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办起来之后,范旭东又开始着手创办制酸工业。1929年1月,范旭东向国民政府的实业部提交报告,计划发展纯碱、硫酸、合成氨、硝酸等工业。1933年 11月,范旭东正式呈文政府备案承办硫酸铔厂。1937年 2月,一座远东第一流的大型硫酸厂,在南京大厂镇顺利落成。日产硫酸铔二百五十吨,硝酸四十吨。范旭东把酸碱称作化工的两大翅膀,他为此说:“中国基本化工的另一只翅膀生长出来,从此海阔天空,听凭中国化工翱翔!”
但国际国内环境并不容许范旭东的民族工业发展战略。“七?七”事变后,当时在整个亚洲都首屈一指的“盐碱大王”范旭东和他的化工厂,因能生产化工产品和军需物资,让日本人心生觊觎。塘沽沦陷后,日军把“久大”、“永利”两厂包围,派出代表,要求合作,遭到严词拒绝,结果被强行接管。范说:“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为了不重蹈覆辙,范旭东决定南京硫酸厂搬迁,凡是可以搬动的机器材料、图样、模型都抢运西移,笨重无法移动的设备,则将仪表拆走,其余拆下投入长江。在西迁的路上,他鼓励员工说:“这不是逃难,是创业。”
从 1914年到 1937年,范旭东以个人的努力,打造出中国的现代基本化工业。在国难家仇面前,他重新创业,决心为中国再创一个化工中心。从头再来虽然“豪迈”,却是辛酸的。当时国民政府虽然答应给予贷款两千万元,但直到 1939年底才定下合同。范旭东从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由于日军的封锁,运往四川异常困难。1940年,驻越南的法军投降,范旭东途经越南的机器五百吨被日军拦截。其他器材不得不改由路程更长、路线更崎岖的滇缅线内运。为此,范旭东亲赴美国,购置载重汽车二百辆,又转赴仰光进行运输准备。虽然历经千辛万苦,范旭东购买的设备还是未能运抵四川。
范旭东选定的碱厂厂址设在四川省犍为县岷江畔五通桥的老龙坝,为纪念塘沽的事业,他将老龙坝改名为“新塘沽”。五通桥的盐源比不上塘沽,井盐跟海盐差别很大,塘沽的制碱方法必须改进。为了提高食盐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1938年 8月,范旭东派侯德榜等人到欧美考察,侯德榜不负厚望,经过五百次试验,新法制碱终于宣告成功。1941年 3月,范旭东*宣布将新的制碱方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侯宝林在相声里就说过侯德榜,“他做的碱疙瘩好吃。”
事业也给范旭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望。1938年起,范旭东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连任四届,得以再次接近政府高层。其间政府高官企图控制永利,以谋私利,都被范旭东拒绝。范旭东坚持了企业的独立性,却深受官僚资本的重压,因此他的企业一直惨淡经营。受设备、资金短缺的影响,在大后方的“永利”一直处在惨淡经营的状况,特别是在抗战形势最艰难的 1941—1943年,永利厂几乎被压垮,每人每月只发给白米三斗,每三口人才发一块银元的零花钱。但范旭东毫不气馁,而是眼光长远,拟定了战后的事业发展。1944年 11月,范旭东赴美出席在东美太平洋城举行的战后工商国际开发会议,第二年初,范旭东与美国华盛顿进出口银行商约借款,美方破例以优惠的条件借款一千六百万美元,只要中国政府担保,即可履行放款手续。但由于政府官员和部门的相互推诿,范旭东的借款建设计划“未予批准”。同年,范旭东以参政员的身份向政府建议设置经济参谋部,制定战后建设计划纲领,同样无人问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