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五哦一声,那条锁好大的劲道,我看这个环子也不少。
我点点头,其实环锁都差不离,锁诀中说过,一环套天地,二环套炽日,三环套明月,四环套繁星,五环套水火,六环套风雷,七环套山川,八环套地理……
(注:三环套月之说即来源于此)
黑老五听得有些不耐烦,兰丫头,别光在这背书,赶紧动手啊,我倒要看看里面套着什么
桑佳慧说,挺有意思的,让兰兰继续说说。
黑老五一瞪眼睛,说啥说,弄出个百八十环,把我这老命都得套进去。
我一笑,五爷爷,环锁诀也就到四十八环,再多就没有了。
黑老五说,管他四十八还是八十四,丫头,赶紧拆吧,我就想知道这里套着啥?
当时我也想尽快开解,就伸出两手进去摸索起来,数来数去,发现球体共有四十八只钢环。
我立刻心里一紧,脱口就说:“哎呀,这个不能拆啊。”
桑佳慧忙问为什么,是不是难度太大。
我咧咧嘴,不咋难,不过它真是四十八环。口诀里说,四十八环套人命。
他们俩都是一愣,忙问我怎么讲究的。
我看着黑老五,五爷爷,这个钢球有四十八环,是以六八之术拼契在一起的。
黑老五立刻反应了过来,六八之术!艹的,那是绝门机关啊。
见桑佳慧不明白,我和黑老五又给她解释起来。
在中国古人眼中,将自身所处世界分为六正向,即上、下、前、后、左、右,如果用一个立方体来形容,就是它的六个面。其中每三个面交接处又构成一个顶角, 共是八点,叫做八斜向,也就是对角线。六面与八点,正斜十四向,涵盖了空间全部方位,取一个如封似闭的含义。古代六和与八卦均脱胎于此,不过那些属于平 面,还没有达到立体的感觉。
一般锁具或者机关,非常忌讳六八之术,尽量慎用四十八数,意味着上天遁地,左冲右突,都无法逃脱,是典型的绝门机关。一旦破拆,机关必然启动自毁,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凶险。
望着眼前的金属球,我们都犯了难,是拆还是不拆呢?
拆吧,立刻能看到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但离彻底了账也就不远了;不拆吧,九死一生到了这里,还弄个看得见吃不着,又实在不甘心。
三个人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黑老五捻着胡子,绕着铁箱兜了好几个圈子,最后恨恨地说,大不了就是个死,都到这地界儿了,还管那许多。
他一拍我的肩膀,丫头,拆,临死还能瞧瞧稀罕玩意,我老头子这辈子也算有点意思了。
桑佳慧抓住我的手,轻轻一捏, “兰兰,拆吧,满清既然制造这么宏大复杂的地下机关,无非就是要保藏里面的东西,或许是什么惊天的大秘密呢,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应该打开看看。再说了,咱们未必就逃不出去。”
本来我就好奇,再听他们这么说,心中立刻坚决起来,咬了咬牙,将挎包从脖中摘下,“好,那我拆。”
黑老五和桑佳慧同时点点头,又稍稍退后一步,给我留出足够的空间。
我打开挎包,仔细拣出十四根挠针,摸索着分别Сhā入球体的六面和八点。又蹲下反复看了看,简单调整几下,校准精确方位。
钢条彼此串联咬合,连接镶嵌处暗藏无数扣轮、咬齿和飞线,十四根挠针正好Сhā进这些结合点。
手指分别弹击几下,觉得够紧实,我又取出那根超长的驴胶丝,分别穿入挠针尾端的洞眼,使劲打了一个死扣儿,将其全部紧紧拴在一起。
要知道,环形锁与球形锁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尽量要求同步破拆,以免各部位受力不均,造成锁芯内部的走形变位。
见一切准备妥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断屈伸着手掌指节,不错神地看着白钢球锁,心中暗暗算计着破拆的步骤。
