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14年到 1945年,范旭东在我国近现代重化工业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用几口铁锅建造了精盐厂,第一个办起制碱厂、烧碱厂,第一个创建了硫酸铵厂,第一个建立全国精盐协会,第一个在川西南开辟出新的战时化工基地。毛泽东曾说中国近代工业,有四个人不能被忘记,范旭东正是其中之一。称范是中国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实非过誉。有学者谈论范旭东的筚路蓝缕创业历程:“诸如筹资融资之艰难、技术基础之薄弱、专业人才之匮乏,以及股东目光之短浅、外商挤压之蛮横、市场发育之病态,等等,实令后人难以想象。其间,范旭东曾因盐场建设进度延迟而被董事唾骂,因有了‘名气’而遭军阀绑架勒索,因产品畅销而面对卜内门公司(曾为英国最大化工企业、世界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的不正当竞争,直至逝世前呕心沥血搞出的宏伟计划,在宋子文、孔祥熙的钩心斗角中不了了之 ……”
范旭东是在传统中国盐业的势力范围内争取一个人创业的自由,那里面有盐警、盐商、盐官等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以及官府的盐业管制体制,比如引岸制,即官府把食盐的运销特权转让给大盐商,盐商们便以包买包销的手段控制了盐业生产和销售市场。盐商们持有官府发给的引票,在指定地区卖盐。范旭东能从中为新生的现代盐业搏击出一条道路,从没有政策环境中顽强地生长出来,几乎有“凿空”之功。
这个从传统体制中挤出来的企业家,在一穷二白的现代国民生活面前,几乎是一个战略家。他生产出了现代国民可食之精盐,但面对外人所说的“中国人只知道盐是吃的,不知道盐还能干别的用”,范旭东又向其他盐制品进军,如酱油业,最重要的,范自承:“我去欧洲考察以后,越发感到一个国家若无制碱工业,便谈不到化学工业的发展。我之所以先创办久大精盐厂,正是为下一步变盐为碱,然后再发展中国的制酸工业,孕育强壮的中国化学工业之母。”
1918年 11月,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召开成立大会,招募银元四十万。范旭东被董事会推选为总经理。但制碱比制盐更为艰难。外国人封锁关键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又缺乏资金,股东纷纷退出,永利几乎面临破产。1921年,为了摆脱困境,范旭东派陈调甫赴美考察,并委托他在美国物色人才,以高薪先后聘请了留美化工专家侯德榜和美国工程师李佐华,在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技术难题后,永利于 1924年 8月开工生产。但六年的设计安装耗资 160万元,出产的碱完全不合格,碱厂被迫停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垄断中国碱业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见永利公司受挫,趁机要求收购。1925年,各路军阀先后多次勒索已经“成名”的范旭东,在一次被绑票事件中,军阀讹诈久大十三万元之多。范旭东被救出后失声痛哭,感叹在中国办工业之艰难。
由于侯德榜等人的努力,制碱失败的原因被找出,1926年 6月,永利厂重新开工,每日生产优质纯碱达三十吨以上。8月,“红三角”牌纯碱参加在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一举获得金质奖。卜内门公司不甘心它在中国被永利取代,又使出了降价抛售的手法,范旭东利用中日两国市场的轻重缓急得失,成功击败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市场的企图。后来人把范旭东这种“调虎离山”或“围魏救赵”之策,当做商战成功的典范。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