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一头特立独行的猪(1)
面对面:
姓名:阮咸,字仲容
生卒:不详(比王戎略大,竹林七贤中年龄倒数老二)
籍贯: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家庭主要成员: 父亲:阮熙;叔父:阮籍;儿子:阮瞻、阮孚。
职务:散骑侍郎
特长或贡献:喝酒,弹琵琶。
操行评语:酒精面前,人猪平等。
阮咸: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阮咸有个著名叔叔阮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除了不会翻青白眼之外,别的基本上都与阮籍有共同语言。
阮籍会为一个不相识的女子早逝而哭得一塌糊涂,而阮咸在对女人的态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喜欢上姑姑家里一个鲜卑族小保姆,这小保姆的漂亮估计是刘亦菲的二次方。
阮咸母亲去世后,姑姑奔丧完毕也要回自己家里去,原来答应这女子不带走的,但她怕阮咸沉湎于女色不求上进,临走时还是要把那女子带走。而那女子其实也不想回阮咸姑姑家了,她就决定自己外出谋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外出打工。这女子也有很多种选择,可能是到北京当保姆,也可能是参加《红楼梦》剧组选秀活动,当然,也有可能去找芙蓉姐姐或者木子美,探讨一夜成名术,反正把阮咸急得不行,急匆匆地向别人借了一头驴,“得得得得”地去追那鲜卑女子。
母亲刚逝,人们见他服丧期间也追美眉,倍感郁闷。
有人问他:“你干嘛去追一个下等人?”
阮咸把眼一瞪——如果是他叔叔阮籍该冲人翻白眼了——说“你懂个屁,人种不可失”。
问话者的水平明显赶不上《开心辞典》的王小丫,阮咸瞪他一眼都算便宜了他。阮咸终于把那鲜卑女子追上了,穿着孝服的他,骑着一匹瘦驴,夕阳西下,抱得美人归,估计还哼着《夫妻双双把家还》什么的。
魏晋时期,流行一种从汉代传下来的民俗,就是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各家各户要把衣物拿出来晒一晒。
按理说,在七月灿烂的阳光里,把衣服拿出来见见紫外线,杀杀毒,顺便捉几匹虱子,挺爽的事。
但那时晒衣服却变了味,成了炫耀,也就是说七月七日是各家显示银行存单是花旗还是汇丰,是建行还是工行,是美元还是人民币的日子,你看,还没等太阳上早班,大户人家,就把绫罗绸缎,呼呼地往绳子上晾,一团一团的锦绣,在风中跳舞,煞是壮观。而那些贫下中农,只得把旧衣服很不情愿地作为绿叶给晾了出来。
姓阮的大家族,好几百口住在一小区,但住北边的人很富有,叫北阮;住面南边的人,都很穷,叫南阮;这与今日北京好有一比,北四环的房子永远比南四环的房子贵,幸亏我住在东边,房子不贵也不贱,不然真的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前些时候,有个房地产商叫什么华的(恕我不点全名批评)建议以后盖房子分富人区与穷人区,我靠,原以为这是他的独家创意,现在看来是抄袭老阮家的。
倘或盖几个富人区就可以“把绵羊与山羊分开”,那不如再盖一些监狱,把好人与坏人彻底分开。扯远了,还是回到阮咸身上来,他看到北阮的人把衣服挂出来炫耀,就把眼瞪得像牛铃,不无愤恨地骂道:娘希匹,真是浅薄,换芙蓉姐姐都不会这样做;真恶心,换木子美也不会如此折腾。
只见阮咸边骂边跑到屋里,找出一件粗布短裤,用一根比愤怒还要长的竹竽,把它高高地挂在外面。在一大堆绫罗绸缎中,阮咸的短裤一枝独秀,风越吹,就越酷——现在我们动不动就挂在嘴边的这个“酷”字,可能就是由阮咸之“裤”渐变而来的——北阮的人看不过去,就过来问阮咸:“你怎么挂了一条短裤出来晒呢?”
阮咸把眼一瞪说:“七月七,我也未能免俗,表示个意思吧。”
一不留神,阮咸又给我们贡献了一条成语:未能免俗。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