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是怎么做的呢?好饭菜要独吃、先吃;衣服鞋帽要父母帮穿、脱;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对父母却从不关心。父母生病不闻不问;自己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可是对于长辈的生日却是毫不知晓。
也许这样的孩子是少数,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这是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避免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根源就在父母的私爱和溺爱。“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大敌。所以,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涸、泯灭,我们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
瑞恩是加拿大的一个很普通的男孩。一次,6岁的瑞恩在读一年级时,听老师讲起了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
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就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两块钱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约合380元人民币)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瑞恩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他找到了妈妈。不过,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瑞恩的这个想法当成小孩子头脑一时发热的冲动。妈妈对瑞恩说:“你要捐70加元是好的,妈妈支持你。但是只有用你自己的钱捐才能代表你。所以你应该用自己的双手来挣这笔钱。”瑞恩明白了,点点头。妈妈接着说:“孩子你要多干一些活,多承担一些家务,慢慢地积攒,积攒到一定时候,就能够有这些钱了。”瑞恩说:“好,我一定多干活。”
于是瑞恩承担了正常家务之外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两块钱;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赚到第二个两块钱;他还要一大早爬起来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捡暴风雪后的树枝……
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
然而,工作人员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小瑞恩没有放弃,他开始继续努力。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瑞恩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的水。于是,他决定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瑞恩的梦想,他真的坚持了下去。
瑞恩的梦想被登在了报纸上。于是,5年后,这个当初是一个6岁孩子的梦想变成为千百人参加的一项事业。2001年3月,一个名为“瑞恩的井”的基金会正式成立。如今,基金会筹款已达百万加元,为非洲国家建造了30多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估计很多读者都会被瑞恩所感动,但是如果没有瑞恩的妈妈去呵护与珍惜瑞恩的爱心,瑞恩能实现自己如此感人而美丽的梦想吗?瑞恩的妈妈没有替孩子承担,也没有替孩子去实现爱心,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样才是他真正的爱心。他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说之所以有“瑞恩精神”的出现,是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妈妈。
可见,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爱心的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
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开始具备意识的时候抓起。
1.自己首先要有爱心
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像爸爸妈妈那样的人。
←红←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