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孩子培养爱心机会
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别人呢?比如,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他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
3.保护孩子的爱心
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小孩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如果换作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
4.珍惜孩子爱的表达
也许以前孩子很调皮,但孩子是在成长中的人。他可能会在某一个时刻顿悟,突然产生一个愧意或者悟出了一个道理,而向你表达了他对你的爱。那么作为父母要珍惜孩子这种爱的表达。
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你可以惊喜地说:“是吗?为什么呢?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你这么一问,孩子当时可能就会说出一些感受来。由此你可以和他平静地讨论一些问题。你还可以向孩子表达:“我也很爱你。”亲子对话,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5.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条件再好的家庭,孩子想得到一样东西,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等待实现的心理过程是成正比的。梦寐以求而终于得到时的喜悦,和想要立刻就得到时的喜悦是有天壤之别的。
假如孩子想要火车、布娃娃时,家长立即答应,孩子获得满足的程度就会降低,也不会产生视如珍宝的惜物之情。而通过劳动所得,也会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来之不易的道理。
只要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扎下“爱心”的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这颗种子就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卢勤老师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所以,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珍惜它、发现它、培育它。
◇欢◇迎◇访◇问◇◇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