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蛟龙传奇 > 第184章

第184章

卫夫人在厅侧致大礼,她身着深­色­布衣,看起来十分庄重得体,“妾马氏参见虎骑大将军。”

“别客气……”我原本想大笑着说,都是自家人嘛!后来一想会引起误会,也就免了,“请起,今天你是主我们都是客,你说了算嘛。”

卫夫人请我独坐上首,单列了一席。她与唐凝、俞翠儿与莺儿分坐主、宾之位。道:“妾今日莽撞,触犯了大人。还请多多包涵,莫以寒家女子为怪。”

我摇摇头道:“我今天也该道歉,那么不顾礼节地离开。实在是因为心情不太好,况且朝中有使者前来勒索,尤是非常愤恨。”

莺儿与我互相看了一眼,她便做出个无辜的面容。卫夫人见到这一切,掩嘴道:“原来大人这样爱开玩笑。其实令夫人已对我说起,敢问是否粮草一事呢?”

我点点头,她又接着道:“请恕妾多嘴,不知大人对于此事,将会何如。”

我皱起眉头,道:“我也有点为难。要不是我已应允了他粮千五百斛不能失言,此次我断不会济其半分。夫人提起此事,莫非另有高见?”

卫夫人微微一笑,隔了半晌才缓缓道:“朝廷素以三河之地屯垦备荒,关中富庶天下闻名。而今圣上以万乘之躯,备礼而来,大人不觉得其中有诈吗?”

我专注聆听,赞同道:“夫人所言极是,我也曾想到过此不过畿辅一带久旱成灾倒是没错,据说谷价已涨了近六成。民以食为天,无食则社稷不稳,想来朝廷四处遣募粮草以济流民,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卫夫人附掌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尽了天下大势。大人体解民情,眼光独到,妾深叹服。此番南涝北旱,天下当灾。去岁因灾疫而起黄巾,今载又如是,安能不以民为大急呢?观之朝廷,税天下亩十钱,大筑宫室庙堂,而河东之境,颗粒无收,由是民怨沸腾nAd1(此诚其所以征募天下粮也。”

我听她文绉绉地,却说得大有道理。恭敬问道:“依夫人所见,我这粮该交呢,还是不该交呢?”

卫夫人避口不答,却问道:“大人此际有多少兵马疆土,百姓几何?”

我愣了愣,道:“前些日子与鲍鸿交战,颇有些伤亡,现在大概能组募**千人罢。至于地盘,嘿嘿,只有峄醴附近百里之地。百姓两千多户尔。”

卫夫人叹道:“峄醴之城坚固,天下少有。不过大人以八千之众,保守百里之地,能否得全呢?朝廷虽然昏庸,但多能征惯战之士,韩昭鲍鸿,不过如同儿戏。若张奂、朱隽、董卓之辈挥军来讨,兵力较吾数倍,那么大人还会不会以为朝廷可欺呢?”

我突感猛醒,浑身一颤,顿时冷汗直冒。卫夫人察言观­色­,又道:“如今朝廷深忌大人之名,而峄醴势力单薄,无法与之相抗。为今之计,只有尊崇天子,顺应民意才行。”

我起身一揖道:“请夫人不吝赐教。”

俞翠儿十分惊讶,唐凝、黄莺更是拿十分异常的眼光瞅着我们。卫夫人淡淡笑道:“昔日晋文公接纳周襄王而使诸侯影从,汉高祖为义帝服孝而天下归心。奉天子以从人望,乃是大计。想大人以白身授官,名望海内,此际万万不可动摇民意,而致贼名。若是抗旨不遵,必有毁誉丧德之嘲,失莫大焉。”

我又是一揖到底,满脸叹服之­色­,“夫人金玉良言,焦龙知道该怎么办了。”当下又恭请马氏居上首坐,“卑学之士,不敢居夫人之上。”她谦虚了几句,见推脱不掉,只得从命。

卫夫人坐定,微微笑道:“颜虎骑没有虚名啊!连妾这样的寡­妇­,都推礼备至,真叫人心悦诚服。”忙击掌命侍女上菜,“各位都饿了罢,妾光顾着说话,慢待了将军与各位夫人,恕罪恕罪。”

