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重建社会 >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8)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8)

而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新政的第二阶段,而新政的第二阶段则以社会变革为主要内容。应当说,对美国的历史,从更宽泛的含义说对西方历史,有着更深远影响的是这些社会变革。有人将新政这个阶段实现的社会变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联邦紧急救济署(FERA)和工程振兴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WPA)的成立,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半永久­性­的措施。第二,《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为工会的集体议价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框架。第三,《社会保险法案》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第四,通过《税收法案》,恢复了再分配税体系。这些措施基本都是1935年开始实施的,其中上述三个法案都是1935年同一年通过的。在这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通过工会规范劳资关系也许是两个更重要的方面。

我们首先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天看来是一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当时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因为按照原来的传统,政府是不管国民的福利的。国家的任务是养兵打仗,保卫边疆,对内维持秩序,生老病死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但到这个时候,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流行的说法是,福利开始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项基本契约,个人的生老病死成为国家的事情。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给我福利,我服你管。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他甚至认为,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人们“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于是就有了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案》的通过。《社会保险法案》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有一种误解:社会保障是需要花钱的,总得是经济非常繁荣,政府财政收入状况很好,政府手里的钱多得花不出去的时候才能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从时间说是1929~1941年,1935年的时候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的状况很不好,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就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能渡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则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则是规范劳资关系。新政中一项重要的变革就是解决资强劳弱的问题。其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工会问题的最初提出是在1933年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中,在这个法案著名的第七条第一款中规定,联邦政府保证工会有自组织及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换言之,发挥工会的作用是作为经济振兴的措施之一提出来的。在1935年通过的《全国劳动关系法案》中明确规定,雇员享有自发组织、建立、参加工会,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劳资谈判和参加其他各种旨在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相互保护而进行的协商活动的权利。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