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与孩子商量着办,真的益处多多。如果你还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对,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和尊重了孩子吧。
不要紧,试试看
“不要紧,试试看!”“别害怕,试试看,说不定你能做得很好呢!”“试一试嘛,失败了不要紧。”
好好想想,你是否常和孩子说这样的话呢?估计很多妈妈习惯对孩子说“不许……”和“一定要……”也就是很多妈妈不习惯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更有甚者,在孩子主动要求做某事的时候想也不想就一口回绝。试想,这样的教育方式除了扼杀孩子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和严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外,对孩子能起到什么好的作用吗?
很多人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却没有真正的明白这个故事的寓意。
马妈妈要小马驮小麦到磨房去。到磨房去要经过一条小河。小马来到小河边,但不知河的深浅,不敢过河,于是问牛伯伯河有多深。牛伯伯说水很浅只过脚踝,小马于是满怀信心准备过河,但刚把脚伸到河里,树上的小松鼠就警告小马说,河水很深,去年就有一只松鼠被河水冲走了。
小马因此害怕起来,它去问它的妈妈该怎么办。马妈妈告诉它,说:“孩子,遇事要先想一想,试一试,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牛伯伯和小松鼠都说得有道理,但都是根据它们自身的条件来判断的。牛说河水浅是由于它本身长得高,小松鼠说河水深是由于它是小个子。”小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信心百倍地过河了,而河水只刚刚浸到它肚皮。
故事中的小马妈妈尊重了孩子认知,激活了孩子的求知、实践的欲望,是真爱孩子表现。是呀,小马妈妈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她没有直接告诉小马可不可以过河,而是让小马亲自去试一试。
的确,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当他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难免因为害怕或者担心失败而有许多犹豫。这个时候,大人的经验对孩子成长固然很有用,但孩子的亲身体验要比大人的教诲要深刻得多。所以这时我们尤其要鼓励他们。你一句“试试看”,不仅让他感到轻松,还能让他明白,妈妈是相信自己的。结果好坏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尝试。即使孩子最后真的错了,我们也应该多一点包容,相信他们会犯错误,也有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无论孩子做得好与不好,他都付出了努力,并且战胜了自己的怯懦。这一点是必须给以肯定的,所以家长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
经常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在不断的尝试中,建立了自信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再遇到什么事情,不用父母说,他都会主动去尝试。当然,鼓励孩子去尝试,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当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只要没有安全危险,都应该鼓励孩子“试试看”;二是当孩子没有这种要求时,我们也要适时鼓励他做某事。比如,孩子要求做家务、骑自行车等都可以让他尝试,或者孩子胆小,不敢跟人说话,也可让他帮你打电话等。
其实,生活中孩子总是在疑问中求知,在探索中体验。然而,我们做家长有一大部分都是图省事,不是斥责孩子不准做,就是帮孩子完成。殊不知,这表面上是在帮孩子,实际上则是害了孩子。所以,经常给孩子机会做他没有做过的事,他的经验和阅历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对自己也逐渐产生了信心。如果从来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亲身实践,那么孩子很难得到进步,未来的社会他也很难适应。
错了没关系
“孩子,没关系,妈妈知道你是无心的。”“错了没关系,下次别再犯就行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孩子由于无知或者不小心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对待?可能很多妈妈都不好意思回答了,因为她们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是严厉斥责,就是唠唠叨叨,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在工作时出了差错,如果上司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们臭骂一顿,我们会怎么想?当上司并没有过多指责,而是给我们机会重新来做,我们又会怎样?估计面对这样的好上司,我们会信心百倍,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不辜负上司对我们的理解与信任。
←虹←桥书←吧←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