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与苏格拉底吃早餐 > 与苏格拉底吃早餐 第五章(4)

与苏格拉底吃早餐 第五章(4)

这种疾病以隐喻或者说是以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倾向,在一本书中曾经进行过著名的分析。这本书我一会儿就将谈到,而它的作者是与伊莱恩?斯凯瑞几乎同代的美国人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但在这里,我首先要谈一谈曾最令我感到震惊的一次电台广播节目:一个儿童­精­神病专家正在描述她曾经治疗过的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在4岁的时候,­性­格发生了巨变。在这之前,他是一个阳光、开朗、活泼而且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然而一夜之间,他就变得孤僻、闷闷不乐而且沉默寡言起来,这种状态持续了4个月。这个小男孩的父母曾经寻求过很多医学专家的帮助,但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次电台节目中,这位儿童­精­神病专家和这个小男孩进行了以下对话:

你觉得自己哪儿不舒服?

沉默不语。

你能告诉我你自己认为患上什么病了吗?

我不能。

你能,假如你想的话。我不会生气。

你没有足够的纸。

这个儿童­精­神病专家看上去非常疑惑。

看着,我这里有很多的纸。你想要多少呢?我这儿还有彩­色­的蜡笔,你想要画一些什么东西吗?

这个小男孩拿起了一张纸,从上到下画了一条线。接着他又拿起另外一张纸,重复了一遍同样的事情。然后他把两张纸接在一起,所以那条线就可以从一张纸延续到另外一张纸上。之后他拿起了第三张纸,画下了第三条线,并把这张纸放到了第一和第二张纸上所画的那条线的位置下面,然后一次又一次做下去。直到所有的纸张都用尽了,这个小男孩才停下来。这个­精­神病治疗专家的地板上摊满了由彩­色­蜡笔所画出不间断线条的纸张。“到那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个儿童­精­神病专家在节目里说,“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患上了绦虫病。”

在这个儿童­精­神病专家所提供的趣闻里头,疾病剥夺了这个小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他在这种形象化的描述中表现出的半神秘状态,使这个小男孩几乎已经成了人世间一个超自然的神灵,他成了疾病的传声筒。即便你没有在这个故事中感受到其所蕴含的那种超自然的感觉,那它也蕴含着另外一种感觉。当我们厌倦与我们身上的疾病抗争而变成它随意选择的牺牲品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但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中,患癌两年而成功治愈的苏珊?桑塔格却辩论说,似乎是人类的一种特­色­,人们总是以相反的方向来阐释事物:我们认为,疾病是这个人自身的一种表达—“你得了什么病,就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其说把疾病完全当成一种彻底的生理现象,认为其完全是由病原或者流行病所引起,倒不如这样来考虑:我们可以将疾病与个人品格联系起来,有些人生病能反映出他们的品格低下。或许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当你去见医生的时候,你会隐隐有种担心,因为医生不仅能够诊断出你的病情,而且还会从这些病情之中推断出你的­性­格。例如,身体的循环系统不好,意味着你是个态度冷淡的人—缺乏人­性­的温暖;患上癌症,意味着你总是吃动物内脏。最终都是那些长久被压抑的因素发散了出来—而且是以一种最为残忍的方式,所以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你的疾病都泄露了你的秘密。我们虽然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对其却并没有深入了解。16世纪曾流行一种情绪理论:比方说,假如你脾气很臭而且黑胆汁过量,那你就是一个忧郁症患者,这是一个既能够表现你的­性­格,也能在同样程度上表现你健康状况的词汇。这个理论的现代版本所表达的信息是:假如你真想要去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那就不必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医疗档案就行了。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