黄莺等齐说无妨,凝儿笑道:“没想到姐姐有这样的学问,我家相公还从来不曾尊敬过别人,除了那个荀先生nAd2(”

马氏问及荀先生之名,笑起来,“妾怎敢与荀爽相较。荀氏为国之冠冕,荀淑、荀爽,知名当世,荀爽更是不亚张良陈平的俊杰呀。”

当下唐凝提起与之结亲的事,马氏肃然起敬,“荀爽王佐才也,大人不以其暂微,而屈身委聘,真是令人叹服。”端起杯来,轻轻啜了一口,“权以此杯敬贺颜虎骑。”

我连忙喝了,席间更是有一番会谈。当提及我心中的疑惑之时,亦即马氏身份,她略显忧虑地道:“得蒙大人如此看重,小女子再不敢有所隐瞒。妾……实不是马县令之女……唉,家父颍川李膺。妾出生襄城,与荀家曾有亲厚,故而颇知其事。不过夫家罹难,却不是伪言。建宁二年父亲被陷牢中身死,母亲弟妹徙边。是时妾十五岁,不甘就辱,东躲西藏,后荀家派人送妾至东菜,嫁与卫郎,一晃十数载。孰料黄巾贼起……此时唯长兄瓒尚在,妾欲去东平投他,却未想半路传其死讯。唉,妾深感天下之大,无妾所归,故而流离漂泊至此。”

她抬手拭泪,我惊道:“你是李膺的女儿?怪不得,怪不得。”

所有人都呆住了。要知道那时候提起这些“党锢”之首,无人不是毕恭毕敬,就像*时提起**一样。而李膺名望更大,被称为“天下楷模”,那时士大夫们把得他接见视为莫大荣誉,谓之“登龙门”──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看书’网小说?真没想到卫夫人竟然是李膺的女儿!怪不得如此有威仪,大有其父风范。我赶忙请教她真实姓名,以及从师何人等等。

卫夫人道:“妾名宣,字少君。家父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荀淑等为友。永寿初年妾出生家中,次年家父便被征为度辽将军讨鲜卑,一晃十一年没能回来≡小妾便喜诗书文章,常与荀家姐妹谈论古今。妾生平最敬服蔡伯喈,光和年间还曾专赴陈留,拜蔡邕女为师,学习琴艺诗书……”

我听得耳熟,忍不住Сhā嘴道:“蔡邕之女?是蔡文姬么?”

卫夫人惊叹道:“大人果然多识,确实是蔡文姬,讳琰,其学识广博,才高善辩,且­精­通乐律nAd3(我在蔡家住了三个多月,与之深感相惜,便结成姐妹。”

唐凝听得心旷神怡,笑道:“姐姐比之蔡文姬何如?”

卫夫人正­色­道:“她是凰鸟栖于九霄,妾怎敢与之相提并论。”

唐凝忍不住动容道:“听姐姐这么说,我真想马上就见到她。她年岁几何,现在仍未出嫁么?”

卫夫人道:“文姬比我小三岁。初时嫁与河东卫仲道,可丈夫去世无子,因而又回到陈留家中。”

我心里暗道:史书上这蔡文姬可大大有名,不过好人多磨难呀。不便说明,道:“夫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是等闲之辈呀。对了,这卫仲道也姓卫,跟你先夫是不是亲戚?”

我这一问,俞翠儿等都笑起来。唐凝道:“相公怎么问这么傻的问题。蔡文姬嫁的是河东人,而宣姐姐嫁的是青州人啊。”

卫夫人李宣淡然道:“先夫是北海治中从事,卫仲道却是河东大家,毫无关联。因先父曾任过青州刺史,所以颇有些旧属同僚,故而为卫家收纳。”

李宣又与我们畅谈国事。此女深谙治国之道,眼界深邃,思绪远大,不由令我对她更敬重三分。道:“夫人对于治军理政,都有独到见解,令某汗颜。在下忝有虚名,今日与君一会,当知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李宣毫无骄­色­,笑道:“大人谬赞。”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