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大儒们还认为朝廷控制谷价把谷价定的很低对农夫们残酷剥削让农夫们付出了巨大代价。现在朝廷还嫌财赋不够要提高谷价要盐铁官营要对农夫们实施第二重更残酷的剥削。
农夫们田地有限产出有限田租赋税徭役又很重谷价就算涨一倍他们的收入也提高不了多少。农夫们的主要消费是吃饭穿衣是最基本的生活消费。谷价涨了盐铁农畜衣物自然也涨这些东西的涨价幅度要远远大于谷价的上涨幅度农夫们会更穷。农夫们无法靠田地养活自己就要另谋生路就要弃田粮食产量就会下降谷价会涨得更高而其它东西也跟着水涨船高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盐铁官营最严重的弊端除了导致吏治**外另外一个就是盐铁涨价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按照朝廷的意思盐铁先官营谷价后涨。也就是说盐铁的价格要先涨起来这样谷价的涨幅肯定要小于盐铁价格的涨幅。如此一来农夫们的财富就被更加快地剥夺了他们马上就要遭到朝廷的两重剥削了。
朝廷的两重剥削将会把农夫们逼上绝路。
朝廷认为门阀大儒们的这种说法是在威胁朝廷是想拿自己囤积的盐铁和粮食挟持朝廷。朝廷既然官营了盐铁难道还不能控制价格?退一步说朝廷不涨粮价只降盐铁价行不行?再退一步朝廷拿盐铁官营得到的财赋补贴农夫行不行?
麒麟殿上的议政旷日持久从正月十五一直延续到二月初还没有任何结果不过双方开始妥协的迹象正在逐渐显露。
盐铁的开采权基本上控制在朝廷和大门阀、大商贾手中很多普通商贾富豪甚至连经营权都没有所以这些人关心的是限田数额、商税和入粟拜爵。
焦玮最近一段时间和他们频繁接触做出了很多承诺比如出让盐铁经营权扩大限田数额适当提高商税酌情降低入粟拜爵的“门槛”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利益。
这些人的群体很大尤其是市籍商贾他们今日的地位和待遇相比过去那简直是天壤之别nAd1(他们最怕的就是政策反复想当年孝武皇帝的告缗令让几万商贾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董卓的屠刀至今还历历在目。他们不同于大商贾大商贾没有市籍权势大应对突变的能力强而他们不行只要朝廷要对付他们那就是风卷残云一扫而空所以他们无条件地支持朝廷。至于普通富豪在这场改制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当然不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在大门阀、大商贾后面摇旗呐喊所以他们也支持朝廷。
朝廷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底气十足可以放开手脚对付大门阀、大商贾。实在不行找个借口来次血洗正好可以打击异己抄没家产充实国库安抚农夫顺便培养一批新的大商贾帮助自己推行新制可谓一举多得。
大门阀、大商贾看出了危机他们不再坚持也试图做出让步。但他们的背后有庞大的军功阶层做支撑他们的让步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让的太少条件太苛刻无法满足朝廷的要求。
他们向远在西凉的大将军求援向和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军中将领求援。
大将军早在去年年底就接到了焦玮的书信年初又接到了长公主、徐荣和张燕等人的书信对朝廷要求改制一事表示理解和支持。
应焦玮的恳求大将军书告各地统军大将和各州刺史详细解说了朝廷改制情况请他们无条件支持朝廷。
至于限田封一事大将军还专门做了解释。侯爵级的文武大吏都有封邑不在限田封之列影响不到私人利益。卿爵级包括大庶长至左庶长九级其中最高级的大庶长在历次封赏之后受田最多的还未到百顷。而朝廷此次限田数额是一百五十顷也就是说所有军功阶层的人都不在限田封之列。目前朝廷拿出来的方案是初案不是最后的《限田律》所以你们无需担心尽管上表支持即可。
二月上在京将军各地统军大将各州刺史、部分太守、国相纷纷上书支持朝廷改制。这让大门阀、大商贾意识到朝廷这次改制的背后是大将军而大将军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筹措军资打仗他是为了大汉的将来为了小天子主政。如果大家继续和朝廷对抗坚持不让步后果难以预料nAd2(
二月十五在众人的期盼之中大将军的书信到了。
大将军的书信劝告大家以社稷为重以大汉为重以天子为重。大汉如果不能中兴如果再次走向倾覆的深渊又有谁能薄自己的家园薄自己的田地薄自己的财富?今日形势下诸公唯有齐心协力才能确保大汉振兴。
他又给徐陵、麴忠、卫固各自写了一份信。北疆能够崛起大汉能走到今天你们居功至伟。但十几年来你们赚了多少钱从中获取了多少利相信你们比我更清楚。我们抛开朋友关系抛开同僚关系我们就从利益角度来说十几年来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朝廷得利了百姓得利了你们也得利了大家都得利了大家处得很融洽。现在呢?现在你们还在得利甚至把朝廷和百姓的利都抢到了自己的腰包里朝廷和百姓已经不得利了大家的相处已经不融洽了这种不融洽的关系如果继续下去结果是什么?百姓不能活了朝廷又没有钱财赈济和帮助他们那么他们就要以命相抗结果是玉石俱焚。
回头二十一年前的黄巾起事西疆之乱回头十六年前的董卓之乱。
黄巾起事摧毁了大半个冀州摧毁了颖川和南阳摧毁了青兖两州请问现在这些地方还有多少高门大族?西疆大乱摧毁了整个凉州请问凉州现在还有几个世家富豪?董卓之乱摧毁了洛阳和关中虽然关洛的门阀世族、商贾富豪四散而逃勉强薄了身家性命但现在还剩下多少显赫门第?关西的杨家比你们有钱吗?关中的马家还有昔日的奢华吗?
