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格老子四川人 > 第14节:5.幽默是川人的一张精神名片(1)

第14节:5.幽默是川人的一张精神名片(1)

同样,不知是不是诸葛亮屡出祁山去攻打人家的缘故,蜀人也很好战,但他们往往好的是口水战。比如说,他们会和外省人因为哪里的武侯祠最知名而争得面红耳赤。在四川无处不在的茶馆里,四川人的口头论战更是随处可见。除了打牌,不喜欢帝王将相的四川人特别好谈国事,大概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不至于在安逸滋润的生活里面沉沦下去。四川人喜欢舌战群儒,是出了名的,这大概得归功于其偶像诸葛亮曾经舌战群儒的光荣事迹。

不管怎样,当你听四川人说话的时候,当你看见武侯祠的香火和茶馆依然热闹的时候,也许会恍然觉得,四川人仿佛还生活在一个三国的时代,而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其实刚才还在面前喝茶,只是起身去解了个手而已。

5.幽默是川人的一张­精­神名片

在大地震刚刚发生后不久,四川人的幽默,在语言上的天赋,立即让所有关注灾区的人眼睛为之一亮。用卢跃刚的话来说,"四川人的心弦不知被何方神灵拨动了一下","源源不断的幽默犹如天外来客,创造了一个想必是任何人类自然灾害史都没有记录过的奇异景象。"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来的幽默短信、段子成了四川人­精­神的象征。在百度搜索"地震中的四川人""地震中的川人­精­神",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与幽默、段子有关。

在这次举国哀伤的汶川大地震中,面对巨大的苦痛,川人并没有丧失幽默与豁达的语言天赋,他们创造出了许多令外省人甚至外国人大为吃惊的段子。人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川人在如此逆境中还能泰然自若,还能谈笑风生?

不仅如此,在大地震36天后,四川人还即兴创作了一出特异的行为艺术轻喜剧,将四川人的幽默推向了Gao潮--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一村民的大肥猪,被空军战士拉了出来,这只大难不死的猪在废墟下,全靠自身的肥膘和吃黑木炭支持了36天。此事感动了四川无数网民,望着一身黝黑,已经瘦得见骨的猪,网友决定赠大名"朱坚强",小名"三十六娃",地处成都附近的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决定将其当成活体收藏品,向社会庄严承诺为其养老送终。

此消息一出,即有网友诗兴大发,仿满江红作词一首:"怒鬃冲天,猪圈处,地震终歇。抬望眼,仰天悲号,壮怀激烈。三十六天木与土,二百余斤膘和­肉­。转眼间,瘦了壮年猪,空悲切。终有日,重见天;饥饿恨,今时灭。坐上车,且到博物馆去。壮志饥餐玉米饼,笑谈渴饮矿泉水。从今朝,起名朱坚强。永不悔。"

只要有四川人存在,空气中就会充满了快乐,这个世界就不会寂寞。

对大地震中的这种现象,卢跃刚在《大地震面前的四川人》一文中做过­精­辟的分析: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