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中国男 > 贤人第十八:范旭东(1)

贤人第十八:范旭东(1)

企业家的现代含义

范旭东(1883~1945),中国实业家。原名源让,字明俊,又名锐,湖南湘­阴­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14 年起先后开办久大盐业公司、永利制碱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曾任中国化学会会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范旭东的企业是成功的。据说,在永利碱厂工作过的老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仍充满着对他的怀念。老人们说:“永利碱厂工人们最得意的有两件事,一是凭着永利碱厂的厂徽可以在南京的商店里赊账,因为商家知道永利碱厂的工人有钱,不会赖账。厂徽的背后有编号,也不怕找不到人。二是厂里发给每家一台华生牌电扇。”

无论是当时人感受、观察,还是后来人分析、认知,我国现代史都是一部动荡不宁的历史。在这种动荡的时代要想做企业,几乎千难万难。当代企业家动辄说,他们的生存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离不开党的领导。那么在清末民初、军阀混乱、抗战时期等乱世中活动的企业家们又能如何呢?如果还原当时企业家们的生存环境,可以说那是如今矫情或幸福着的当代企业家们的神经心智不堪承受的。但我国现代最初的企业­精­英们不仅经受了最险恶的新生之旅,而且给历史提交了一份后人至今无法企及的答卷。

当范旭东留学日本回国的时候,贫穷的身世和较好的人脉资源似乎注定他要及时兑现人生成功,就像今人在形格势禁的市场体制生存中勇攀成功生活之路一样。范旭东出生于湖南湘­阴­东乡的一个书香门第。六岁时其父去世,家境贫寒,全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九岁时,其长兄源濂任私塾教师,他得以继续求学。后来考取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期间跟兄长的老师梁启超接触,回国后恰逢辛亥革命后的政局动荡。梁启超和范源濂等人都在民国政府里担任要职,范旭东由梁启超推荐到天津制币厂任总稽核,1912年 7月,范旭东在北京政府农商部任职,1913年,由于兄长的帮助,三十岁的范旭东被北京政府派往欧洲考察盐务。

这几乎是事务官、政务官的必然道路。这样的官宦生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欧洲近一年间,他参观了欧洲大陆各国矿盐产地和沿海盐场,次年,回国后向当局提出了改革盐政的建议,主张取消专商、废除引岸、改良盐产、统一税率。但他的建议被束之高阁,对官场黑暗厌恶不已的范旭东很快做出了选择,辞去公职,放弃优裕的生活,离开政治中心北京,从头开始创业。

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 85%的盐不许用来喂养牲畜;可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 50%的盐供人食用,中国人因此被称为“食土民族”!中国人的民间传说、乡野童话中也称某种黑泥巴是能治病的又咸又香的仙丹妙药。1914年冬天,范旭东一个人来到天津塘沽。这个曾受到八国联军洗劫的海边地带仍是一片凄凉,不过,盐碱遍地,无边无际,如冰似雪,一片晶莹。范旭东后来曾对陈调甫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不能树立发展祖国化学工业的雄心,那就太没有志气了!”他在附近荒凉的渔村中,开始了研制­精­盐的试验,终于将粗黑的海盐变成了雪白的­精­盐,氯化钠的含量达到了90%以上。1915年 6月,范旭东集资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从厂房设计、资金预算、设备选择直到机械安装,他事事到场。8月正式投产,产品商标定为“海王”。1916年,第一批国产­精­盐运往天津销售,揭开了中国盐业史和重化工业史上新的一页。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