好好想一想想想你们的财富是怎么来的?朝廷既然能给你们积累财富的机会保护和帮助你们赚取财富那么也能让你们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百姓既然能忍受你们的盘剥忍受你们的欺凌和压迫那么他们也能一怒之下砍下你们的脑袋。
自古以来富可敌国的大家族、大商贾比比皆是但你们现在四下看看看看还能找到他们的后代吗?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虽然太夸张了但人如果因为权势因为钱财而忘记了做人的本份那么他距离败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如果你们想明白了愿意继续和朝廷和百姓保持过去那种融洽的关系你们还是能得利只不过财富的积累要慢一点赚钱要辛苦一点nAd3(朝廷和百姓得利了日子好过了相信你们赚取的财富不会比过去少只不过相对于你们的财富总量来说财富增长的度不够快而已。
总之竭泽而渔未免太短视了激化矛盾更是不可取你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把眼睛总是盯在钱财上迷失了心智‖取钱财的方法很多前提是和气生财你们把赖以保护自己的朝廷丢弃了把赖以生存的百姓丢弃了你们还有活路吗?
徐陵、麴忠、卫固从这份书信里看到了血腥。大将军还是过去那头豹子把他惹急了他要吃人的。
二月十六徐陵、麴忠、卫固上表愿意把手里的盐铁开采权交出来但要求保留盐铁的经营权同时建议朝廷把限田数额提高到五百顷过限田数额部分的田地征缴两倍田租。
焦玮很高兴马上做出了让步。盐铁经营权可以让出一半但限田数额只能提高到一百顷。
随着大门阀、大商贾交出盐铁开采权和部分经营权麒麟殿的议事马上进入gao潮。各方势力为了利益和朝廷讨价还价争论再掀gao潮。
三月初焦玮拿出了他的第三个方案在这个方案里焦玮把提高谷价的议案撤下了。
门阀大儒们的话是有道理的朝廷目前所定的谷价低贱已经严重剥削和伤害了农夫如果盲目提升谷价而朝廷又不能绝对掌控盐铁价格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各类物价同步飞升继而对农夫造成第二重剥削和伤害。
可怜的农夫连遭两重剥削境遇将更加悲惨这完全背离了朝廷改制的初衷。
第三个方案还是不能让大门阀、大商贾满意双方争执不下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改制之策需要朝野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得到很好地推广和实施。尤其在中兴初期更需要团结所有的力量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这样的僵持对朝廷非常不利时间越长越不利焦玮为此忧心如焚。
那些大儒、名士们不急他们跑到太学和博士、诸生们辩议经文纵论时政谈词说赋闲暇时切磋琴棋书画悠闲得很。
三月中骠骑将军鲜于辅禀奏朝廷辽东战事再起上谷郡方向也是战云密布。扶罗韩听说汉军在西疆取得了大捷担心汉军征伐大漠和乌丸人能臣氐、修武卢结盟打算攻打代郡和上谷郡以逼迫大汉天子承认他的大鲜卑王地位。
如果扶罗韩丧心病狂出兵攻打边郡北疆就有一场大战朝廷需要征调更多的军队和粮草军械而钱粮的看网免费’筹措很可能成为大门阀、大商贾要挟朝廷的武器。为此朝廷必须尽快完成改制之策商议和制定并下诏颁布执行。
大司马徐荣、太尉张燕急了连连催促焦玮。焦玮急得团团乱转病倒了。
三月二十四朱穆和丁立到府中看望焦玮闲聊之中说到了太学的事。
这段时间当代鸿儒、通儒、大儒、诸多名士几乎都在长安这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所以三辅、河东、关西、洛阳等地的儒士纷纷慕名而来一则想看看大儒名士们的风采二则想聆听大儒名士们讲授经学三则如果有机遇得到他们的一句点评马上就能“一飞升天”最差也能步入仕途幸运的还能入辟公卿府。
太学里人满为患每场讲经、辩议都是人山人海尤其是辩论经文的时候很多儒士为了吸引大儒们的注意力都费尽心思提出一些尖锐、新奇的问题。
“昨天有位千里迢迢来自颖川的儒生突然指责郑玄大师在注经的时候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违背了师法、家法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朱穆说道“郑玄大师初从第五元先大师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是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后来他又拜张恭祖大师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在马融大师门下又受业多年属于古文经学派。而他注经的时候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今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由此可见他的确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更不遵守师法、家法那一套……”
