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之黄巾再起 > 第四十二章官宦之争

第四十二章官宦之争

朝廷岁入大减,才会出现‘田野空、朝廷空、仓廪空’的景象,各地起义事件不断出现。黄巾起义只是对汉朝廷打击最大的一次而已,而且远远没有结束。”

朱铉思忖:“既然是外戚、宦官两党相争,这官僚与儒生掺和的什么劲?宦官不去对付外戚,却拿党人出气却是为何?”便问陈平:“那宦官为何与党人结怨?”

“此事说来话长。”陈平总是那么不厌其烦,朱铉但有所问必要解答清楚:“官僚和儒生是两党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也是最可怕的一股势力。

东汉初年,光武帝整顿吏治,利用兴办学校和乡堂里选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士族大户的子弟任职为官。这样,就为儒生的入学大开方便之门。顺帝时修起太学,儒生数量发展极快,到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增至三万多人。各地儒生数量更多,在郡国和私人­精­舍中就学的人数,至少也有七、八万人。这些儒生中有豪家世族的子弟,更多的是中户人家的子弟,官僚皆从儒生中选取。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他们任人唯亲,裙带成风,使官吏选举制度更加流于形式。河南尹田歆奉命选举六名孝廉,实际上早已内定五名,所以当时人说:‘现在当官,靠的是财与势之力’。宦官掌权时,他们的‘子弟亲戚,并荷荣任’的现象更为严重,这就更加堵塞了儒生求官的道路。因此,加深了儒生同宦官的矛盾。

党人首领李膺是个敢于主持正义的有骨气的人,他不怕威胁,与宦官集团针锋相对。李膺当了司隶校尉以后,执法如山。桓帝宠信的宦官张让有一个弟弟叫张蒴,他任县令时不但贪污勒索,甚至残杀怀孕的­妇­女。张朔听了李膺的厉害,吓的逃到了洛阳他哥哥家了,李膺亲自带人来到张让府中,将张朔逮捕入狱,审讯属实后,当即处决。此后,所有的宦官,都是谨慎恭敬,甚至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节假日也很少出宫。桓帝觉的奇怪,问他们怎么拉?他们一起叩头哭着说:‘我们都给李膺搞怕了。’

官僚同宦官的矛盾更大。官僚大都是世族地主,他们世代为官,经济基础雄厚,政治力量强大。如杨震四世为三公,袁安四世五人为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全国,权势倾天下。这些官僚以‘清流’标榜自己,对宦官及其门徒的‘浊流’是看不起的。所谓‘清流’是指以儒学为正宗,凭着孝廉、征辟、策对等正途做官。在这一点上,官僚和儒生的看法和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宦官。”

朱铉方才明白:“争来争去,全是为了权和利啊!如此争斗,谁来管百姓疾苦?”

“正是如此!”陈平感慨:“他们为达到自己势力的快速膨胀,就拼命的兼并土地,增加赋税。百姓莫说安居乐业,就是养家糊口都难,如此这般怎能不反。”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