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蝶双飞 > 蝶双飞 第二卷 第一章

蝶双飞 第二卷 第一章

淦国,阏都。

盛夏时节,天近正午,高炽的艳阳,消融了阏都最繁华的商业区云贾大街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盛世景象,就连他时烈烈生风的商幡酒旗也都招展得有气无力。正是需要纳凉避暑的时际。

街头酒馆里,贩夫走卒,旅人客商,捧一杯淦国特产的冰镇梅酒,消消暑气,顺便用些羔点填饱肚子,吃饱喝足,又是闲暇的磕牙时刻。

“几位,听说了么?今年的泼水圣节,咱们的王上将会走上望月楼头,和咱们君民同欢。而且哟,宣相大人亦会首次公开亮相。”

“宣相?可是那位‘少相’?”

“除了他,还有谁人能担此美誉?”

“三哥,听说咱们这位宣相爷年纪极轻,是也不是?”听着几位客官的交头私语,顶着一个艳丽酒槽鼻的跑堂小二特地凑到店里一角,问得是一位常年盘踞那里的熟客。

三哥状似深沉地捋须一笑,答:“这个自然。没听有人称宣相为‘少相’的么?正是因他年纪太轻的缘故。据传,当年宣相荣登金科榜首时年方十六,不及弱冠,真正正一鸣惊人。”

“十六岁中状元?这么说宣相不只是咱们淦国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大人,还应是最年轻的状元爷才是。”邻桌有客凑话道。

“对极了,”三哥仰头一杯好酒,“宣相虽然年轻,但满腹雄才伟略,十八岁即因助王上平定良西之乱,而封为辅相,后又因助当时的老相爷肇相安抚了滋事的天苑举子,名声大噪,所以肇相在年老归隐前力荐宣相接任其位。朝廷有些老臣不服,以死谏拒。亏得王上英明,给宣相三月考察之期,三月考察期间若政绩平稳,则顺利接任;若有失仪失能、表明宣相不堪重任之事发生,则自动请辞。那三个月,可真是过得­精­彩纷呈,老臣们制造事端不断,而宣相却是应对自如。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使得那些老臣不得不俯首叹服。”

“何事,发生了何事?”这一张桌上子,已围了不下十颗兴味盎然的人头。

三哥故意沉顿少许,扫着诸人焦切的神情,微微一笑,举杯呡一小口,悠然道:“诸位听说过良南王呗?”

“当然,”有人答,“他和当年起兵作乱的良西王乃一母同胞,是当今王上的幺弟。”

“对极了,”三哥拨须点头,“这位良南王在其兄谋反被赐鸩后,也曾一度欲起兵作乱。岂料刚刚着手部署,即已被王上获悉,朝堂之上,众臣众口一词谏王上出兵围剿,格杀勿论。惟独宣相爷,他言说‘先前良西之乱为期近五载,使得我淦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现天下初安,百废待兴,若再大举出兵,动起­干­戈,必又会使黎民流离失所,失命伤财,不知又将徒添多少无辜冤魂。且良西之乱期内,良南王为了封地内百姓将士­性­命,不曾响应其兄,今有异变,必是有小人从中挑拨生事。臣愿请命,轻骑简从,赴良南王封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不能使其回心转意重归吾王,臣愿拿项上人头以祭苍生。’”

“啊?”此刻,整个酒馆的人都围拢了过来,听到此话,无不忧形于­色­。

“唉!宣相此言一出,那几个老臣岂肯放过这等良机,纷纷上前附和,劝吾王暂缓发兵,一切等少相走一趟再做定夺。纵算我等凡夫俗子也应明白,少相此去,劝成劝不成尚在其次,闹不好才踏上良南王封地,即可能被弑,你们想是也不是?”

众人附和:“是,太险了,宣相是否过于激进?”

“太欠考虑了吧?”

“不是说君子不涉险地?”

三哥一迳道:“咱们的宣相爷翌日便轻车简从,奔良南王封地而去。二十日后,毫发无伤归来,带回了良南王加盖王印指印的血书宣告:‘吾发誓自即日终生效忠吾王,绝无二志,若再滋谋乱犯上之心,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若有在臣弟耳边聒噪挑唆者,臣弟必挖其心肝,奉至王前。’而且,一月之后的王上寿辰之日,良南王只带百余亲兵亲往贺寿,送上了东海夜明珠以祝吾王寿与海齐。”

“啊?”

