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野樱桃 > 204.中卷.为谁歌哭(24)

204.中卷.为谁歌哭(24)

( 在公与私的分界线上

二姐夫叫王源。ww关于他的出身,我只知道他是周至县的农家子弟,很早(大概是1956年)就参加了工作,很早就入了党,一直在耀县水泥厂当­干­部。他和我二姐结婚时我小学还没毕业,结婚后二姐随他去了离西安二百多里的耀县。二姐自小没上过学,在厂里只能当家属工。虽然我们相距不算太远,但因为各自生计艰难,我和王源来往的机会并不多。就在这不多的机会里,王源的行为也足以使我感到大惑不解甚至有些哭笑不得。

好像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那时,王源在厂供销科当采购员,经常到西安为厂里采购物资,一来就住在他们厂设在西安的招待所。我不知道他在西安有没有其他亲友,但至少有我,有被他称为姐、哥的我大姐、二哥,可他从不在出差时到我们几家走动。我们就有些不快:这人也太薄寡义了吧?话是这么说,毕竟是亲戚,每当我们知道他在西安时,还是要抽空到招待所他的。

有一次,我去看他,忍不住就抱怨他几句,可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不是不想,是不能么。我是出公差,咋能走亲戚串门子?”聊了一会儿,他便说他在街上看上了一双鞋,很便宜,买回去给娃们穿,结实……这种家常闲话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不料,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天,他突然跑到我家来了,兴冲冲地说:“这鞋,总算买上了!”我惊奇地问:“上次你不是就说要买哩吗?怎么……”你猜人家咋说:“上次是出差,办公事,这回是我专门来买鞋的……”我的天呐!天下竟有如此迂腐之人,出公差就不能捎带着买双鞋?还要专程跑一趟?我冷冷地顶冲了他一句:“看这双鞋够不够你来回的车票钱……”其实我后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傻!傻到你老兄跟前就再没人了!

还有更让人“恼火”的事哩——

那年,我二哥花了150元在南郊低洼地区买了间破草房。二哥决定将草房拆掉改造成二层,这就需要些水泥。那时水泥在市面上很难买,就写信并汇款给王源,让他买上十几袋水泥,王源这时是供销科管水泥销售的。不错,他给二哥买了十几袋水泥,但二哥却为此气得直甩手:“这……这……这是啥话嘛!”

原来,二姐夫在自己雇车将水泥送到二哥家时,还让司机捎了一封信,信上说:“二哥,我工作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违反原则,利用职权为亲戚办事。下不为例,希望你以后再也不要为我出这种难题了!我是党员,得守纪律……”

二哥后来见到王源劈脸就问:“你是党员咋啦?我出钱买你厂的货,又不是让你偷?”

王源就苦笑:“二哥,你看,你真是不理解我……我管着那一摊子,我要是……”

二哥打断他的话:“你还知道你管着那一摊子?人家谁管那一摊子不过上好日子了?你呢?穷得叮当响!”

王源却爽爽地笑了:“好着哩。我活得心里清亮!”

据我所知:王源自打参加工作就­干­供销,先当采购员,后当库房管理员,其间当仓房的头目,工人们戏称为“库头”。从他手上花出的采购资金何止千万,可他却常常为自己家买5分钱一斤的酱油而犯愁。他管的库中有水泥,有煤,有各类五金工具,可用我二姐的话说:“他连一个针嘴儿大的东西也没给家里拿过!他不拿,你谁也别想拿。就是厂长来了,手续不全,他照样给人家黑着脸办难堪。”

他当采购员时,科里几乎没有人愿意跟他一块出差,因为他出差就一个目的:给厂里办事。一旦事办完,立马就要回厂。同行的人说:“王师,来一趟不容易,咱在城里转一两天看看风景,怕啥?”王源就黑下脸来:“那不行,出差还能旅游?你回不回?你不回我回!”说完,拎着包就走,搞得同行者面红耳赤,他却不以为然。回厂后,将出差时的车票一张张整理,其中哪怕有一张不是办公事时用的票据都要拣出来撕碎。

记得有一次大姐劝他:“王源,你公私分明,我赞成。但也不能太过分,老让同志们难堪。你总得维持一下别人的面子嘛!”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