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t-34中型坦克
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前苏联的t-34坦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现代坦克的先驱,它装备数量之多、装备国家之广、服役期限之长,在世界各国的坦克中屈指可数。1940年1月,第一批t-34中型坦克由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生产,其设计者为42岁的科什金。最早的t-34坦克全重26300千克,乘员4人,最大速度为55千米/时,机动性能出类拔萃。它的前主炮为1门76.2毫米加农炮,因此也称t-34/76中型坦克。t-34坦克作战性能方面与同类坦克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连德军的将领也承认,“苏联人拥有的t-34中型坦克远远优于德军任何一种中型战斗坦克”。德军在1943年研制的“黑豹”坦克,在很多方面便仿制了t-34。t-34坦克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大量制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共生产四万多辆t-34坦克。
t-34中型坦克是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之作。t-34坦克挽救了苏联卫国战争,挽救了苏联红军,甚至可以说挽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虽然纳粹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拥有“虎式”与“虎王”重型坦克,但面对数量惊人、火力强大、机动超强的t-34坦克,德军装甲部队只能用“望洋兴叹”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与局势。因此可以说,t-34中型坦克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王者兵器”。
苏联t-62主战坦克
前苏联为了赶超美国的m60坦克,夺取坦克装备技术上的优势,便在t-54/t-55坦克的基础上,研制了t-62坦克,在1964年把这种坦克大规模地列装部队。t-62坦克首次装备了口径达115毫米的滑膛炮,并第一次在坦克炮上配用了由尾翼稳定的次口径超速脱壳穿甲弹(另有破甲弹和榴弹)。t-62坦克115毫米口径火炮的杆式动能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在当时同类弹种中是最强的。
但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t-62坦克尚不能达到设计时的全部要求。
t-62主战坦克的问世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军备竞赛的结果。t-62坦克的115毫米口径主炮,在当时主战坦克的火炮当中是空前的,具有极强的震慑力。西方社会的一些艺术家把t-62坦克作为自己漫画作品中的主题,对其主炮进行夸张表现,足可见该型坦克在当时所产生的震撼效果。
苏联t-72主战坦克
苏联t-72主战坦克外形紧凑低矮,炮塔顶距地高度仅为2.19米。坦克炮塔采用铸造结构,呈半球形,最厚装甲为280毫米。车体用钢板精焊制成,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中央位置,车体前装甲板上有v形防浪板。战斗舱中配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1974年,苏联部队装备了2万多辆t-72型坦克。该坦克不仅供本国军队使用,还出口到当时的捷克、印度、伊拉克等国。该坦克由于造价低廉、性能良好,曾一度成为出口武器中的热销产品。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就大量使用了t-72坦克。
t-72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复合装甲为三层,外层为8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中层为104毫米厚的玻璃纤维,内层为2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由于设计为大倾角构形,因此对于破甲弹具有相当于500~600毫米厚均制钢装甲的防护水平。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有机材料制成的含铅衬层,厚度为20~30毫米,具有防辐射和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碎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果。
t-72主战坦克可以说是一代设计经典的主战坦克。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数十个国家装备t-72主战坦克。t-72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号目前仍是国际军火交易市场的“宠儿”。相比于造价昂贵的m1a2型主战坦克、“挑战者”Ⅱ型主战坦克、“豹”2a6主战坦克,t-72的改进型仍有很大市场,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青睐t-72。德国“豹”2主战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联邦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1972~1974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系统技术试验,然后进行部队试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yuma)试验场进行热带沙漠试验。1977年,联邦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订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了990辆,其余810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联邦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正式装备德国国防军。克劳斯·玛菲公司到1982年年底,达到年产300辆的水平。
“豹”2主战坦克(a4型)全重55吨,乘员4人。车体和炮塔均采用间隙复合装甲,车体前端呈尖角状,增加了厚的侧裙板。炮塔外轮廓低矮,防弹性好,设计时考虑到中弹后的二次防护问题,将待发弹存于炮塔尾舱,并用气密隔板将弹药与战斗舱隔离。该坦克采用集体防护式三防通风装置。第五批生产型豹2坦克开始安装英国格莱维诺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
“豹”2坦克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120毫米滑膛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身管系用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坦克弹药基数为42发,其中27发储存在驾驶员左边的车前部分,15发储存在炮塔尾舱里,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破甲弹两种弹药。莱茵金属公司已研制了5代120毫米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中dm13长径比为12∶1,dm21长径比为14∶1,更新型的dm33、dm43、dm53则具有更大的长径比。
火控系统则采用指挥仪式稳像火控系统,该系统易于稳定而且能保证在很高的行进中对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率。车长配有peri-r17型稳定式周视主瞄准镜,炮长有双放大倍率的稳定式emes15型潜望式瞄准镜。其中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热成像装置。装在emes15型瞄准镜中的热像仪能使火炮在夜间或不良天气下对伪装的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
.,t,,
0 0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