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东坡判案 > 杭州府平冤(16)

杭州府平冤(16)

董非肯定地:"不会有错的,我亲眼看到刘喜从张三元的尸身旁逃走。"

沈立怒道:"大胆刁民,为了推卸罪责,随意栽赃嫁祸,这大堂之上岂能容你翻云覆雨,来人呐,与我用大刑。打死这不知死活的。"

衙丁抬上夹具。董非急喊道:"大人,小民句句是真,我敢拿脑袋担保。"

沈立怒喝:"你以为你的脑袋还长在脖子上吗?与我用刑。"

董非急道:"且慢!我问大人三个问题,大人若能回答得出,小人甘愿受刑。"

沈立:"本府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花招。说!"

董非:"其一,大人既然认定是我杀了张三元,那我随处就可将刀扔进湖里,­干­嘛要把刀带回童府,还藏在床下。若童府的家丁一旦搜出凶器,岂不是自找苦吃。其二,大人咬定是我杀人,大人在我家可有找到那千两银票。其三,张三元临死前写的'文'字,和我董非有何关系?"

沈立愣住,一句也答不上。此时堂外听审的百姓也不由交头按耳,都认为董非说得有理。

沈立毕竟老道,自找台阶:"刁民董非,你杀害张三元证据确凿,不过本府给你一个补过的机会,只要你招认,本府可考虑从轻判处。今晚给我好好想想,明天再来答我。退堂。"说完,急匆匆下堂而去。

"咣"一声沉重的铁链撞击声,一名狱卒打开了牢门。苏轼随着狱卒进到地牢里。尽管墙上有火把,监牢里仍然昏暗无光。潮湿的过道,透出一股令人作呕的­骚­臭。狱卒提着狱灯照着湿漉漉的地面,引着苏轼往里走。

狱卒向最里面一间牢房一指:"大人,最里面那间就是关刘喜的地方。"

苏轼:"劳烦了,我自己过去就可以。"

狱卒:"那好,属下就在门外,有情况,属下会及时赶来。"

苏轼点点头。狱卒转身离去。

苏轼走到牢房不远处,发现一个人跪在地上正给牢里的刘喜喂饭。仔细一看,正是刘老运。苏轼站在一处昏暗的角落里,静静地听着二人的对话。

刘老运:"父亲,你多吃点吧,这几日,你又瘦了。"

刘喜笑着说:"我已经吃不少了,能吃到我儿亲手做的饭,为父知足啊。"

刘老运:"从小到大都是父亲给孩儿做饭,象今天父亲吃到孩儿做的饭,只怕日子也不多啦。"

说着,眼眶里又止不住地湿润起来。

刘喜:"莫哭,莫哭。"说着,自己的眼泪倒先滚了下来。

刘喜:"儿啊,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不可能事事顺心,按说我也该知足了。可说老实话,我不甘心啊,为父还有许多心愿未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