“我知道了我有办法了……”焦玮突然一跃而起冲着朱穆、丁立大声叫道“快快去把郗虑、赵松两位大人请来快……”
本朝书籍甚少学者难得训诂句读皆赖口授所以一般博士讲经重视传授关系由此形成了师法和家法。
孝武皇帝时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后博士逐渐增加《易经》分四家《书经》分三家《诗经》分三家《仪礼》分两家《公羊春秋》分两家共十四家故称为五经十四博士。
某一经的大师如果能象董仲舒那样把本经阴阳五行化并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这个大师的经说便成了权威严守经师之说毫不走样就叫师法。弟子们按照师法讲经又别为章句(逐章逐句逐字讲经)便成家法。同一经师的不同学生各自为家这样师法之下又讲家法。当然了在遵从师法的前提下才能成为一家之言。
朝廷规定太学博士只能依师法、家法传授违背师法家法者则罢用。
师法要追溯渊源的家法则是对师说的引伸与展。如此一来“疏不破注”叠床架屋致使一经就有数家之言一家又有若干学说大家各讲各的一套谬误百出使后学者不知所从所以经学的繁琐、支离、教条成了突出弊病。
几百年来本朝经学极盛大师前后多至千余人有些经书的解释增加到了一百余万字。章句的繁多使儒家经学走上繁琐的道路。例如《书经》大师秦延君用十多万字解释《尧典》两个字用三万字解释“曰若稽古”四个字。光武皇帝朝的经学大师桓荣的《尚书章句》达四十万言朱普之解三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
一个士人从幼年开始学一经往往到头白了才学会说经。有个名叫郭路的博士弟子因为日夜用心思索竟暴死于烛下。博士以章句浮辞烦多算作学问要省简他们的浮辞好似要他们的命。王莽曾令博士删五经章句每经都是二十万字但阻力太大只好对博士让步。光武皇帝曾命令儒臣议减省五经章句也没有议出结果来。
这样又苦又难的经学太学里却经常聚会着成千成万的学生甘愿受苦受难从大师受学为什么?因为士人求利禄只有经学是一条主要的道路而章句之牢不可破也是因为它和仕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师法、家法在戳纬成为显学大行其道之后儒生们在戳纬的影响下逐渐很少有人坚守一家一派之说了大多兼治今、古文经学。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些儒生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不惜牵强附会以合己说致使经文章句更加难懂并导致儒学的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郑玄大师的新经成为官学后一则师法、家法渐渐废弃二则章句大量删简有利于经学的传授和儒学的展所以其很快成为“天下所宗”之儒学。但今、古文经学两派并不甘于退出官学他们时时刻刻打算击败新经。
郗虑、赵松匆匆而至。
“现在有一个巩固新经地位彻底击败今、古文经学让儒学迅展的机会。”焦玮笑着说道“两位大人是否愿意把握住这个机会?”
郗虑和赵松立时明白了焦玮的意思◎天太学生的事丞相大人已经知道了而且马上提出了一个诱人的无法拒绝的建议。但这位丞相大人可不会如此慷慨他现在正挣扎在改制的旋涡里以他行事的一贯风格他巩固新经地位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从改制旋涡里摆脱出来可能还有更大的目的。
郗虑和赵松忐忑不安担心老师郑玄被焦玮利用了。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折腾了而焦玮以弱冠之龄追随大将军征伐西海久历官场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早在十几年就名震天下了。此人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万万不能轻率答应以致害了老师和新经。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