估摸问题不大,我快速伸出两手,分别以拇指、食指掐住上下两根挠针,左手沿顺时针方向拧动1圈,右手拧动2圈。
听到里面传出细微的咔咔声,我顺势一抹,分别又捏住左右两根挠针,各顺时针拧动3圈和4圈。随后,右手前提,左手后撤,捏住前后两根挠针,各顺时针拧动5圈和6圈。
两手进行开解时,虽拧动圈数不同,但各有快慢,尽量保持同时入手,同时松手,力争造成球体内部的机关不会发生轮转偏移。
见六面开解得还算成功,我心里立刻有了底,按照这种手法,又顺利地解开了八点。
至此,这个白钢球锁算是彻底解开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以超快的速度解开驴胶丝的死扣儿,用力一拽,将十四根挠针通通拔了出来,然后猛向后退,缩在黑老五身边,瞪大眼睛瞅着金属球。
初时白钢球毫无反应,但仅仅过了片刻,便开始缓缓转动起来,并越转越快,犹如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里面不时夹杂着各种销器零件松脱开合的异常响声。
我紧紧搂着桑佳慧的胳膊,看得有些发直,也不知道要转到什么时候。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白钢球突然停了下来,紧接着传来咔嚓嚓一阵轻响,钢球正中如切西瓜一般裂开一条缝隙,两侧钢条依次下滑倒去,那条缝隙也越来越大。
开了,开了,黑老五猛地喊了一嗓子,我们三人快步上前,低头向内看去,就发现钢球里面平平放有一只瓷盘。
还真是没想到,努尔哈赤在故宫下面建造地下暗室,竟然只是为了藏一只盘子,莫非这个盘子真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
想到这里,我蹲下身子,凑近仔细观瞧。黑老五和桑佳慧也抱着同样心理,三人脑袋顶着脑袋,眼都不眨地盯着瓷盘。
眼前瓷盘跟家里吃饭用的碟子差不多大小,转圈盘沿起伏不定,好像一片片花瓣,盘心正中印满了淡青色的花纹。
那是一片连绵的高山,山中隐约可见若干亭台楼阁,看着异常逼真,竟然跟贴了一张照片似的。
我瞪大眼睛瞅好半天,除了感觉挺好看,倒没觉得有啥特别之处,可身边的黑老五目光渐渐发直,自言自语地说:“这…他妈的太。。。太有意思了吧,青。。。花瓷啊。”
桑佳慧伸手轻轻一摸,“嗯,确实是青花。”
黑老五脸色阴沉的厉害,“桑丫头,以我老头子鉴宝的眼力,这是青花山水花口盘,康熙年间的绝品。”
桑佳慧身子一震,急忙问道:“康熙…可……五爷…”
黑老五吸了口气,挥手让桑佳慧别吱声,伸手轻轻取出瓷盘,翻转过来露出盘底。
桑佳慧急忙将油灯凑近,灯火下,就见盘底中心纵向写了四个蓝色的繁体字。
那些字比划超多,我一个都不认识,扭脸问黑老五:“五爷爷,上头写着啥。”
黑老五眯着眼睛说,“这是落款,写的是“ ‘墨文堂造’ 。”又用指头抹了抹, “没差儿,肯定是康熙青花。”
一直听他们讲个没玩没了,神色还古古怪怪的,此时我忍不住Сhā嘴说:“康熙我知道啊,是清朝的皇帝,这是清朝的地宫,很正常呀。”
桑佳慧叹口气,回身轻轻拉住我的手,“沈阳故宫是努尔哈赤入关后修建的,康熙是他后面的第4个皇帝,也就是重重孙子,中间隔了快100年…”
说到这里,桑佳慧望着那只瓷盘,慢慢地说:“兰兰,你好好想想,地宫下面怎么可能藏着一只康熙年间的青花瓷盘呢?”
下部开头,简单说说。
初时桑佳慧怀疑机关曾经给人破掉,里面的宝贝被掉了包,但是我和黑老五坚决否定,这个白钢球锁是以六八之术做成,独一无二的绝门机关,如果有人破拆偷换,开解之后势必造成机关损毁,牵连其他更多,所以肯定没有人换过, 只能解释为,地宫修成时,就放进了这个瓷盘。
穿越,康熙年代的人穿越回努尔哈赤年代,将这个瓷盘交给努尔哈赤放了进去?
当时,我们只能给出这个答案!
至于内情如何,下部分解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