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做偶像老爸老妈 > 第18节:第三章 做个会管教的老妈(4)

第18节:第三章 做个会管教的老妈(4)

建议妈妈们只为孩子准备一个放置玩具的架子、一个鞋架及一个杂物桶等。让孩子自己筛选哪些玩具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玩完以后,一定要让孩子放回原处。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当然刚开始,孩子可能由于年纪小,不太配合。这时妈妈们可以用游戏的方法教导孩子把玩具放回原处。只要习惯养成,以后不用你提醒,孩子就会把东西放回原处。

3.常自律

妈妈可以一起和孩子制定一天的工作计划,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时,就会得到一个“印章”,取得若­干­数量后,孩子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父母亦可与孩子一起调闹钟,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孩子可每天观看工作清单,学会“今天的事今天做”。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当父母了解到孩子长处与短处,再按情况做出适当奖赏,让孩子从以成|人的赞赏作为标准发展成为自律。

4.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每次孩子出门玩之前, 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 妈妈们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当孩子大一点,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后,还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 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

5.找伙伴

儿童行为分析家们认为:从儿童6岁起,“伙伴”的影响力将逐渐超过家长,而“不教而教”的根本,就是利用假期及平时的双休日,给孩子找一个“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伙伴,让孩子跟他生活一段时间。

不过,在孩子和这个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把自己孩子贬得一无是处。当“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孩子领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妈妈们要做的是鼓励两个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几时做功课,几时打球,几时帮忙做家务,几时玩电脑游戏……相处久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就会从伙伴那里学到控制、忍耐与未雨绸缪的本领。

当然,这些方法的实施需要妈妈和家人的以身作则,因为每个大人都是孩子学习的范本。总之,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越早培养越好。当孩子成为一个不妨碍他人的人、友善忍耐的人、井井有条的人、生活自理且乐于助人的人、情绪正面的人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品尝到孩子成功的果实了。

责骂也有艺术

当孩子调皮捣蛋、顽劣不听话,或慵懒好玩而荒废学习的时候,做妈妈的难免会啰唆或责骂孩子。在某些妈妈眼里,责骂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俗话说:“不骂,孩子就不晓得厉害。”

话虽这么说,但从培育教导小孩的观点来看,怎样责骂大有学问!简单、粗暴的责骂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所以,责骂也要分轻重,不能对孩子说出伤害­性­的威胁话,打击孩子弱小稚­嫩­的心灵。

经常听见有些妈妈责骂孩子道:“这么调皮,怎么会是我生的孩子。”或“你不是妈妈生的,你是路边捡回来吧,快滚出去!”或者“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等。更有甚者,有些妈妈的责骂还带着否定孩子的意思,如“看你一无是处,将来只有去扫大街,真叫人担心!”或者“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这么容易的题目也做错,真丢人。”

也许,妈妈们当时这么说,只是在气头上说的气话,当不得真,但这类恶意的威胁话语,无疑就像一把刀子一样刺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因为孩子会在潜意识认为这些话是真的,孩子听来会大受打击。

孩子自从出生起,就非常依恋妈妈,渴望得到妈妈的疼爱。等再大一点,就会产生潜在的不安全感,认为没有妈妈,自己就无法生存,心理学上称为“基础不安”。可见,孩子是很在乎妈妈是否爱他的,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如果妈妈经常对他说:“你不是妈妈的孩子”,或是“妈妈不要你了”这类否定的嫌弃他的话,就会激起孩子内心的不安,打击之大有时是大人无法想象的。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