在学校打乒乓球,直到暮­色­苍茫时,才离开球台。校园静悄悄,我懒懒散散地朝外走。刚走到最前一排教室的山墙前,迎面碰上方老师。除了在课堂上,平日方老师是不与学生多说话的,而这时,他却叫我站住。

我站住了,并用疑惑的目光望着他。他那清秀的面庞上没有一丝笑容,用一种低沉的、近乎忧郁的语气对我说:“你不要再瞎慌慌了。你应当认识自己,选好自己的主攻方向。我看你在写诗上有展前途。以后,你就好好写诗吧!”说完,他就走了。那景,真有点像电影上演的地下工作者在秘密对接头暗语。

而那一刻,我却如走出迷谷的顽童,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从那以后,我抛弃了一切幻想,专心一意地读诗,写诗。

十年以后,我在文学圈子中已经混出点名气来了,有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方老师,心格外激动。我说:“中学时代,多亏您为我指了条路!”他说:“我现在在另一所中学教学。你有时间来一趟。这几年,你所表的诗我几乎全看了。我想跟你好好谈谈。”

后来,我去了他所在的学校。他向我谈了他对我的诗的看法,热而中肯。我打心眼里更加敬重我这位恩师了。但我仍对中学时代他留给我心中的谜不解,问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不说了吧,等待历史吧!”

二十年后,历史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这位老师,在我们学校属于监督改造的对象——右派……直到“四人帮”垮台后,他的冤案才得以昭雪,并被调到西北政法学院当教授,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记得已故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有很长的路,但往往最关键的只有几步,需要认真选择。人生十五六,正是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那时,我遇到了一个好心而充满智慧的人为我指点迷津。这是我一生的幸运!

使我感到愧对恩师的是:至今,我在文学上的成就平平。

但我还在努力……

平生风仪兼师友

——回忆褚国华先生

去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其实是个很无能的人,一生又命运多舛。其所以能撑到今天,是因为每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之际,总会有朋友朝我伸出热的手臂,拉着我走出迷茫,走出风雨……

在所有搀扶过我的人中,褚国华先生是“出手”最多的一位。

扶我走上文学之路

1965年。那时我在搪瓷厂当学徒工。听说厂里来了一支社教工作队,队长是市总工会副主席褚国华,我心里就开始犯怵,因为我家成分是地主,而社教工作队就是来搞阶级斗争的,说不定哪天会将我押上批判场的。果然有一天,工作队的两个队员把我从车间叫出来,让我到宿舍把我所写的稿子——不管表的还是没表的一律抱到社教队的办公室。对那些稿子我倒不怕,因为全都是歌颂的东西,怕的是工作队说:地主阶级的后代不能写东西,那就惨了!我平生就这一点小特长,不让我写,我还能­干­啥?活着还有啥价值?两周之后,还是那两个社教队队员,将我的稿子“完璧归赵”,对我说:“稿子没问题。褚队长还夸你有才气,让你好好写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