“喔!”

“啧啧,难以置信!”

众人惊叹之声不绝于耳,声浪此起彼伏,大有要将这小小一家酒馆给掀翻开来的态势。

“三哥,但不知咱们宣相爷是如何劝得良南王偃旗息鼓的呢?”

三哥摇首道:“良南王封南远在边陲,消息不似京城这般流通,宣相如何劝得良南王,咱们也只得各凭想象地揣测一番了!”

“听说咱这宣相爷不止文才出众,连人才也是顶好的,是么?”有外乡客问。

三哥眼放异彩,道:“据说,宣相的人才连咱们天纵英才的王上也要逊­色­三分呢。华美俊雅,直似谪仙下界呐!”

众人又是一波惊叹的声潮,一时间恨不得当下即是泼水圣节之日,能远远一睹他们那位神人相爷的风采。

“三哥,您是如何得知这其中许多内幕的呢?莫非三哥在朝中有人?”小二不无艳羡地问。

“天机不可泄露也。”三哥喝尽最后一口,在众人挽留声中飘然而去。

小二意态痴迷,问身边的一人:“你们说,那宣相的人才真有三哥所述的那般好吗?”

“人才好与不好谁也不知。但对咱们百姓却是真的好,他在任这三载中,治水患,减税赋,兴农商,废除株连制,哪一样不是与咱们息息相关的大好事?别的不说,就单凭他敢当街杖责那个恶迹昭彰的才国舅,胆­色­正气便无人可比!再说如果没有相爷,你这小二不也早到关外为奴了么?说不定早就冻死在那冰天雪地里了!”

“是,是……”闻言,小二手脚麻利抹拭地起了桌子。若不是那位宣相爷将株连制度给废除了,他这个昔日吏部尚书家的家奴,早在吏部尚书因贪巨款被查抄时,发到边疆终身为奴去了,哪还有眼下这般与人闲嗑打牙的悠闲日子。

*****

“这一幅《春日》可是出自宣卿的手笔?”淦王勒瑀负手背立,目注悬于墙上的一幅水墨丹青,似颇有兴趣。

宣隐澜恭首作答:“禀王上,此乃臣妻所作。”

“呃?”勒瑀扬眉回首。肤如浓蜜,眉如修刀,凤目狭长,瞳­色­墨绿。“原来丞相夫人也是个才女,落笔洒逸,境意不俗,字也写得好,蕴珠涵玑,秀丽出尘。”

绿眸盯住臣子的­精­致五官,“看来朕的宰相夫人才貌双全,与朕的宣卿是天生一对了。这词也是夫人所作吗?”

“词是臣无意写在纸上,被夫人见了,才按词中的意境绘成这幅《春日》。不过是臣夫妻间的小谑,让王上见笑了!”

“哈哈……”勒瑀长笑,“人都道宣卿为我淦国三百多年来第一少相,不意竟连爱卿的闺房之乐也是如此风雅有趣,实在让朕羡慕得紧。”

宣隐澜敛眉垂目,气定神闲,暗里却恼这淦王的久驻不去。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勒瑀口诵画上词句,一双妙转凤目却牢牢罩住他风华绝代的丞相大人,道,“宣卿好福气,定是见过这等悠闲妙哉的好景,才写出这等悠闲妙哉的好词。朕在深宫之中,终日所见,全然是金堆银砌,树不成树,花难成花。”

“启禀王上,这词并非臣所作,而是臣故乡的一位先人留下的。”乖乖,可不敢再剽窃秦观老爷子的大作,不能因为人家老先生们不可能出来指证,而一味欺负人不是?

“宣卿,你在想什么?”

“啊?”宣隐澜一惊,适才神思一恍,不曾注意到淦王站到了跟前,惶然向后退了一步,道,“臣在想如果王上认为整日在宫中呆得烦闷,不妨走出宫门到郊外一游。臣指的不是如秋猎那般大排场,而是带上两三近侍,便衣出游,不但可以尽情领略自然之美,还可顺便体察风俗民情。”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