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问童武:"既然你把本官带到这里,看来你早已怀疑董非。这血手印和剔骨刀,你早就知道了吗?"
童武:"小人也是刚看到,之前并不知晓?"
苏轼追问:"那你是怎么怀疑到董非?"
童武对旁边一个小厮道:“快去唤刘二。”
稍顷,家丁刘二赶来。童武:“你将寿筵那晚所看到的,详细说与苏大人。”
刘二老实地:"是,是,大人,那晚寿筵过后,童管家派我等收拾残局,收拾妥当后便回屋睡去,半夜突然内急,便起身入厕,不想却看到...
夜深人静,月光凄冷。
刘二入厕出来,正要回屋,路过假山旁,突然一人从墙头翻了下来,刘二忙闪身假山的阴影里,看着那人,那人匆匆跨入回廊。借着月光,刘二看到那人正是董非。董非左右张望,不见有人,推开窗户,翻窗进了厢房。
刘二脸上有些诧异。
苏轼:"你说那董非从外翻墙进来。"
刘二:"正是。起初小的也没在意,只是第二天才得知,张老板在路上被人谋害。小的就将此事告诉了童管家。”
童武:“小人将这前前后后仔细想过,自然想到了董非。张三元向我家老爷借千两银票时,董非就在一旁。"
周聪看没人注意自己,悄声退了出去。
苏轼不动声色:"照你这么说,杀害张三元、打伤你家员外的必是董非啦。"
童武:"小的不敢枉断,还请大人明鉴。"
苏轼若有所思。
苏轼和墨郎从童府出来。墨郎忍不住提道:"老爷,我们现在就去府衙,让捕头们去把董非抓来。"
苏轼却道:"哦,为何要抓他?"
墨郎急道:"这不是明摆着吗?从他住过的房间里搜出凶器,上面还有他的指纹,人证、物证具在,这还会有错吗?"
苏轼笑道:"从表面上来看.正如你所说。可是你却怎么知道凶器上的指纹一定是董非的?"
墨郎哑口:"这...那间厢房除了他就没人在住过,不是他的,又会是谁的?"
苏轼捋了捋胡须沉思道:"这里的破绽却是不少啊。"
墨郎一愣:"破绽?是什么破绽?"
苏轼却突然发现:"咦!周师爷呢?"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